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宝山区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全年批准外资项目136个,其中:新批104个,增资32个。合同外资总额3512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62.6%。引资项目中,第二产业项目数34个,合同外资24321万美元;第三产业项目数102个,合同外资10802万美元。外商投资企业实际投资额20058万美元,增长18.6%。 八、城市基础设施和房地产 完善区域道路网建设取得新发展,重大工程推进实现预定目标。积极配合推进长江西路越江隧道、S6高速公路等市级重大工程,潘泾路三期、镜泊湖路全线贯通,吴淞大桥完成抢修加固。顾村和罗店大居外围和内部配套工程扎实有序推进。完成高境地区1.7万户家庭燃气内管、张庙地区1.7万户低压电网改造。 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住房供应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实现房地产业增加值66.36亿元,比上年增长2.5%。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11.51亿元,下降23.1%,其中保障性住房完成投资58.56亿元,占27.7%。商品房施工面积1214.2万平方米,下降4.6%;竣工面积253.5万平方米,下降21.8%;商品房销售面积267.1万平方米,下降1.5%;商品房销售额346.59亿元,下降5.5%。全年存量房交易面积129.1万平方米,增长11.9%;存量房交易金额172.90亿元,增长12.7%。 九、信息化 信息化项目和基础设施继续推进。全年启动电子政务领域信息化项目22项,投入专项资金1500万元。完成通信管线建设54条路段449.6沟公里;完成4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完成461个小区、48.2万户光纤建设和改造。 公共通信产业有序发展。至年末,全区固定电话用户42.7万户,其中住宅电话32.5万户;互联网用户33万户,宽带接入29.9万户,平均带宽超过2兆;无线覆盖866个商务楼宇和公共服务场所;基站890个;IPTV用户10.8万户。 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不断提升。完成社保卡信息采集3.39万人,发放16周岁以上社保卡1.69万张、学籍卡1.87万张、敬老卡0.74万张。全年“上海宝山”政府门户网站主页访问量29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3%。政府部门主动公开信息0.28万条;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0.11万条;提供服务类信息3.1万人次。 十、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现代化建设迈出新步伐,全面完成教育实事项目。开办6所配套学校(幼儿园),建成市老年大学宝山分校、宝山区学生体质监测中心、40所学校卫生保健室,有序推进虎林中学等30所学校改扩建项目等。来沪人员近5万名随迁子女全部享受免费义务教育。至年末,全区有各类学校299所,在校学生15.75万人。 推动科技成果应用和产业化,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年内获国家和上海市科技项目立项54个,新认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25项,2个项目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完成各类技术交易合同认定登记161项,合同金额17.35亿元,扶持产学研合作项目40项。至年末,有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市级3家、区级6家,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4家。全年专利申请量5326件,比上年增长3.2%;专利授权量3793件,增长12.7%。至年末,全区有高新技术企业125家,3家企业列入上海市科技小巨人工程,21家企业入选2012年度“上海市创新型企业”。 加强科普设施建设,普及科学知识。至年末,全区有市级以上科普教育基地16家,市级专题性科普场馆4家。全年举办“万人科普培训”490期,参加市民2.96万人次。 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全年文化下乡演出100场,公益电影放映4300场,文化资源配送630场(次)。以“滨江欢歌”为主题,组织开展迎“十八大”优秀摄影作品展、“十佳歌手”评选大赛、“我爱我家”家庭才艺大赛等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吸引20万市民参与。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举办多场大型展览活动,其中“‘两岸四地’手工艺术精品展”荣获“第十四届上海国际艺术节群文活动创新项目奖”。大型现代沪剧《挑山女人》全年演出30场。完成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15万户。宝山图书馆新馆9月12日正式建成开放。 至年末,全区有区级文化馆2个,街镇公共文化站(中心)12个,区级图书馆1个,街镇图书馆12个,娱乐经营场所378家,影剧院7家。全年区广播电台公共节目播出时间5112小时,其中自办节目3009小时;区电视台公共节目播出时间6111小时,其中自办节目2467小时。上海宝山东方有线网络有限公司设立大场、淞宝、罗店和泗塘四个分部,有线电视用户数达53.8万户。《宝山报》出版51期。 继续加大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群众就医条件。华山医院北院建成启用,大场医院基本竣工,建成4个市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建15个家庭医生工作室,家庭医生责任制覆盖吴淞、张庙和高境。至年末,有公立医疗卫生机构39家,卫生技术人员6715人,医院核定床位5132张。全年门急诊1047.6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3%;入院10.74万人次,增长9.6%;住院手术3.52万人次,增长22.1%;健康检查40.44万人次,下降3.0%。户籍人口平均期望寿命82.32岁。 竞技体育成绩稳步上升。我区培养、输送的游泳运动员刘子歌获得2012年奥运会200米蝶泳第八名、短池游泳世锦赛100米蝶泳亚军,乒乓运动员许昕和队友获得世界乒乓球团体锦标赛男团冠军、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总决赛单打冠军,射箭运动员朱文君获得全国射箭冠军赛团体淘汰赛冠军,田径运动员葛晓栋获得田径冠军赛暨大奖赛总决赛第三名。在上海市十项系列赛上,我区运动员在青少年组比赛中获得33.5枚金牌、21.5枚银牌、20枚铜牌。 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群众体育取得新成效。精心组织第一届市民运动会参赛工作。参赛市民28.4万人,参加208个大项1100个小项。组队参加市级总决赛30项,获得13个第一名、8个第二名、7个第三名,1个一等奖、7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成功承办上海市第一届市民运动会木兰拳、篮球、田径总决赛;举办百村篮球赛、百队乒乓赛、百企足球赛、百人跳踢等“百”字系列比赛。新建10条百姓健身步道、2个百姓健身房和2个百姓游泳池,公共体育设施在2013上海市评估中获得优秀。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至年末,全区户籍人口90650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59098人。全年出生人口7713人,出生率8.56‰;死亡人口7244人,死亡率8.04‰;人口自然增长率0.52‰。据上海市统计局反馈,年末常住人口197.19万人,其中外来常住人口81.53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