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泗水县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泗水县统计局 2013年3月15日 201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目标,加快转调结构方式,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攻坚克难,拼搏实干,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平稳健康发展。 一、综合 总体经济平稳运行。初步核算,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9.2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2.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98亿元,同比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53.60亿元,同比增长17.8%;第三产业增加值35.62亿元,同比增长11.0%。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6.73亿元,同比增长5.0%;批零贸易业增加值4.58亿元,同比增长10.8%;金融业增加值2.62亿元,同比增长15.1%;房地产业增加值5.02亿元,同比增长11.5%。三次产业比为25.2:44.9:29.9,一产比上年下降1.7个百分点,二产和三产分别提高0.7和1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9%、67.5%和25.6%,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8、8.2、3.1个百分点。人均GDP达到22127元,同比增加2216元,同比增长11.8%。 二、农林牧渔业 农业经济稳步提高。全县农林牧渔业及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9.98亿元,同比增长3.2%。其中:农业21.19亿元,同比增长3.3%;林业0.08亿元,同比下降0.01%;牧业8.44亿元,同比增长3.1%;渔业0.11亿元,同比增长1.2%;农林牧渔服务业0.16亿元,同比增长0.3%。农林牧渔及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比例为70.6:0.3:28.2:0.4:0.5。 农业。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达到118.90万亩,粮食播种面积达到62.72万亩,同比增长13.7%;总产29.14万吨,同比增长13.7%,实现半个世纪以来首次“九连增”;经济作物播种面积56.18万亩,同比增加1.25万亩,粮经作物播种面积比例为52.75:47.25。 林业。全年共完成造林面积4.7万亩,年末实有林地面积70.1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2%,同比提高2.2个百分点。新增四旁植树101万株,当年育苗140公顷。 畜牧业。全县畜牧业产值达到26.19亿元,占农林牧渔业产值比重达到45.20%,仍然是农民增收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县生猪出栏63.67万头,同比增加2.65万头,增长4.34%;年末生猪存栏31.55万头,同比增加2.52万头,增长8.68%;年末能繁殖母猪存栏3.05万头。年末牛存栏4.28万头,同比增加0.23万头。年末羊存栏34.62万只,同比增加3.03万只,增长9.60%;羊出栏73.20万只,同比增加0.54万只,增长0.74%。年末禽存栏538.35万只,同比增长12.26%;禽出栏1671.56万只,同比增加232.62万只,增长16.17%。肉类总产量8.47万吨,同比增长5.35%;猪肉产量4.66万吨,同比增长6.88%。禽蛋产量2.74万吨,同比增长0.74%。新建规模养殖基地203个、达到3073个,连续六年被列入“全国生猪调出大县”。 渔业。全县中华鲟、虹鳟鱼等养殖面积大幅度增加,全县水产养殖面积为1960公顷,水产品产量达到47204吨,同比增长13.5%,呈稳步上升态势。实现渔业总产值6816万元,同比增长7.3%。 农业机械化。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38.25万千瓦,拖拉机配套农具1.24万台。农用排灌动力机械7500台、7.91万千瓦;收获机械1224台、2.72万千瓦。全县机耕面积57.04千公顷,机播面积56.75千公顷,机电灌溉面积30.28千公顷。全年农村用电量7948万千瓦时,农用塑料薄膜使用2420吨,农用柴油、农药和化肥实物使用量分别为5831吨、715吨和74535吨。年末耕地面积83.70万亩。主要农作物机械化作业水平达到87%,发放各类惠农补贴8555万元。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缓中趋稳。全年新增规模企业37家、达到85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34%。工业总产值完成111.56亿元,同比增长37.72%,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2.61%,比年初提升1.31个百分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0.10亿元,同比增长24.56%;实现利润总额10.14亿元,同比增长12.48%;实现利税总额13.32亿元,同比增长15.98%。利丰食品、味珍食品上交税金首次突破千万元。 建筑业市场快速增长。全县资质以上建筑企业6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8.01亿元,同比增长61.25%;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7.11亿元,按可比价同比增长60.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1.24亿元,同比增长22.7%。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79.88亿元,同比增长44.87%(市统计局核定增速为26.50%)。其中:工业完成投资34.78亿元,同比增长31.10%。全县新开工项目61个,完成投资61.07亿元,其中: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19个,完成投资39.90亿元,占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比重65.34%。三次产业投资结构为2.97:47.02:50.01,第三产业投资取得突破性进展,占比较去年同期提高1.09个百分点。 房地产调控成效显着。房地产完成投资10.1亿元,同比下降26%。全县商品房销售面积28.5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1.92%。其中:住宅销售面积26.0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9.93%;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2.2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5.66%;其他房屋销售面积0.3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1.88%。 五、财政、金融 财政收支稳步增长。全县地方财政收入5.04亿元,同比增长26.0%。全县财政支出16.6亿元,同比增长28.82%。其中民生财政支出突破13亿元,占总财力的78.2%。国、地税收入完成6.77亿元,同比增长37.7%,占GDP的比重达到5.68%。其中,国税收入2.99亿元,同比增长74.5%;地税收入3.78亿元,同比增长18.1%。 金融市场运行稳健。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92.54亿元,比年初增加12.58亿元,同比增长20.1%。其中,单位存款20.49亿元,占全部存款的22.13%;个人存款71.91亿元,占全部存款的77.71%。居民储蓄存款71.69亿元,比年初增加12.61亿元。金融机构贷款余额52.24亿元,同比增长18.6%。 六、国内贸易、民营经济 国内贸易平稳运行。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49亿元,同比增长15.1%。按经营地分,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47.68亿元,同比增长16.2%,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10.81亿元,同比增长10.3%,乡村市场零售额增速创历年来新高,城乡市场零售额增速差距正在缩小。从消费形态看,商品零售额50.70亿元,同比增长13.21%;住宿餐饮收入额7.79亿元,同比增长26.93%。 利用外资增速加快。2012年,全县34家正常开展自营进出口业务企业共实现进出口总额16893万美元,同比增长17.2%。其中:出口9581万美元,同比增长24.7%;进口7312万美元,同比增长8.7%。全县新批外资项目3个:娃哈哈饮料生产项目、鲁风环保工程项目和亚泰石头纸制品项目,增资项目1个:富地燃气加气站项目。合同利用外资10718万美元,实际到位外资1913万美元,同比增长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