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两宜”城市建设,锐意进取,克难奋进,全力推动转型跨越发展,主要指标稳步增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1328.6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3.5亿元,增长5.6%,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0%;第二产业增加值894.9亿元,增长11.5%,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7.4%;第三产业增加值380.2亿元,增长9.2%,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8.6%。第三产业中,金融保险业增加值45.7亿元,增长16.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80.6亿元,增长7.7%;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85.7亿元,增长13.9%。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9523元,按2012年平均汇率计算为6261美元。 全年全市财政总收入302.1亿元,增长18.2%。一般预算收入133.5亿元,增长27.9%。税收收入75.7亿元,增长11.9%,其中国内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和城建税共计完成税收66.3亿元,增长11.4%。一般预算支出201.8亿元,增长14.7%。其中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4.0%,教育支出增长35.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9.4%,医疗卫生支出增长8.8%,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12.6%,公共安全支出增长13.5%,节能环保支出下降30.1%。 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4%,其中,食品价格上涨3.9%。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8%。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7.3%;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4.4%。 全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5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5.1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1.82%。 二、农业 全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253.9千公顷,减少3.1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5千公顷,减少0.3千公顷;棉花种植面积0.06千公顷,减少0.02千公顷。在粮食种植面积中,玉米种植面积204.5千公顷,增加1.1千公顷;小麦种植面积14.2千公顷,减少2.3千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159万吨,比上年增加10.5万吨,增产7.1%。其中,夏粮5.2万吨,增产1.0%;秋粮153.8万吨,增产7.3%。 全年全市猪牛羊肉总产量7.0万吨,比上年增长13.8%。其中,猪肉产量6.2万吨,增长14.8%;牛肉产量0.4万吨,增长6.0%;羊肉产量0.5万吨,增长7.1%。年末生猪存栏61.7万头,生猪出栏81.1万头。奶产量1.7万吨,增长5.7%。禽蛋产量12.2万吨,减少13.9%。 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198.5万千瓦,增长6.7%。机械耕地面积243.2千公顷,增长4.5%;机械播种面积223.7千公顷,机械收获面积91.9千公顷,分别增长3.5%和18.9%。全市农机化经营总收入10.6亿元,增长7.0%。 三、工业和建筑业 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42家。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79.3亿元,增长13.4%。 全社会原煤产量1.05亿吨,增长1.4%;焦炭产量1322.2万吨,增长2.4%;发电量348.7亿千瓦时,增长14.0%;钢材产量553.7万吨,增长30.7%。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26.6亿元,增长3.9%。其中,煤炭、焦炭、冶金和电力工业分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87.1亿元、215.8亿元、254.9亿元和106.3亿元,分别增长0.1%、-6.3%、-6.2%和25.6%;化学、建材、装备制造、医药和食品工业分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6.2亿元、17.1亿元、95.2亿元、19.7亿元和70.3亿元,分别增长3.3%、11.2%、39.2%、18.0%和49.0%。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242.3亿元,下降19.8%;实现利润135.5亿元,下降29.1%。 全年全市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3.8亿元,比上年增长4.2%。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2.6亿元,增长39.0%。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867亿元,增长26.2%。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359.1亿元,增长8.2%。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57.1亿元,增长96.5%;第二产业投资459.6亿元,增长10.8%;第三产业投资350.3亿元,增长44.0%。在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458.9亿元,增长10.7%。其中,煤炭工业投资152.2亿元,下降5.9%。 全年全市在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380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79个,计划总投资1287.7亿元,完成投资271.2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31.3%。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75.9亿元,增长41.2%。其中,住宅投资59.9亿元,增长41.0%;办公楼投资0.9亿元,下降47.2%;商业营业用房投资7.7亿元,增长25.6%。 五、能源 全年全市向省外运输原煤3030.1万吨,下降8.5%,外运原煤占原煤产量28.8%。在外运原煤中,铁路运输1919.3万吨,下降18.0%;公路运输1110.8万吨,增长14.7%。向省外运输焦炭780.2万吨,下降6.8%,外运焦炭占焦炭产量59.0%。全市采区煤炭资源回采率达到81%。 六、国内贸易 全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2.6亿元,增长16.1%。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21.1亿元,增长16.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1.5亿元,增长15.4%。 七、对外经济 全年全市进出口总额114890万美元,增长47.5%。其中,进口额27254万美元,下降62.7%;出口额87636万美元,增长1722.3%。 全年全市新设立外商直接投资企业3家;合同利用外商投资7846.6万美元,增长285.6%;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7928.7万美元,增长34.8%。 八、交通、邮电和旅游 年末全市公路线路里程11183.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95.0公里,比上年末增加13.7公里。 全年民航客运量50.2万人,比上年增长21.8%,旅客周转量44777万人公里;货邮运输量3400吨,比上年增长17.2%,货邮周转量303.3万吨公里,运输总周转量625.7万吨公里。公路客运量3478.1万人,与上年基本持平,旅客周转量23.1亿人公里;货运量6450.2万吨,比上年增长15.2%,货物周转量92.6亿吨公里。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30.9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2.1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1.0%,其中私人汽车25.3万辆,增长13.0%。本年新注册汽车5.2万辆,增长7.2%。年末轿车保有量15.9万辆,比上年末增长24.7%,其中私人轿车13.96万辆,增长27.7%。 全年全市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4.3亿元,增长8.4%。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7亿元,增长11.3%;电信业务总量22.6亿元,增长8.2%。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到259.4万户,其中,3G移动电话用户达到42.7万户。全市互联网接入用户45.2万户,增长21.7%。 全年全市接待海外旅游者12.7万人次,接待国内旅游者1669.1万人次,分别增长24.1%和31.4%;旅游外汇收入3000万美元,国内旅游收入164.6亿元,旅游总收入166.5亿元,分别增长31.3%、31.9%和3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