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音郭楞州博湖县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2)
九、科技、教育、文化、广播电视、卫生和体育 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科技培训力度不断加大。县科学技术支出完成1059万元,完成预算的157.6%。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90期,培训农牧民3.5万人次,共发放资料13.1万份。实施县级科技项目40项、县级以上科技项目10个,资金317.5万元。荣获自治州防震减灾工作先进集体,自治州科技系统项目工作先进集体,自治州科技系统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集体,自治州科技兴州素质工程工作先进集体。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博湖县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深入推进双语教育为重点,着力发展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努力普及高中教育,创造条件发展职业教育。2012年投入建设资金119.59万元,新建校舍820平方米,有力地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进程,为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目前全县有完全中学1所,小学5所,幼儿园7所。在校高中生908人、初中生1274人、小学生3219人、在园幼儿(含学前班)1823人。 全县完成27家农家书屋建设任务,新上报3家农家书屋。建成30户农家书屋,并组织各乡镇农家书屋的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实现30家农家书屋全部对外开放。新建14家卫星电视书屋,完成卫星书屋设备的安装调试并投入使用。继续做好“两馆一站”免费开放工作。图书馆新增图书1200册,每周开馆56小时,周六、周日及节假日期间正常开馆,并实现全部免费向社会开放,全年借阅图书、期刊总量为7499册/4149人次。 完成120米广播电视自立塔建设工程,为县广播电视台搬迁和广播电视安全优质播出奠定良好基础。博湖县被自治区列为巴州唯一的广播电视“户户通”直播卫星工程试点县,下达7288套“户户通”直播卫星安装任务。启动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共安装“户户通”直播卫星用户4500户。完成6公里新建小区地埋管道及过新大桥光缆铺设工程。完成有线电视台、无线电视台及新闻演播室搬迁计划和方案拟定,完成办公及图书馆、文化馆的搬迁工作。圆满完成县委、县人民政府“保发展、保民生、保稳定”的日常宣传工作任务以及各项节会庆等重大活动的宣传报道任务。全年共拍摄制作820条关注民生、反映民意的新闻和22部专题片,播出汉、蒙、维新闻稿件3200篇,放映农村公益电影360场,自采新闻被中央台采用1条,新疆电视台采用75条,巴州电视台采用275条,新闻宣传工作在全州评比中名列前茅。 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53个(其中4个县级医疗机构,7个乡镇卫生院,1个综合门诊,26个行政村卫生室、15个个体诊所)。全县拥有(编制)病床249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数256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98人,注册护士59人,药师(士)12人,技师22人,其他29人),乡村医生36人。2012年参合农牧民达到26964人,新农合参合率99.8%,比上年提升1.7个百分点;新农保参保率达99%。 2012年承办“冰雪旅游节”、“正月十五庙会”、“赛马大会”“信合杯篮球赛”、“民族团结运动会”、“捕鱼节”等大型文化体育活动20余次,举办第十一次百日广场文化活动20场,完成“乡村百日文体活动竞赛”活动200场(次),开展基层下乡文艺演出100余场次,成功举办“世界读书日”、“全民读书”等系列活动,组织参加国家及区、州各类文化体育比赛16场,放映农村公益电影360余场次。在2012年6月份自治州少儿文艺汇演中获得1个二等奖和1个优秀奖,在自治州第十届少儿“三独”比赛中获得组织奖。在自治州首届农(牧)民书画展系列文化展演活动中荣获优秀组织奖。在青海举办的全国奥林匹克淘汰赛中,业余体校射箭队员朱德臻等3名队员获得奥林匹克淘汰赛团体冠军。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据公安部门资料显示:2012年末,全县域总户数19326户,总人口为61301人,比上年增加247人,增长0.4%,其中非农业人口18741人,占全县总人口30.6%。全县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21997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5.9%,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据计生部门资料显示:全县出生人口611人,出生率10.12‰,死亡人口161人,死亡率2.67‰,自然增长率为7.46‰,计划生育政策符合率100%。 全县人民物质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10053元,比上年增加1485元。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20550元,城镇居民家庭总支出18094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57元,比上年增加2971元。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基本养老保险参保4048人,失业保险3382人,工伤保险4357人,生育保险4367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8700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15347人,城镇居民养老保险238人。全县有7974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收缴基本医疗保险费1729万元,支付基本医疗保险费1099万元。征缴社会保险基金5449万元,较上年增长6.3%;支付各项社会保险待遇5874万元,较上年增长10.5%。认真落实解决城镇未参保集体企业五七工、家属工、临时工等退休人员养老保障问题,全县48人符合规定人员纳入养老保险社会统筹,268人享受养老保险待遇。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行政事业单位人员108名,公益性岗位人员245名。城乡低保、大病医疗救助、农村特困户救助等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全力为各族干部群众谋福祉,提高干部职工住房公积金缴费比例、工资津贴和公益性岗位人员工资待遇,解决离退休老干部、职工政策性补助。新建保障性住房任务800套(其中:廉租住房200套,公共租赁住房400套),改造城市棚户区200户。所有任务已全部落实,已开工800套(户),开工率100%。城镇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4平方米。确定城乡抗震安居工程任务目标为920户,累计新开工建设安居富民房920户,完成计划任务的100%,竣工920户,竣工率100%。 政法部门为维护社会稳定、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做出了贡献。全县共立各类刑事案件121起,同比上升5.2%,破107起,破案率88.4%,其中重大案件62起破50起,公安机关共抓获犯罪嫌疑人47人。公安机关共受理各类治安案件502起,同比上升3.1%,查结474起,查结率94.4%,公安机关共抓获违法嫌疑人126人。 十一、安全生产 全县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63起,死亡6人,受伤12人,直接经济损失74.6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上升18.9%,死亡人数上升50%,受伤人数上升33.3%,直接经济损失上升73.4%。未突破自治州下达的6个死亡控制指标。全县发生道路交通事故12起,死亡4人,受伤10人,直接经济损失0.31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死亡人数持平,受伤人数上升11.1%,直接经济损失下降50.6%。全县发生火灾事故49起,无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74.3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上升19.5%,死亡人数和受伤人数均持平,直接经济损失上升75.2%。全县发生工矿企业事故2起,死亡2人,受伤2人,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上升100%。全县未发生农机等其他各类事故,与去年同期相比四项指标均持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