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綦江区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年末已有挂牌四星级旅游饭店1家,三星级旅游饭店1家,二星级旅游饭店1家,星级旅游饭店床位475张,具有一定规模的度假村18家,具有一定规模的农家乐65家,旅行社3家,重庆在綦江设立旅行门市部16家,旅游直接从业人员4520人。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58.2万人次,同比增长30%,其中国内游客356.4万人次,同比增长29.1%,旅游经济总收入10.28亿元,同比增长20.5%。 八、财政、金融 全年辖区内财政总收入54.46亿元,同比增长14.4%。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45.11亿元,同比增长14.7%。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0.96亿元,同比增长21%,政府性基金收入24.15亿元,同比增长9.7%。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10.48亿元,同比增长18.5%,其中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土地增值税等主要税种分别收入1.57亿元、2.78亿元、0.79亿元、0.21亿元、0.72亿元和1.31亿元,分别增长12.3%、18.6%、3.6%、5.3%、42.7%和85.3%;非税收入10.48亿元,同比增长23.7%。 全年地方预算内财政支出70.28亿元,同比增长17.9%。其中一般预算财政支出45.93亿元,同比增长20%;基金预算支出24.35亿元,同比增长14.2%。一般预算支出中一般公共服务、教育、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住房保障等分别支出5.55亿元、10.1亿元、0.53亿元、5.53亿元、3.84亿元、4.07亿元、5亿元和3.95亿元,分别增长20%、46.5%、2.2%、7.9%、18.7%、74.7%、0.8%和51.6%。 全年新增银行1家,全区金融业增加值5.18亿元,增长18.8%,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3%。年末银行机构10家,担保公司2家,小额贷款公司2家,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23.76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其中,居民储蓄存款165.35亿元,比上年增长22.4%。人民币贷款余额142.77亿元,比上年增长22.3%。存贷比达到63.8%,比上年提高3.62个百分点。在各项贷款中,单位贷款82.7亿元,比上年增长22.9%;个人贷款60.07亿元,比上年增长28.3%。 全区营业性保险支公司11家,全年保费收入5.14亿元,比上年增长21.5%,其中人身险3.79亿元,比上年增长20%,财产险1.34亿元,比上年增长31.6%。理赔支出1.01亿元,比上年增长24.6%,其中人身险赔付2973万元,比上年下降11.6%,财产险赔付7169万元,比上年增长54.8%。 全区证券公司营业部1家,开户数803户,同比增长0.8%,股票交易额50.12亿元,同比增长3%,新股申购1.26亿元,同比下降64.4%。 九、城镇建设和市政管理 年末实有铺装道路面积237.7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7%;城市排水管道长度199.3公里,增长27.4%;供水管道长度357.06公里,增长25.6%;全年供水总量1396.19万吨,其中生活用水643.39万吨;天然气供气量2799.41万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气1440.83万立方米;液化气供应量1014.36吨,其中生活用气507.18吨;建成区土地面积24.7平方公里,增长3.8%。全区城镇化率达到44.46%,比上年提高1.75个百分点。 全区园林绿地面积851公顷,其中公共绿地面积393公顷,公园面积174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8.86%,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3.55平方米。新安装城市路灯183盏,总数已达9408盏。年末拥有环卫专用车37辆,其中洒水车7辆,洗扫车3辆。拥有城区公共厕所24座,公共垃圾站21座。 十、教育和科技 2012年,全区高考上线5424人,比上年增加38人,增长0.7%,上线率88%。 全区小学145所,普通中学56所,中等专业学校1所,职业中学3所。小学招生7844人,在校47329人,毕业8674人,教师2681人;普通中学招生14399人,在校47094人,毕业17009人,教师4613人;中等专业学校教师21人;职业中学招生3865人,在校9500人,毕业2273人,教师367人。幼儿园59所,幼儿园教师836人,在园儿童20639人,幼儿园招生16644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小学六年巩固率100%,毕业率100%;初中阶段入学率99.8%,巩固率99.2%,毕业率98.9%;高中阶段入学率94.8%;三残儿童入学率99.2%;脱盲儿童入学率100%。 全年财政投入科技资金3071万元,其中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370万元,上级科技项目补助资金390万元。全社会投入科技资金经费8427万元。启动了科技支撑示范工程,组织实施科技项目68项,其中实施市以上项目11项。登记认定科技成果66项,比上年增长20%,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了89%。全区申请专利1000件,专利授权226件,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开展了“科技下乡”、“科技活动周”、“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周”等宣传活动和培训23场次,散发科技资料1.5万份,科技知识册子2000册,培训企业科技人员200多人。 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区拥有文化事业机构28个,其中剧场、影剧院2个,档案馆1个,文化馆1个,博物馆1个,图书馆1个,电视台1个。开播电视节目48套,年末有线电视联网用户13万户,其中开通数字电视用户42954户,村村通喇叭1884对,播出广播电视新闻4468条,其中央视上稿播出23条,重庆卫视上稿播出427条。全年电影放映观众65万人次,艺术演出观众50万人次。区图书馆藏书8万册,接待读者2万人次。 年末全区各类医疗卫生机构523个,其中医院、卫生院38个,妇幼保健院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采供血机构1个,卫生监督所1个,结核病防治所1个,村卫生室323个。卫生机构床位数2891张,其中医院、卫生院2766张,卫生技术人员3669人,执业医师、助理医师1635人,注册护师、护士1868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89人;初级卫生保健覆盖率10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2.48‰,孕产妇死亡率17.1/10万,婴儿死亡率为0.82%,婴儿出生缺陷率为0.68%。 全区拥有各种体育场地898个,其中体育场馆3个,成功举办各种群众运动会24次,参加人员20万人次,组织参加了市级以上比赛32次,获金牌8枚,银牌11枚。全区有等级运动员10人,等级裁判员38人。 十二、人口和就业 年末户籍总户数372463户,户籍人口942323人,比上年减少2258人。其中农业人口579391人,比上年减少3024人,非农业人口362932人,比上年增加496人。年末常住人口81.44万人,比上年增加0.2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6.21万人,增加1.53万人,城镇化率44.46%,比上年提高1.75个百分点。当年迁入人口7334人,迁出人口10446人。全年出生人口9564人,死亡人口8984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5‰,常住人口出生符合政策生育率85.21%,出生缺陷一级预防覆盖率97%,出生人口性别比103.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