株洲市炎陵县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六、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业持续发展。2012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22亿元,增长15.8%。完成客货运换算周转量20232万吨公里,其中货物周转量19647万吨公里,完成旅客周转量5851万人公里。 邮电通信平稳发展。2012年,全县共完成邮电通信业务总量8677万元,同比增长6.2%。其中:邮政业务总量完成1165万元,增长12.1%;电信业务总量(含移动、联通)7512万元,增长5.3%。年末固定电话21570户,增长-3.5%。移动电话用户101122户,增长8.1%。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加快增长。2012年全年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05亿元,同比增长33.0%。地方收入4.03亿元,增长32.2%。其中:国税部门完成1.9亿元,增长32.1%;地税部门完成2.25亿元,增长35.5%;财政部门完成1.9亿元,增长30.9%。 全县财政支出12.08亿元,同比增长18.4%。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0.35亿元,同比增长22.8%。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同比分别增长38.6%、71.9、13.0%、16.2%。 金融业较快发展。2012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47.82亿元,同比增长16.4%,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32.74亿元,增长17.8%。各项贷款余额23.8亿元,同比增长45.9%,存贷比为49.8%,较2011年提高10.1个百分点。 保险事业平稳发展。2012年,全县实现保费收入5758万元,同比增长2.6%。其中,财产保险收入1556万元,增长19.6%;寿险保险收入4202万元,增长-2.5%。各项理赔支出1531万元,同比增长28.3%。其中,财产保险理赔支出825万元,增长22.4%;寿险理赔支出706万元,增长36.0%。 八、教育、科技 教育工作有新亮点。一是办学条件更优。建成3所合格学校,完成3所乡镇中心幼儿园改造。建成2个塑胶运动场。改扩建农村教师周转宿舍215套。二是师资力量更强。全年共招聘、引进教师、志愿者57人,组织539名教师参加了国家、省、市级学习培训。三是教学成果更好。2012年,全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炎陵县排名五县市第一,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一次性合格率99.19%,高考本科上线率60%。 2012年,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69所,其中普通中小学校28所(公办中小学26所,民办2所),其中:普通中学19所(公办初级中学6所、民办初级中学1所、公办高级中学1所、民办高级中学1所、公办九年一贯制学校10所);小学9所,本学年撤销鹿原镇彭溪教学点1个,小学教学点10个;中等职业学校1所;幼儿园40所。全县在校学生23365人,其中普通中小学生17520人(含特殊教育学生11人),中等职业学校1065人,幼儿园4780人。全县专任教师1416人,其中:普通中小学1195人,中等职业学校36人,幼儿园185人。 科技事业有新突破。2012年共申报省科技项目9个,市产学研合作项目3个。完成了对《单晶碳化钨产品研发项目》等7个科技项目的组织验收,推广应用了“标准化规模养殖建设技术”等16项重点科技成果,成立了炎陵县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全年专利授权量34件,同比增长240%。 九、文化、体育、卫生、广电、食品药品和创卫 文体事业蓬勃发展。年末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纪念馆2个,电影放映单位数1个。图书馆藏书量14.7万册,其中,图书10.8万册,报刊3.7万册,接待读者近10万人次。博物馆文物藏品660件,接待参观40万人次。电影放映场次2341场,观众人数23万人次。送戏下乡91场。 卫生工作有新发展。一是卫生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中医院扩建、霞阳卫生院改造等项目完成,全县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设备基本配齐。二是新农合工作成效显着。在全省率先实施“一卡通”项目,方便群众就医。2012年,新农合参合率98.32%。三是公共卫生服务均衡发展。全县“五苗”全程接种合格率97.87%,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73.64%,住院分娩率99.93%,食品生产经营监督覆盖率100%。 广电工作有新气象。2012年末,全县广播电视综合覆盖人口18.28万人,覆盖率达90.41%。一是扩大农村电视覆盖。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工程,解决了68个“电视盲村”、884户群众看电视难问题。二是拓展节目覆盖。城区网络完成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开通电视节目168套;农网实现7个乡镇的光纤联网;移动电视基站信号覆盖10个乡镇,开通电视节目43套。 食品药品工作有新起色。一是推进食品药品安全诚信示范区创建。全县各类食品抽验合格率过92%以上,基本药物目录考核品种质量合格率达98.6%。二是推进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目前量化分组管理率达86%,餐饮单位监督检查覆盖面达100%。三是推进药品经营使用诚信体系建设。全县诚信经营备案企业达320余家,村级、乡镇级以上药械监管覆盖面分别达95%、100%。全年全县未发生餐饮消费食品安全事故和药械安全事故。 爱卫工作上新台阶。大力开展“美丽炎陵、清洁家园”大行动和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取得了明显成效。2012年3-10月,炎陵县在全市环境卫生评比中,获3个第一、3个第二、2个第三。500户农村改厕任务全面完成,建成无旱厕卫生示范村5个。 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 节能减排成效明显。一是积极开展污染减排。2012年,全县实施减排项目8个,其中结构减排3个,工程减排项目5个。全年工业废水达标排放量为76.22万吨,工业废气排放量为21.85亿立方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为413.72吨和146.76吨。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为5.72万吨。二是加大污染治理力度。重点抓好铁合金行业落后产能的淘汰,关闭淘汰3家。大力开展企业清洁生产和发展循环经济,开展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5家。2012年,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为-10.3%。 安全生产形势较好。2012年,全县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事故,共发生各类安全事故23起,同比上升15%;死亡4人,同比下降63.6%;受伤21人,同比上升16.6%;直接经济损失11.53万元,同比下降92.2%。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652元,同比增长14.5%。其中,工薪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3.1%、12.4%、1.6%、14.3%。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608元,同比增长2.9%。其中,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纯收入、财产性纯收入、转移性纯收入同比分别增长79.5%、-53.1%、-796%、2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