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章丘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章丘市统计局 2011年,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发展环境,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建设“富裕章丘、和谐章丘、幸福章丘”的总体思路,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经济和社会事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实现了“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在2011年度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县(市)评审中名列第34位。 一、综合 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初步测算,全市生产总值572.4亿元,比上年增长14.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3.1亿元,增长14.6%;第二产业增加值329.2亿元,增长12.7%;第三产业增加值180.1亿元,增长17.6%。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1.0:57.5:31.5。人均生产总值56319元,增长14.1%。全市地域财政总收入55.2亿元,增长13.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章丘口径34.0亿元,增长17.8%,济南口径30.5亿元,增长18.6%。全年国地税收入45.4亿元,增长22.3%。其中:国税25.4亿元,增长9.9%;地税20.0亿元,增长42.6%。 市场主体规模扩大。全市共有各类市场主体33195户,比上年增加1.1%。其中:内资企业1304户、私营企业3995户、个体工商户27357户、农民专业合作社539户。注册资本(金)162.6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其中:内资企业87.2亿元、私营企业61.4亿元、个体工商户9.2亿元、农民专业合作社4.8亿元。 城乡就业形势稳定。规划建设6处高标准就业服务中心,全年新增城镇劳动力就业5466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119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土地空间、环境容量等要素亟待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统筹发展的任务依然繁重,财税持续增收的压力较大,保障民生的能力与群众的愿望还有一定差距。 二、农业 农业生产平稳发展。粮食生产实现“九连增”。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69.5万吨,比上年增长2.5%。蔬菜总产量182.4万吨,增长5.7%。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11.6万吨、14.7万吨、7.4万吨,分别增长11.6%、2.3%、20.8%;猪、牛、家禽存栏量分别增长1.2%、4.7%、3.3%。水产品产量1.1万吨,增长4.1%。 品牌农业发展再创佳绩。“三品一标”认证总数达到208个,其中,地理标志农产品总数达到9个,当年新增6个。章丘大葱品牌价值达24.76亿元。成功举办高官寨甜瓜、赵八洞香椿、刁镇大樱桃、水寨嘎啦苹果等农事节庆活动。 产业化经营水平显着提升。全市济南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47家,新增11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2家,济南市级44家。全市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到628个。 造林绿化取得积极成果。完成造林合格面积6.42万亩,其中防护林3.9万亩,用材林1.25万亩,经济林1.27万亩,农田林网建设2万亩,其中新建林网0.5万亩;新育苗4020亩,中幼龄林抚育8万亩,全民义务植树326万株,果品产量7.5万吨。 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农机总动力达到11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7%。大中型拖拉机总量达4750台,增长5.1%;联合收获机总量达到2435台,增长10.8%。小麦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稳定在96%以上,玉米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7%。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进。全年开工各类水利工程1363项,完成1350项,其中新打机井840眼,配套机井800眼,扩大和改善灌溉面积1.65万亩,发展节水灌概面积4.9万亩,完善水土流失治理面积4.91平方公里。农村户户通自来水工程实施村庄调整为68个,完成投资719万元。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效益总体较好。全市共有新口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02家,完成工业增加值267.4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实现销售收入976.3亿元,增长17.7%;利税88.2亿元,增长18.5%;利润54.1亿元,增长20.0%。 骨干企业发展势头较快。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达159家,实现产品销售收入861.7亿元,增长21.2%,其中重汽属地207.7亿元,圣泉集团64.8亿元,山东晋煤明水化工集团35.5亿元,山东晋煤日月化工、海尔电机等6家企业过20亿元,银鹭食品、章丘发电公司2家企业过10亿元;实现利润47.5亿元,增长31.6%;实现利税76.5亿元,增长29.5%。全市实现利税过千万元以上工业企业188家。 主导产业支撑带动作用明显。交通装备、机械制造、精细化工、食品饮料四大主导产业持续发展,实现产品销售收入783.4亿元,增长20.0%,占规模以上工业总收入的80.2%。实现利润49.2亿元,增长24.0%;实现利税76.1亿元,增长23.2%。 企业上市取得新突破。2011年7月7日,章丘鼓风机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中小板成功挂牌上市,共发行4000万股,募集资金4亿元,实现了我市本土企业上市的历史性突破。 四大新兴产业增势强劲。初步形成了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四大新兴产业,实现销售收入59.6亿元,增长35.1%,占全市比重6.1%。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好。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企业137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34.1%;实现产值487.6亿元,比上年增长9.3%,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6.9%。 建筑业平稳发展。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42家,年末从业人员4.4万人,比上年增长9.5%;实现产值90.2亿元,增长25.5%;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23.1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159.1万平方米。 四、重点服务业 交通事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列入全省“村级公路网化”示范县。重点完成了潘王路改建、潘王路公铁立交引道改建和章丘大道挖补维修工程,共计23.47公里;改造农村公路120公里。全市营运车辆30751辆,其中营运性载货汽车17044辆;营业性载客汽车722辆,包括从事旅客运输营运的客车286辆,客运班线136条;纳入行业管理的出租车303辆,年内更新35辆;公交车133辆,公交线路9条270公里,公交站点487个。专业运输公司108家(其中运输公司65家,物流运输公司43家),8吨以上的营运性货运车辆有3724辆。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学校7所,其中一级驾校4所,二级驾校3所,培训场地800余亩、教练车300余辆、从业人员400余人,年培训人数达2.17万人。 邮电通信业发展平稳。全年邮政业务总量5295万元,比上年下降13.9%。年末固定电话用户数18.0万户,下降13.1%。 旅游业深入发展。荣获“2011休闲山东县域旅游十强”称号。全年旅游接待国内外游客660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29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3.1%和11.5%。全市旅游景区开发建设投入近1亿元,做大“泉水游”,做活“生态游”。实施白云湖景区“全面提升工程”。推出白云湖荷花节、美食节、捕捞节等活动,举办三王峪“泉水漂流节”、“快乐涉猎”等活动。成功举办“章丘市首届百脉之约贺年会”、“多彩章丘摄影季”、“2011百脉泉仙子暨章丘旅游形象大使选拔赛”、“章丘市首届国民休闲汇”等重大节庆活动和赵八洞香椿节、高官寨甜瓜节、普集西山樱桃采摘节等12项农事旅游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