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地区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全区邮政通讯业务总量累计完成5.29亿元,同比增长20.4%。其中邮政业务总量3195万元,同比增长18%。通讯部门业务总量完成4.97亿元,增长20.6%。截止年底,全区拥有移动电话用户127.8万户,同比增长30.4%;互联网用户3.8万户,增长42.5%;固定电话用户呈上升趋势,12月底用户数为11.7万户,同比上升6.9%。 全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80万人次,同比增长15.5%;完成旅游总收入12.7亿元,同比增长38.5%。 七、金融 截止12月底,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达到295.86亿元,比年初增加62.58亿元,同比增长26.8%。其中个人存款余额158.29亿元,比年初增加32.37亿元,增长25.7%。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14.5亿元,比年初增加36.41亿元,同比增长46.5%。其中短期贷款余额35.74亿元,比年初增加5.52亿元,同比增长18.26%;中长期贷款余额72.2亿元,比年初增加26.6亿元,同比增长58.3%。 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31468.82万元,比上年增长25.86%,其中,寿险保费收入13933.85万元,增长20.23%;财产险保费收入17600.52万元,增长31.27%。全年保险赔付额8362.33万元,比上年增长66.33%,其中,寿险赔付额814.47万元,增长11.91%;财产险赔付额7539.3万元,增长49.96%。 八、教育和科技 全区各类学校1001所,在校学生27.7万人。其中:普通中学111所,在校学生8.6万人,在校生减少7.4%,招生减少5.56%,毕业生增加0.88%;职业中学6所,在校学生1.91万人,在校生减少3.8%,招生增加4.26%,毕业生增加16.6%;小学622所,在校学生13.1万人,在校生减少3.2%,招生增加0.67%,毕业生减少0.74%;特殊教育学校5所,在校学生288人,减少56.8%;幼儿园257所,在园幼儿4.03万人,增加19.7%。适龄儿童入学率99.60%,初中适龄入学率、毕业生升学率分别为98.60%、105.06%。 全区有各类科技人员2.82万人。引进新技术30项、新品种35项,示范推广科技成果32项;争取科技项目21项,项目总投资9600万元,争取无偿援助资金1520.6万元。 九、文体和卫生 全区共有地级群艺馆1座、县级文化馆6个、公共图书馆6个,有地级广播电视台1座,县级广播电视台站6座,县级电视网络公司6个,有限电视用户达13万户,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广播人口覆盖率89.6%,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5%。有限电视频道接收量增加,开展广场文化、民间传统文化活动8500场次,整治文化市场,城乡居民精神生活质量提高。城乡积极开展群众性体育竞赛和全民健身运动,举办县级以上体育比赛活动30次(场),参加人数达13万人。 全区拥有各类卫生机构(含乡村卫生室、诊所等)1990个,共有医疗卫生技术人员4629人,实有床位3893张。其中县及县以上医院14所,医疗卫生技术人员1649人,实有床位2210张;乡镇卫生院共有109个,拥有医疗卫生技术人员1403人,实有床位1242张;社区卫生服务站共有10个,拥有医疗卫生技术人员69人,实有床位105张。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区常住人口141.87万人。分性别看,男性72.82万人,占常住人口的51.33%;女性69.05万人,占48.67%。少数民族62.82万人,占常住人口的44.28%。全年人口出生率12.34%。,人口死亡率5.07%。,全年人口自然增长率7.27%。。 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11.78元,同比增长13.38%。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2598元,增长8.53%,人均经营性收入1115.82元,同比增长25.72%,人均财产性收入169.93元,同比增长1.05倍,人均转移性收入4720.94元,增长21.75%。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751.26元,同比增长16.67%。 农民人均纯收入5352.15元,同比增加752.32元,增长16.36%。其中工资性收入2489.51元,同比增加600.56元,增长31.79%;家庭经营性收入1827.23元,同比减少123.12元,下降6.31%;财产性收入61.78元,同比减少11.26元,下降15.41%;转移性收入973.63元,增加286.14元,增长41.62%。 全区财政总支出136.46亿元,同比增长24%。用于医疗卫生、节能环保等民生支出快速增长,其中医疗卫生支出11亿元,增长41%;节能环保支出5.36亿元,增长4%。全区用于基础建设支出大幅增长,其中农林水事务支出26.2亿元,增长29.3%;交通运输支出1.39亿元,增长5.9%;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支出3.14亿元,增长132.6%。 年末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71555人,比上年末增加3762人,其中,离退休人员18924人,增加1436人;养老保险金支出38512.28万元,增长30.4%。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74432人,其中,离退休人员281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7903.25万元,增长14%。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82814人,比上年末增加3233人,参保率达96%;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支出3355.27万元,增长74.57%。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农牧民124.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8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累计支出4.28亿元,累计受益111.66万人(次)。全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64209人,比上年增加3793人;工伤保费支出2483.88万元,增长37.1%。全年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4.47万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费用支出1.3亿元,增长6.56%;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农牧民13.59万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费用支出1.98亿元,增长8.2%。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3%。全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43216人,发放失业保险金445.11万元。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56.2万人次,比上年增加0.4万人次;其中向省外输出25.3万人(次)。 十一、资源和环境 全区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全区年初耕地面积323.09万亩,年内耕地面积减少4.7万亩,年末耕地面积318.16万亩。林地面积1109.73万亩,森林覆盖率28.3%,其中:天然林面积374.58万亩。全年共计封山育林11万亩,造林18.21万亩。全民义务植树415万株。当年全区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5.05平方公里。 全年平均气温6.6℃,年降水380.05毫米,年日照时数为2404.85小时。 全年安全生产事故死亡142人,交通事故311起,死亡118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