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03-12 湖州市统计局

2012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发展环境,我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扎实开展“进村入企”大走访、全面深化“三个年”活动和全力实施“八大专项行动”为抓手,稳中求进、迎难而上,全市经济社会实现了持续平稳较快地发展,基本完成年初确定的预期目标,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综合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661.9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9.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23.31亿元,增长2.5%;第二产业增加值888.20亿元,增长10.7%,其中工业增加值796.54亿元,增长11.3%;第三产业增加值650.46亿元,增长9.6%。按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均GDP为63625元,增长9.4%,折合10079美元;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GDP为57270元,增长9.5%,折合9072美元。

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246.8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38.5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7%和13.5%。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为14.9%。从主要税种看,全年地方财政入库的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分别为22.13亿元、38.25亿元和19.20亿元,分别增长13.8%、12.5%和15.7%;个人所得税6.87亿元,下降4.3%。全市财政支出167.51亿元,增长10.4%。公共财政民生支出119.67亿元,增长13.5%。其中,教育支出37.11亿元,增长15.6%;科技支出5.19亿元,增长13.3%;医疗卫生支出11.95亿元,增长14.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3.57亿元,增长30.6%;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2.95亿元,增长10.0%;农林水事务支出15.03亿元,增长12.5%。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0%,其中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5%,消费品价格上涨2.3%。从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看,食品价格上涨5.2%,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2.1%,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上涨2.1%,居住价格上涨2.1%,烟酒及用品价格上涨1.8%,衣着价格持平,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0.6%,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1.0%。

二、农业和农村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8.48亿元,比上年增长5.0%。其中,农业产值93.63亿元,增长4.7%;林业产值23.12亿元,增长8.0%;牧业产值45.83亿元,下降0.8%;渔业产值37.97亿元,增长11.4%。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3.61万公顷,增长1.6%;经济作物播种面积8.81万公顷,减少3.1%,其中油菜籽面积2.1万公顷,减少15.1%;蔬菜面积3.68万公顷,减少2.7%;花卉苗木面积1.83万公顷,增长20.3%。全年粮食产量89.94万吨,减少0.4%;油菜籽产量4.63万吨,减少17.7%;蚕茧产量1.33万吨,减少5.2%;家禽出栏数4893.07万只,减少2.6%;生猪出栏156.6万头,增长2.0%;水产品产量28.27万吨,增长6.8%。

全市年末拥有现代农业示范园204个,其中省级44个;本年新建现代农业示范园67个,其中省级31个。年末拥有农业龙头企业228家,本年新增14家。年末拥有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30.29万亩,本年新增18.83万亩;拥有无公害产品715只,本年新增137只;拥有绿色食品162只,本年新增38只。

三、工业

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55.55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其中轻工业增加值243.80亿元、重工业增加值311.75亿元,分别增长18.0%、9.8%。34个大类行业有32个行业实现增长。6个行业增加值超过30亿元。其中,纺织业73.20亿元,增长11.4%;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66.69亿元,增长30.8%非金属矿物制品业54.39亿元,下降0.6%;;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37.02亿元,增长24.8%;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35.95亿元,增长0.5%;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30.15亿元,增长16.5%。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341.76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利税256.69亿元,其中利润158.79亿元,分别增长8.2%、6.9%。9个工业行业达到了“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利税超10亿元”,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41.9亿元、利税总额174.68亿元,分别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70.1%和68.1%。6个行业利税超过15亿元。其中,纺织业31.90亿元,增长11.0%;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29.92亿元,增长18.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22.34亿元,下降39.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8.74亿元,增长7.1%;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16.80亿元,增长11.1%;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6.51亿元,增长14.2%。

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58.67亿元、利税67.23亿元、利润43.7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7.2%、12.5%和10.5%。从利税看,生物医药产业增长32.4%,新能源及节能产业增长26.1%,光电一体化产业增长23.4%,资源与环境产业增长6.7%,新材料产业下降3.6%,电子信息产业下降27.7%。六大特色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21.01亿元、利税107.52亿元、利润71.47亿元,分别增长27.6%、16.3%和17.8%。从利税看,生物与医药产业增长28.5%,装备制造产业增长28.5%,新能源产业增长16.6%,特色纺织品产业增长5.8%,金属管道及不锈钢产业增长4.1%,木地板产业增长2.1%。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全年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2415个,完成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970.73亿元,比上年增长20.6%。其中,基础设施投资166.71亿元,增长14.4%;非国有投资795.45亿元,增长24.1%,占全部限额以上投资的81.9%。按产业划分,第一产业投资7.94亿元,增长49.9%;第二产业投资529.78亿元,增长19.8%,其中工业投资527.84亿元,增长19.5%;第三产业投资433亿元,增长21.2%。

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11.17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全年房屋施工面积1844.74万平方米,增长18.6%;房屋竣工面积191.96万平方米,下降9.9%;商品房销售面积273.56万平方米,下降17.4%,其中住宅229.39万平方米,下降13.0%;商品房销售额186.04亿元,下降16.9%,其中住宅154.57亿元,下降9.4%。

全市年末拥有建筑企业201家,其中一级资质企业34家、二级资质企业64家。全年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63.48亿元,比上年增长6.9%,其中建筑工程产值400.13亿元,安装工程产值37.05亿元,分别增长7.5%和13.0%;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645.38万平方米,增长3.8%;竣工面积1585.0万平方米,下降8.9%。

五、国内贸易和旅游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3.87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其中,批发零售业630.71亿元,增长15.4%;住宿餐饮业73.16亿元,增长15.2%。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实现零售额204.87亿元,增长15.7%。其中,食品类12.02亿元,增长19.0%;金银珠宝类6.36亿元,增长12.3%;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13.02亿元,增长10.0%;汽车类77.13亿元,增长20.6%;石油及制品类59.76亿元,增长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