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隆化县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03-14 承德市隆化县统计局

2012年,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全县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增后劲、惠民生,全县经济继续平稳较快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成绩,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日益增强。

一、综合

经济总量保持增长。2012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98.2亿元(快报数),比上年增长11.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0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50.0亿元,增长16.1%,其中工业增加值43.1亿元,增长16.2%,第三产业增加值24.2亿元,增长10.3%。

全年完成全部财政收入12亿元,比上年增长20%,其中县级收入4.94亿元,比上年增长38.7%,一般预算支出18.6亿元,比上年增长20.1%。

职工工资水平增长。年末全县单位从业人员17965人,劳动报酬总额64565万元,比上年增长12.3%,其中在岗职工16805人,在岗职工工资总额62593万元,比上年增长12.6%。

二、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较快增长,支柱产业作用增强。2012年全县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12.9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9个,完成总产值92.8亿元,增长16.5%,规模以上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一是重工业比重加大,重工业产值87.2亿元,轻工业产值5.6亿元,重工业占94%;二是支柱产业作用加强。铁矿采选业企业28个,累计完成产值64亿元,增长19.8%,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69%;电机制造业产值16.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19.3%;三是工业经济效益逐步好转。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6.7亿元,增长17%,产品销售率96.6%,实现利润7.2亿元,比上年下降3.3%,完成税金4.3亿元,增长0.1%。

建筑业发展较快。全县完成建筑业增加值6.9亿元,增长16.5%。建筑业资质以内企业13家,完成产值12.7亿元,增长22.8%。

三、农业

农村经济稳步发展,继续深入推进“肉牛、蔬菜、杏果、水稻”四大农业主导产业,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全县完成农林牧渔总产值416354万元,比上年增长4.2%,其中农业产值167787万元,增长11.4%。粮食总产量320573吨,比上年增长4.1%。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58825公顷,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3268公顷。粮食平均每亩单产494公斤,其中:稻谷平均每亩单产534公斤,玉米平均每亩单产507公斤。

全县林业产值255514万元,比上年下降13.8%。当年造林面积5533公顷,年末果园面积8833公顷,比上年增加700公顷,封山育林面积33999公顷,育苗面积406公顷,木材产量15242立方米。

全县牧业产值215054万元,增长1.2%。大牲畜年末存栏3001百头,牛存栏2745百头,猪年末存栏2630百头,肉类总产量61325吨。

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全县年末耕地面积57644公顷,有效灌溉面积28770公顷,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499351千瓦,比上年增长3.8%,全县农业用电量7497万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21.6%。年末机电井3493眼,农用化肥施用量50912吨。

农业产业化单位24家,其中龙头企业12家,中介服务企业2个,市场2个,基地8个。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亿元以上项目增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85.7亿元,比上年增长29.6%。全年施工项目161个,本年新开工项目106个。主要特点:一是大项目拉动作用增强。全年亿元以上施工项目19个,累计完成投资46.8亿元,占全社会投资的54.6%,本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0个。二是投资结构继续改善。第一产业完成投资6.1亿元,第二产业完成投资43亿元,其中工业投资42.3亿元,第三产业投资36.6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42.7%,;三是房地产投资下降,房地产投资完成2.1亿元,比上年下降55%。

五、国内贸易

全县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7亿元,比上年增长15.2%。主要特点:一是餐饮业零售额增长较快,餐饮业销售额3.3亿元,增长21.2%,住宿业营业额0.4亿元,增长10.2%,批发业零售额3.3亿元,增长15.8%,零售业零售额20.4亿元,增长14.6%。二是城镇消费品零售额较快增长,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8.9亿元,增长15.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7.8亿元,增长14.2%。三是城乡集贸市场繁荣,年末城乡集贸市场33个,集市贸易成交额5.3亿元,比上年增长14.9%。

六、交通和邮电、通讯

交通运输业发展加快。全年共完成11个项目,完成投资18亿元。承赤高速公路续建工程年内完成投资16亿元,县城迎宾路改建工程全部竣工,基层建设年38个帮扶村主街道硬化工程87.4公里。全年公路货运周转量15246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0%,客运周转量226064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0%。客运班车157辆,货物营运车辆3082辆。

邮电通讯业稳步发展。全年邮政业务总量1172万元,比上年增长17.1%。全县电信业务总量14389万元,增长8.9%。年末固定电话用户35482户,宽带用户21996户,增长24.7%。移动电话用户25.2万户,增长6.6%。

七.金融和保险业

年末各项存款贷款增加,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增加。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8.1亿元,比上年增长14.9%,其中个人存款余额63亿元,比上年增长17.3%,各项贷款余额52.2亿元,比上年增长23.7%。

保险业健康发展。人寿保险保费收入11707万元,比上年下降5.4%,全部赔款金额608万元,增长11%。财产险收入2681万元,比上年增长6.8%,财产险赔付金额1603万元,比上年增长2.2%。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实力不断增强。年内争取资金项目6项,争取科技资金200万元。争取到国家科技富民强县试点县,高科技农业产业示范园区项目,申请专利13件,取得国内先进以上科研成果6项,培育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共开办各类培训班40余次,培训师资120余人,普训农民14万人次。

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县有普通中学13所,其中高中2所,初中11所。高中在校生5848人,专任教师355人;初中在校生11593人,专任教师941人。全县有小学68所,专任教师1985人,在校学生31097人;中等职业教育2所,在校学生3345人。初中升学率87.4%,高中升学率69.5%。

九、文化、卫生

文化广播事业繁荣发展。全年组织开展大型文艺演出活动20场次,全县有22个文化站,1个文化馆,各类文化经营户达到125家,农家书屋362个。全年旅游收入4亿元,接待游客60万人。年末有线电视7.6万户。

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5%。全县有39个卫生机构,实有床位1274张,卫生技术人员1491人,医生726人,乡村卫生室32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