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綦江区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03-13 重庆市綦江区统计局

2012年是綦江区不平凡的一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历曲折的融合分离考验,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推进重大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以切实改善民生为目标,通过全区上下共同努力,经济保持较快发展,社会事业不断进步。

一、综合

经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220.32亿元(本公报数据均不含万盛经开区),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3.7%。其中:第一产业(农业)增加值34.93亿元,增长7.4%;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增加值107.53亿元,增长14.9%,二产业中工业增加值95.29亿元,增长16.3%,建筑业增加值12.24亿元,增长4.6%;第三产业增加值77.86亿元,增长14.5%。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5.9%,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8.8%,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5.3%,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7053元,比上年增长8.4%。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2.15亿元,比上年增长13.9%。其中:农业34.30亿元,增长12.9%;林业1.74亿元,增长78.1%;牧业14.56亿元,增长5.6%;渔业1.18亿元,增长40.5%;农林牧渔业服务业0.37亿元,增长19.3%。农业增加值34.9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7.4%。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02.12万亩,比上年减少0.1%。其中:小春面积23.84万亩,增长2.7%;大春面积78.28万亩,减少0.1%。油料播种面积6.24万亩,增长7.4%,蔬菜播种面积35.18万亩,增长6%。

全年粮食总产量37.79万吨,比上年增长27.6%。其中小麦产量1.9万吨,减少0.9%;水稻产量16.35万吨,增长41.8%;玉米产量7.92万吨,增长5.5%;红苕产量7.09万吨,增长65.8%。经济作物中蔬菜产量52.05万吨,增长6.9%;油料产量0.73万吨,增长17.1%。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2年全区工业总产值291.23亿元,比上年增长19.8%。其中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规模工业企业168户,实现工业总产值244.85亿元,比上年增长19.4%,规上工业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84.1%。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95.2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6.3%,工业占全区生产总值的43.3%,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力。

从支柱产业看,在规模以上工业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总产值42.47亿元,增长20.5%,占工业总产值的17.3%;农副产品加工业总产值20.11亿元,增长74.3%,占工业总产值的8.2%;通用设备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总产值7.76亿元,下降22.1%,占工业总产值的3.2%。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88.05亿元,增长15.8%;实现销售产值241.33亿元,增长20.5%,产品产销率98.5%;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8.18亿元,同比增长16.2%;实现利税总额17.67亿元,同比增长5.5%;其中利润总额6.38亿元,同比下降23.3%;全员劳动生产率17.39万元/人,同比增长18.9%;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22.8%。

全区资质以上建筑企业105家,其中总承包企业35家,专业承包企业37家,劳务企业33家。总承包企业中二级企业16家,三级企业19家。全年完成注册地建筑业总产值22.56亿元,比上年下降3.0%,所在地建筑业总产值50.8亿元,比上年增长6.1%,建筑业增加值12.24亿元,比上年增长4.6%;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23.92万㎡,比上年下降0.8%,完成房屋建筑竣工面积79.80万㎡,比上年下降15.7%,建筑业劳动生产率为15.55万元/人,同比增长2.4%。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完成213.3亿元,比上年增长11%。其中跨地区投资完成27.38亿元,增长372.6%;区内投资完成185.92亿元,增加0.6%。在总投资中,工业投资完成87.46亿元(含跨区工业投资6.23亿元),增长25.2%,是今后工业增长的主要动力。在区内投资中,城镇投资完成136.87亿元,下降16.2%;农村投资49.05亿元,比上年增长128.6%。

全区重大项目投资59.05亿元,占区内投资总额的31.8%,助推项目投资5.21亿元,占区内投资总额的2.8%,政府投资项目17.65亿元,占区内投资总额的9.5%。

年末纳入统计有资质的房地产开发企业42家,房地产开发项目55个,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7.98亿元,比上年下降29.5%;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208.83万㎡,比上年下降11.9%;商品房竣工面积51.63万㎡,比上年下降20.9%;商品房销售面积49.70万㎡,比上年下降39.2%;商品房销售额20.42亿元,比上年下降37.7%;商品房销售均价4109元/㎡,比上年增长2.4%;商品房待售面积9.89万㎡,比上年下降17.4%。

五、国内贸易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5.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8.9%,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的7.1%;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0.95亿元,增长6.3%,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的0.4%。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31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分城乡看,城镇实现62.09亿元,比上年增长16.2%;乡村实现13.22亿元,比上年增长12.8%。按行业分,批发业实现9.79亿元,比上年增长49.5%;零售业实现51.71亿元,比上年增长10.4%;住宿业实现4.29亿元,比上年增长2.9%;餐饮业实现9.52亿元,比上年增长25.8%。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额中,书报杂志类增长51.1%,化妆品类增长50%,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36.1%,五金电料类增长35.2%。

六、对外开放

全年共签约项目167个,协议引资491.77亿元,到位资金142.31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14232万美元,同比增长61.3%,其中出口13896万美元,同比增长69.6%;进口336万美元,同比下降46.9%。实际利用外资20万美元,比上年下降98.4%;实际利用内资(市外国内)28亿元,比上年下降15.8%。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3.59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的6.2%。全年实现货运周转量1182366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2.5%,客运周转量69748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7.3%;货运量8464万吨,比上年增长9.8%,客运量305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4%。全区公路通车里程3611公里,其中等级公路2877公里。高速公路98公里。全区拥有客运汽车740辆,出租汽车260辆,民用货车20780辆。

年末拥有通信基站916座,比上年增长26.7%;固定电话用户15.01万户,增长39.1%;移动电话用户55.43万户,增长0.8%;国际互联网用户8.32万户,增长54.4%。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5413万元,增长5.2%;电信业务总量36551万元,增长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