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开县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3-03-13 重庆市开县统计局

七、财政、金融

2012年全县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50093万元,比上年增长25%。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7092万元,比上年增长21.7%,占地方财政收入的46.8%。在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资源税等主要税种分别比上年增长了-11.3%、35.7%、5.2%、125.5%。

全年地方财政支出697251万元,比上年增长22%。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539008万元,比上年增长18.5%。一般公共服务、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住房保障和节能环保分别支出64341万元、133537万元、73021万元、62664万元、40176万元和23688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5.3%、52.9%、-2.7%、18.3%、59.6%和-21.3%。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3032620万元,比年初增长14.2%。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292820万元,比年初增长20.3%。人民币贷款余额1061285万元,比年初增长47.1%,其中中长期贷款809487万元,比年初增长44.2%。

八、城乡建设

2012末,县城建成区达到26.3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8.45万人。规划建设1个城市公园,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6%,人均公园绿地达14平方米。累计改造建筑风貌20万平方米,建成滨湖公园150万平方米、湿地公园13平方公里,实施环湖高效绿化1200亩。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县城。改造地下管网3公里、人行道地砖8万㎡,“白改黑”城市道路9万平方米。兴建农田水利工程5873处,其中农村饮水安全工程314处,有效解决16.7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九、教育

2012年末全县有职业中学3所,普通中学59所,小学375所。普通中学招生29610人、在校生91031人、毕业生31706人;小学招生19733人、在校生112046人、毕业生18878人。2012年全县高考参考人数9286人,录取7067人;其中,重点大学录取902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2012年末全县有艺术表演团体2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有线电视用户18.5万户,有线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8.7%。

2012年末全县有卫生机构607个,其中医院、卫生院39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个。医疗机构实有床位4381张。卫生技术人员4319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3233人,注册护士1539人。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12年末全县公安户籍人口165.56万人,其中男性86.96万人、女性78.6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52.5%、47.5%;农业人口114.87万人、非农业人口50.69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69.4%、30.6%。2012年末,全县常住人口116.1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5.6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39.26%,比上年提高1.75个百分点。

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236元,比上年增长14.6%。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11429元,比上年增长11.3%;人均家庭经营净收入3617元,比上年增长17.4%;人均财产性收入773元,比上年增长2.6%;人均转移性收入3472元,比上年增长23.8%。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699元,比上年增长11.2%。城市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7.9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7平方米。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271元,比上年增长15%。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3576元,比上年增长13.5%;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2906元,比上年增长15.6%;人均转移性收入696元,比上年增长18.8%。农村居民家庭经营费用人均支出1032元,比上年增长5.5%;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599元,比上年增长12.8%,其中用于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消费分别比上年增长13.7%、12.6%和11.7%。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5.7%。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7.1平方米。

2012年新增城镇养老保险参保6153人,年末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157.1万人,参保率95.4%,筹集参保资金41232万元。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33654人,发放低保金8267万元;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民43303人,发放低保金6657万元。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县辖区土地面积3963平方公里,2012年末耕地面积100541公顷。全年实现总量减排二氧化硫1410吨、化学需氧量2349吨、氨氮126吨、氮氧化物2939吨,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县城区域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27天,道路交通干线噪声平均为67.5分贝,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86%。完成雪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34.5平方公里、澎溪河湿地自然保护区36.86平方公里两个自然保护区的划界工作。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污水集中处理率达100%,新改建城区公厕8所。森林覆盖率达43%。

全年生产安全事故死亡30人,比上年下降21%。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13人,比上年减少0.6人;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10万人死亡人数为0.54人,比上年减少0.86人;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为0.54人,比上年上升0.14人;全年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6起,死亡28人;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为6.9人,比上年减少2.4人。

十三、移民、扶贫

已完成三峡后续工作一期实施规划编制工作。全县规划项目262个,项目总投资98.04亿元,其中申请三峡后续补助投资33.67亿元。三峡办批复到重庆市的后续项目中,开县2011年项目批复了27个,补助资金2.1亿元,目前到位资金项目8个,补助1.3亿元;2012年项目批复了75个,补助资金6.93亿元,目前到位资金项目53个,补助6.5亿元。2012年项目通过审核的个数居库区第一,资金绝对额居库区第二。培育致富带头人590余名,创业培训1100人次,完成移民技能培训43358人次,动态消除“双零”就业家庭1000余户。175米试验性蓄水期间,坚持“安全、科学、稳妥、渐进”的原则,全力推进三峡水库试验性蓄水期间的各项工作,实现了无重大地质灾害发生、无重大疫情、无人员伤亡,库区水质稳定在Ⅲ类和行人出行道路畅通的“三无一畅一稳”目标;“三峡水库消落带饲料桑种植和草食动物养殖适用技术试验”研究、“三峡库区消落带湿地多功能农业开发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示范”项目、“三峡水库缓坡消落带植被恢复与土壤污染负荷削减技术示范工程”试验等10个科研项目扎实推进。

全年共争取财政性扶贫资金13181万元,争取社会扶贫资金36914万元。新建和改造乡村道路233.9公里,硬油化40公里,新整修人饮防旱池16口,架设自来水管道28公里,组织开展各类培训近1.4万人,异地扶贫搬迁2580人。减少贫困人口2.2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