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章丘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房地产业调控效果显现。商品房供应量和销售量差距明显。全市批准预售商品房96.6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7.52%,其中批准预售住宅面积93.69万平方米,增加15.64%。商品房销售量下降。全市商品房销售网上签约4440套、面积49.99万平方米、金额254325万元,分别下降36.82%、31.58%、25.07%。商品房住宅供销比(期间商品房批准预售面积:期间商品房销售面积)为1.87:1。 金融保险业运行平稳。齐鲁村镇银行、威海商业银行2家银行落户我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展到12家。年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12.6亿元,比年初增加49.7亿元。其中,个人存款余额209.5亿元,比年初增加29.1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90.6亿元,比年初增加27.2亿元。全年保险业务收入4.1亿元,比上年减少3.1%;保险业务支出1.8亿元,增长62.9%。 五、固定资产投资和招商选资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全年固定资产投资230.1亿元,比上年增长19.0%。其中计划总投资亿元以上在建项目36个,完成投资70.6亿元,增长15.8%。城镇投资16.7亿元,增长13.0%;农村投资27.6亿元,增长2.0%;房地产开发投资35.6亿元,增长91.3%。 招商选资进展顺利。全市在建引进项目178个,总投资381.6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52.1亿元。新签约项目64个,总投资230.2亿元,其中过亿元项目44个。 六、国内贸易、对外经济 消费品市场保持繁荣活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5.5亿元,比上年增长17.0%。其中:城镇92.7亿元,增长17.3%;乡村112.9亿元,增长16.8%。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单位130家,实现零售额30.3亿元,增长33.7%。 万村千乡工程进展顺利。新建改造日用品、农资店75家,全市农家店发展到932家。投资200万元新建文祖日用品配送中心,投资340万元新建垛庄中心、官营、石屋、南明、高官寨东安5家乡镇直营超市,农村市场流通体系得到进一步规范提升。市场改造提升全面完成。先后投资500余万元改造提升宁三农贸市场、明一铁道北路农贸市场、刁镇蔬菜批发市场、辛寨鲍芹专业基地、垛庄干鲜果批发市场、高官寨东安综合农贸市场六处大型市场。 家电下乡、以旧换新工作圆满完成。全年新增备案家电下乡网点18家,家电下乡经营网点总数达到103家。全年销售下乡产品11.3万台,销售金额2.9亿元,增长82%,自2008年来累计完成销售额6.24亿元,占到济南市总销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家电以旧换新销售产品65010台,销售金额2.4亿元,累计销售115930台,总销售额4.33亿元。 外向型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年进出口总值4037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6.7%,其中出口35418万美元,增长18.9%。实际利用外资13430万美元,下降27.4%。合同利用外资6687万美元,下降54.6%。服务外包有序推进。鼓励14所院校和相关培训机构与跨国公司加强合作。杏林学院、经济学院两所院校通过服务外包培训机构认证。太古飞机被评为中国服务外包成长型企业。章丘市劳务输出服务平台挂牌成立,实现外派劳务800余人,新设2家境外企业。 七、城乡建设、公用事业和园林 城乡面貌大为改观。城市规划区、建成区面积分别达到185和54平方公里,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完成,完成城北片区、城东片区、滨湖商务区、刁镇市域次中心控制性详规编制,开展了以双山大街、汇泉路、百脉泉街为重点的主城区城市设计,调整完善相公庄、宁家埠、官庄等城镇总体规划。总投资12亿元的绣源河流域综合治理一期工程即将全面竣工,“一河两城”框架全面拉开。五馆合一的城市文博中心总面积14万平方米已完成施工图设计。石河街南延、福康路西延工程竣工通车,滨湖路铁路立交桥完成工程量的95%,双山西路北延工程进展顺利。7处城市排水排污工程全部竣工。新建双山西路景观河道,完成百脉泉广场、眼明泉公园、原市委旧址改造提升工程,实施双山大街景观河道南段改造提升工程。完成城区34条主次道路、1223项整治任务和镇村环境综合整治任务,城乡累计投入资金近亿元。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加快推进,新开工农村社区公寓楼370栋、14607户,竣工9096户,总面积166万平方米。被评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市”、“全省农村社区建设示范市”。 城市公用事业能力增强。新建3条一级供热管网、建设(改造)10处换热站,完成中继站、隔压站和40个换热站隐患消缺以及5个换热站排水设施的提升改造,本采暖期供暖面积达到554万平方米,同比增加54万平方米。建设城区供水扩容工程,敷设供水主管网18.3公里,全年敷设各类供水管网24公里,供水主管网总长达到244公里,新建开发区第二水厂和新世纪路供水加压站,新增供水能力3.5万吨/日,实现了双主管网、双回路供水。天然气中压以上管网总长达180公里,新开发各类用户6326户,全年完成售气量2124万方,增长22.49%。完成污水处理量1587.5万吨,日处理污水4.46万吨,中水回用达到267万方。 园林绿化建设进展顺利。实施了龙泉大厦东游园绿化续建、3条新建道路绿化、3条交通道路示范区绿化,以及城区循环水供热绿化恢复、主干道绿化提升等12项重点工程,完成绿化面积68.14万平方米,种植各类苗木644.1万株。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园林绿地面积和公共绿地面积分别达1582.35万平方米、1464.16万平方米和361.29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达41.1%、38.03%和14.03平方米。 八、教育、文化、卫生 教育提升工程进展加快。完成汇泉小学改扩建、一中改造、9所幼儿园新建和51个校舍安全改造工程,道通实验学校建设顺利启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不断完善,成功创建全省教育工作示范市。年末各类学校177所,其中:小学129所、普通中学34所、中等职业学校13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达14.6万人,专任教师9136人。 高等教育基地建设日益完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年末境内入驻高校达到13所,在校学生达10万人。 文化事业迈向新水平。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规划建设城市文博中心,完成143处农家书屋、92处农村文化大院、20处优秀文化活动广场、5处社区文化中心和1处街道综合文化站的建设任务。引进了大型京剧意象杂技剧《粉墨》系列,上演52场,观众达5万余人。举办文化下乡演出60余场。开展庆祝建党90周年和李清照文化周系列活动。全年公益电影放映10917场次。60余件文艺美术作品获得省市级奖励。《章丘扁鼓》获第二届齐鲁民间艺术展演金奖;承接文艺演出活动15场,观众4万余人;开展了中学生“我与数字图书馆”读书活动,接待读者8.2万人次。市博物馆、城子崖遗址博物馆免费开放接待游客5.3万人次。全市共有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1项,省级4项,济南市级26项,章丘市级52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