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州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3-03-11 甘孜州统计局

2012年,全州有艺术表演团体2个,文化馆19个,公共图书馆3个,文化站325个,博物馆5个。

电视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得到加强,节目内容日渐丰富,广播电视覆盖率持续提高。全州持续推进有线电视覆盖工作,全州广播电视覆盖率大幅提升,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0.94%和90.41%,分别比上年提高2.21、2.29个百分点。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2012年四川省青少年各项目锦标赛于7月2日至8月24日,陆续在11个市州、2个省级训练单位、共30个赛区举行。我州派出127名运动员,参加了田径、摔跤、柔道、拳击、男子篮球等5个大项9个小项的比赛,共获得4枚金牌、13枚银牌、11枚铜牌、笫四名至第八名19个,团体名次1个,体育道德风尚奖5个。其中田径荣获2银3铜,摔跤荣获1金8银1铜、男子团体第三名和女子团体第四名,柔道荣获2金3银6铜、团体第四名,拳击荣获1金1铜。

2012年末,全州有医疗卫生机构437个,其中:综合性医院(县以上)22个、民族医院(含中医)18个、疾控中心19个、卫生监督机构19个、妇幼保健院19个、乡镇卫生院332个、采供血机构3个、社区服务机构2个、职业学校2所、其他机构1个、有村卫生站(室)2124个;卫生人员总数5812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4671人。卫生技术人员中有本科以上学历270人,专科学历2389人,中专学历1937人;有高级职称的214名、中级职称的1699名、初级职称2209名;有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502人;有注册护士1128人。

十、节能降耗和安全生产[17]

积极推进节能降耗各项工作,落实责任,着力抓好重点领域节能降耗。经省统计局审定,我州2012年节能降耗目标任务全面完成。2012年,单位GDP能耗下降2.42%,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9%。

2012年,全州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41起,死亡16人。与上年相比,事故起数下降99起,死亡人数下降174人。

十一、人口

年末,全州户籍人口[18]为110.33万人,比上年增加1.42万人,增加1.4%。全年人口出生率[19]为10.48‰,人口死亡率为4.3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16‰。

户籍人口中,男性55.82万人,女性54.51万人,人口性别比(女性=100)为102.4;非农业人口16.4万人,农业人口93.93万人。

全州常住人口达到112.2万人,较上年增长2%;城镇化率为24.41%,较上年提高2.02个百分点。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20]

城乡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560元,比2011年增加2522元,增长14.8%,增速比上年加快0.3个百分点。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10元,比上年增加1040元,增长29.1%。。

就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就业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年城镇新增就业7718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885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378人,扶持城镇新就业残疾人22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9%。

社会保险城乡统筹大力推进。全州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人群达80295人。新农合制度覆盖面继续保持在100%,参合率达到97.63%。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人数达350038人,其中参保缴费人数达29336人。

城市低保对象累计月人均补助达212.28元,农村低保对象累计月人均补助达89.96元。全年改(扩)建农村敬老院3所,新增床位230张。集中供养“五保”对象2232人,集中供养率达28.74%。

十三、区域经济

各县着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区域经济稳步发展,经济总量规模扩大,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区域经济整体呈现“东部引领全州,南部跨步追赶,北部稳步发展”态势。

东部: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6.62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对全州GDP增长的贡献达到64.4%;产业结构为14.6:50.3:35.1,呈“二三一”类型;工业化率为37.2%,比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城镇化率为32.44%,比上年提高1.87个百分点;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0.65亿元,同比下降1.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全州的比重为49.4%,比上年回落4.2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9.56亿元,占全州的比重为53.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71亿元,增长16%;康定、丹巴、九龙、雅江四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超过全州平均水平;康定、泸定、丹巴、九龙四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超过全州平均水平。

北部:地区生产总值41.85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对全州GDP增长的贡献达到18.6%;产业结构为44:22.5:33.5,呈“一三二”类型;工业化率为14.6%,比上年降低0.2个百分点;城镇化率为15.9%,比上年提高2.36个百分点;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45亿元,同比增长19.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全州的比重为11.4%,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4.92亿元,占全州的比重为16.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19亿元,增长13.4%;甘孜、石渠、色达三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超过全州平均水平;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均未超过全州平均水平,最高的是甘孜县,达到4354元。

南部: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9.97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对全州GDP增长的贡献达到17%;产业结构为32.4:30.4:37.2,呈“三一二”类型;工业化率为8.3%,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城镇化率为25.43%,比上年提高1.55个百分点;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23亿元,同比增长19.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全州的比重为10.4%,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3.24亿元,占全州的比重为18.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9.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9亿元,增长14.3%;理塘、巴塘、乡城、稻城和得荣五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均超过全州平均水平,最高的理塘县达到21682元;稻城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超过全州平均水平,达到4702元。

注:

1、公报中各项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甘孜统计年鉴-2013》为准。

2、公报中生产总值及产值指标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