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3-03-16 铜陵市统计局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

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4家。合同外资额0.63亿美元,下降24.5%。全年实际利用外资4.9亿美元,增长23.0%;实际利用市外内资577.8亿元,增长55.5%。

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35.7亿美元,下降13.5%。其中,出口3.5亿美元,下降32%;进口32.2亿美元,下降10.9%。

全年旅游总收入45.95亿元,增长35.4%。其中,旅游外汇收入541.8万美元,增长19.0%;接待海外游客2.7万人次,增长28.1%;接待国内游客790.56万人次,增长35.8%。年末全市共有星级饭店(宾馆)18个,房间数1485间;共有旅行社30家,其中国际旅行社1家;旅游商品定点生产单位20个,旅游线路6条,旅游景区(点)14个。全市旅游饭店客房住宿出租率为63.14%。

七、交通和邮电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21.1亿元,比上年增长8.2%。

全年铁路运输旅客发送量48.2万人,下降3.2%,货物发送量140.9万吨,下降5.1%。全市公路货物周转量67.3亿吨公里,增长18.4%;地方交通旅客周转量25.88亿人公里,增长15.6%。港口货物吞吐量5507万吨,增长16.5%。

年末全市机动车拥有量10.8万辆,增长9.7%,其中汽车拥有量5.85万辆,增长18.1%。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6.63亿元,增长16.1%。其中,邮政业务收入0.67亿元,增长7.0%;电信(含电信公司、移动公司、联通公司、铁通公司)业务收入5.96亿元,增长17.3%。年末城乡固定电话用户达20.69万户,比上年减少0.4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69.09万户,新增10.48万户;国际互联网用户13.7万户。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全年财政收入127.3亿元,增长10.1%。其中,上划中央财政收入63.7亿元,下降9.4%;完成地方财政收入63.6亿元,增长40.2%。在地方财政收入中,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分别增长21.5%、39.4%和4.3%。全年财政支出92.9亿元,增长31.9%,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32%,城乡社区服务支出增长44.8%,科学技术支出增长141.9%,教育支出增长66.4%。全年民生类累计支出74.3亿元,增长46.3%,占财政总支出比重达80.0%。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人民币,下同)566亿元,比年初增加84.4亿元,增长17.5%。其中,单位存款287.5亿元,增长14.0%;城乡居民储蓄存款265.7亿元,增长20.2%。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514.8亿元,比年初增加57.6亿元,增长12.6%。其中,短期贷款243.8亿元,增长23.8%;中长期贷款244.5亿元,增长7.3%。

年末,我市直接在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股票的上市公司有6家,上市公司流通股市价总值404.23亿元。

全年保险业保费收入9.24亿元,增长7.5%。全年保险已决赔款和满期给付3.47亿元,增长22.3%。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2012年末,全市普通高校在校学生30348人,比上年增加1969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在校学生12009人,减少264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38478人,减少2188人,其中高中在校学生15675人,增加138人;小学在校学生38151人,比上年减少1660人。2012年,普通高校毕业生7031人,比上年减少162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毕业生4690人,增加445人;普通中学毕业生13784人,减少357人;小学毕业生7278人,减少204人。2012年成人高等学校在校生和毕业生分别为8413人和2022人。全年社会考生报名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4224人次,其中本科2260人次;全年自学考试毕业生数为115人,其中本科72人。

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65.3亿元,增长11%。年末全市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3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190家。拥有国家级创新型企业2家、省级创新型企业8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3家。拥有24个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7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级实验室、2个院士工作站、4个博士后工作站、4个省级以上科技孵化器、3个生产力促进中心、3个设计院、3个试验检测站、1个科技馆。全年获批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84项(其中国家级项目46项),获得上级资助资金3807万元。全年有10项科技成果获安徽省科学技术奖(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2012年,全市专利申请数达到2811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数684件,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数1742件,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数385件。全市专利授权数1658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数72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数1345件,外观设计专利授权数241件。

十、文化、卫生、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3个;文化馆(站)19个;公共图书馆4个,公共图书馆藏书量61.1万册;档案馆6个,馆藏档案30.8万卷册,馆藏资料2.81万册。年末全市拥有广播电台2座,电视台2座,广播人口覆盖率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均达100%,有线电视入户率65.8%。全年建成了25个公共电子阅览室、76个社区书屋,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总任务数296个。我市首家民营博物馆安徽国盛民俗文化博物馆开馆。

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160个,其中医院、卫生院3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个。各类卫生机构拥有病床4671张,其中医院、卫生院病床4137张。全市卫生技术人员4855人,其中,执业医师1913人,注册护师、护士2046人。全年全市批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6家,开展预约诊疗服务的医疗机构7家。制定了安徽省首个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铜陵腌渍白姜标准。铜陵县成为全国首批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县。

全年建成了1个国家级全民健身广场、22条全民健身苑,命名5个社区体育俱乐部、42个省级示范晨晚练点。全年组队参加12项常规赛,夺得金牌25枚。由我市输送的举重运动员汤飞代表安徽省参加全国举重冠军赛,一举夺得抓、挺举和总成绩三个第一。全年新增体育彩票专营店42个,销售体育彩票5698万元,获得体彩公益金578万元。成功承办安徽省第三届体育大会、中美滑水明星对抗赛(铜陵站)。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总人口74.2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34人。2012年全市人口出生率为9.34%。,比上年上升1.74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为6.71%。,上升1.16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63%。,上升0.58个千分点。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685元,增长13.1%。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8144元,增长16.1%,其中,食品支出增长0.9%,衣着支出增长36.3%,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增长4.6%,医疗保健支出增长33%,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增长54.9%,交通和通讯支出增长34.2%,居住类支出下降28.4%;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4.7%,比上年下降5.2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6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