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綦江区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03-13 重庆市綦江区统计局

2008年是綦江夯基立柱、加快发展的关键之年,也是綦江发展进程中经受严峻考验并取得显着成绩的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和特大自然灾害的波及影响,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以“綦江的发展一天也不能耽搁”的紧迫感,团结和带领全县人民,解放思想,振奋精神,抢抓机遇,克难攻坚,强力推进“三化一游”和招商引资工作。全县经济发展逐渐步入“深水区”,社会更加和谐稳定,较好地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

但放眼全市和綦江周边区县,綦江的发展仍然滞后,具体表现在:全县经济总量还不够壮大,经济结构还不尽合理,工业经济发展还不尽人意,工业经济发展速度尤其是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偏低是当年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综合

国民经济加快发展,经济总量不断壮大。据统计,2008年实现全县生产总值(GDP)125.2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14.2%。

在全县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农业)实现增加值21.74亿元,比上年增长6.3%,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56.91亿元,比上年增长16.3%,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47.34亿元,比上年增长19.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6.56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国民经济中三次产业的结构由2007年的19.3:43.0:37.7调整为17.4:45.4:37.2。

2008年,经济总量及增幅分别位居全市21个县的第1位和第20位。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县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4924元,比上年增加2538元。

二、农业及农村经济

2008年,全县农业总产值(现价)完成32.3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2%,其中,种植业产值14.19亿元,比上年增长1.6%,牧业产值16.44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农、林、牧、渔及服务业的各业比重由上年的46.1:0.8:48.5:3.8:0.8调整为43.9:0.8:50.7:3.8:0.8。实现增加值21.7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3%。全年粮食产量达到38.9万吨,比上年下0.15%。

2008年,全县完成森林工程建设任务63940亩,退耕还林荒山造林10000亩,封山育林5000亩,抚育管护11.65万亩,退耕还林直补兑现2687万元;完成四旁植树225万株,建立义务植树基地21个,面积700亩;完成生态育苗700亩,产合格苗1000多万株,其中花椒营养杯苗160万株;天然林保护工程完成国家生态公益林管护35.14万亩,一般生态公益林管护15.6万亩,完成公益林建设1万亩;森林病虫害防治2.275万亩,防治率91.4%,无公益防治率100%,病虫害监测率100%;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34.05%。

畜牧业、渔业生产稳定发展,品质得到有效提高。2008年生猪出栏65.8万头,比去年增长6.5%,肉类产量56086吨,比上年增长10.3%,水产品产量7820吨,比上年增长2.7%。

三、工业

2008年,全县上下紧紧围绕“三化一游”战略目标,通过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努力提高生产成本核算水平,加快技术改造,提高生产的技术装备水平。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36.8亿元,比上年增长27.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84.2亿元,同口径比较,比上年增长29.7%,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61.5%;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47.3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9.1%,占GDP的比重为37.8%。

规模以上工业发展规模继续扩大。2008年底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26家,在2007年的基础上增加了50家,全年实现销售产值76.41亿元,比上年增长28.8%,产品产销率97.0%,完成工业增加值31.0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4.1%,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2.0亿元,比上年增长17.9%,实现利税总额57741万元,比上年减少13.9%,其中,利润总额17676万元,比上年减少35.1%,全员劳动生产率68774元,比上年增长24.8%,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22.5%,同口径比较,比上年减少12.4个百分点。万元GDP能耗1.056吨/标煤,比上年下降5.5%,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2.18吨/标煤,比上年下降2.03%。

四、建筑业

2008年,全县资质以上建筑企业99家,其中二级企业13家,专业承包企业44家,劳务企业20家。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9.53亿元,比上年增长11.9%,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92.3万M2,比上年增长63.1%,完成房屋建筑竣工面积63.1万M2,比上年增长7.6%,完成建筑业增加值3.05亿元,比上年增长29.2%,全员总产值劳动生产率为88000元/人,同比增长10.8%。

五、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业

2008年,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61.68亿元,同口径比较,比上年增长41.0%,其中,跨地区投资7.46亿元,比上年减少12.8%,县内投资54.22亿元,同口径比较,比上年增长54.1%.在县内投资中,城镇投资47.58亿元,比去年增长58.0%,农村私人投资2.81亿元,比上年增长7.7%。

2008年,房地产开发形势喜人。普惠·尚城名都、全泰·西苑、千山美林、御景江城等一批高品质楼盘相继推出,继全泰南州明珠、千山阳光水岸被评为全市十佳小区后,枫丹·韵绿堡今年荣获市詹天佑优秀住宅小区金奖。为拉动房地产业发展,县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房地产业发展的通知》,11月下旬,成功举办了“重庆·綦江2008年房地产展示交易会”,共有44家单位参展,共成交房屋2699套,面积26.9万平方米,总成交金额达3.77亿元,其中,商品房共成交1285套,交易面积达12.85万平方米,交易金额2.7亿元。

2008年末,全县有资质的房地产开发企业30家,房地产开发项目75个,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83221万元,比上年增长25.4%,商品房施工面积161.25万M2,比上年增长23.75%,当年商品房竣工面积17.16万M2,比上年减少38.81%,当年销售商品房面积46万M2,比上年减少7.09%,商品房空置面积7.09万M2,比上年增加13.1%。

六、交通运输、邮电业

2008年,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三年大变样、五年大通畅”发展目标的要求,我县交通建设取得显着成果。2008年,全县累计投入交通建设资金4.2亿元(其中:公路建设资金3.87亿元、水上建设资金750万元、场站建设资金200万元、安保工程资金1500万元、森林工程1200万元),完成规费征收1亿元。共开工建设通畅工程63条410公里,大修国道210线51公里,完成渡改桥1座,新投放出租汽车50辆,启动公路通道森林工程140公里,建设农村简易站点10个,建成城区51个客运站点,全县新增10个老乡镇通畅,街镇通畅率达90%,实现113个行政村通水泥路或沥青混凝土路,村通畅率达36%,县乡公路好路率达到了8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