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地区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03-12 海东地区统计局

2012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地委、行署确定的工作目标,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紧紧围绕"东部城市群建设,海东工业园区建设和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园建设"三大历史任务,积极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全区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一、综合

2012年,我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74.1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8.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44.29亿元,同比增长5.48%,拉动经济增长1.02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62%;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35.8亿元,同比增长29.1%,拉动经济增长12.64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9.85%;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94亿元,同比增长11.7%,拉动经济增长4.44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24.53%。

全区三次产业结构由去年的18.4:44.3:37.3转变为今年的16.16:49.54:34.3。其中一产比重下降2.24个百分点、二产提升5.24个百分点、三产下降3个百分点,地区经济结构明显优化。

全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3383万元,增长27.2%。其中:税收收入完成75998万元,同比增长28.1%。其中增值税入库7335万元,同比增长9.2%;营业税完成41466万元,增长28.3%;企业所得税5718万元,增长9.6%。

二、农业

2012年,全区种植业总播种面积达到312.59万亩,比上年减少2.33万亩,同比下降0.7%;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有所减少,总播种面积为1731354亩,减少91221亩,下降5%;油料播种面积达912874亩,增加19835亩,增长2.22%;蔬菜播种面积达378307亩,比上年增加45351亩,增长13.62%。全区粮食总产量达542259吨,增加1193吨,增长0.22%;油料总产量达135695吨,比上年增加7643吨,增长5.97%,油料单位面积产量148.65公斤,增长3.37%;蔬菜总产量达730000吨,比上年增加30000吨,增长4%。

畜牧业生产基础进一步稳固,主要畜牧业产品产量稳定增长。肉类总产量达86886吨,比上年增加6782吨,增长8.47%。2012年生猪出栏74.38万头,比上年增加1.84万头,增长2.54%,猪肉产量57582吨,比上年增加5511吨,增长10.58%;2012年牛出栏9.34万头,比上年增加1.05万头,增长12.67%,牛肉产量10196吨,比上年增加614吨,增长6.41%;2012年羊出栏64.67万只,比上年减少1.23万只,下降1.87%,羊肉产量11737吨,减少349吨,下降2.89%;牛奶产量35418吨,增加2390吨,增长7.24%;羊毛产量3201吨,增加275吨,增长9.40%;禽蛋产量11324吨,增加952吨,增长9.18%。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2年全区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07.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1.7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83.8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1.5%;从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16.1亿元,同比增长23.3%;股份制企业66.03亿元,同比增长36.5%;其他经济类型1.05亿元,同比下降21.6%。从轻重工业看,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完成增加值18.85亿元,同比增长99.1%;重工业完成增加值64.32亿元,同比增长21.7%。分行业看,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56亿元,同比增长10.3%,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完成工业增加值5.35亿元,同比增长59.3%;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完成工业增加值8.36亿元,同比增长68.5%;医药制造业完成工业增加值5.51亿元,同比增长377.8%;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7.76亿元,同比增长106.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7.94亿元,同比增长33.3%;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0.14亿元,同比增长19.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4.82亿元,同比增长4.7%;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完成工业增加值4亿元,同比下降10.9%。

产销顺畅,全区工业产销率达到94.31%,同比增长0.78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达到93.92%,同比增长1.71个百分点。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铁合金51.55万吨,同比增长68.47%;白酒2.47万吨,同比增长21.55%,平板玻璃236.29万重量箱,同比增长14.75%,发电量117.33亿千瓦,同比增长16.4%,水泥816.64万吨,同比增长29.16%,精制食用植物油7.9万吨,同比增长21.39%,原铝(电解铝)17.16万吨,同比增长150.31%,矿泉水7.89万吨,同期没有产品,碳化硅18.49万吨,同比下降47.52%。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81户,共实现利润总额5.27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38.88%;实现税金总额7.1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7.33%。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创造增加值2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2.3%。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49个。

四、固定资产投资与房地产开发

全区全年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5.4亿元,同比增长56.88%,增速连续两年超过50%。从投资类型看:全区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投资103.26亿元,同比增长14.18%;民间投资143.6亿元,同比增长139%;港澳台及外商投资8.46亿元,同比下降30.68%。从三次产业投资看:一产累计投资完成49.9亿元,同比增长46.21%;二产投资完成92亿元,增长65.99%;三产投资完成113.49亿元,同比增长54.96%。从城乡投资看:全区累计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74.8亿元,同比增长54.82%;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0.6亿元,同比增长61.54%。从资金来源看:全区本年到位资金323.72亿元,增长88.8%。其中:国家预算内资金51.37亿元,增长61.2%;省内贷款84.78亿元,增长12倍;自筹资金130.51亿元,增长55.4%;其它资金56.58亿元,同比增长15.4%。

全区房地产开发与投资高速增长。全区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4.01亿元,增长18.54%。全区施工房屋面积348.7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8.5%;商品房销售面积69.56万平方米,下降0.63%。全区保障性住房取得长足进展,2012年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10901套;农村保障性安居住房32200户。

五、商业贸易

全区全年累计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17亿元,同比增长17.03%。按行业划分,全区批发业实现10.68亿元,增长17.5%;零售业实现35.04亿元,增长16.34%;餐饮业实现9.4亿元,增长19.23%;住宿业实现459.8万元,与上年持平。按消费区域划分,全区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4.22亿元,同比增长18.46%;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0.95亿元,增长15.26%。

六、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业和旅游

截止2012年底,全区公路通车里程达8311公里,公路密度为63.15公里/百平方公里,每万人拥有公路里程59.49公里。全区年末营运车辆达20622辆。其中年末载客汽车拥有量为3173辆,全年客运量达4045.4万人、旅客周转量为139290.1万人公里;年末载货汽车拥有量为17449辆,全年货运量达2861.04万吨、货物周转量为392173.1万吨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