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如皋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解放思想,高点定位,攻坚克难,扎实工作,经济效益明显提升,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状况不断改善,保持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较好地完成了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一、综合 经南通市统计局评估,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20.6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2.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6.99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288.82亿元,增长12.1%,其中,工业增加值245.03亿元,增长12.8%;第三产业增加值184.86亿元,增长14.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1178元。三次产业的比例调整为9.0:55.5:35.5。财政总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1.3%,比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5.8,即物价总水平比上年增长5.8%。其中,服务项目价格上涨3.7%,消费品价格上涨6.7%。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7.13亿元,增长12.45%。其中,农业产值42.84亿元,增长6.92%;林业产值0.15亿元,下降17.75%;牧业产值26.49亿元,增长19.96%;渔业产值4.05亿元,增长9.1%;农业服务业产值3.6亿元,增长41.18%。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10.53千公顷,比上年减少0.55千公顷;棉花种植面积0.21千公顷,比上年减少0.01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4.35千公顷,比上年减少0.73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5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9千公顷。全年粮食产量72.8万吨,比上年增产4.56%;棉花产量200吨,下降24.24%;油料产量3.58万吨,比上年下降10.28%;蔬菜产量52.4万吨,增长8.04%。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70.99万千瓦;拥有拖拉机11290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1402台;拥有联合收割机1423台,其中自走式收割机1272台;全市农机化投入9500万元,其中用于农业机械购置的达7358万元;全市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3.65万吨。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持续发展。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245.03亿元,增长12.8%。2011年末,全市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736家,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139.81亿元,增长20.2%;其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产值235.54亿元,增长9.24%,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0.66%;高新技术产业产值424.94亿元,增长28.13%;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7.28%。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098.81亿元,增长17.72%;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58.41亿元,增长19.85%;工业产品销售率99.37%。2011年末全部工业应税销售722.92亿元(含一般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供电公司),增长14.92亿元,全部工业实缴税金33.23亿元,增长19.78%。规模工业部分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19.10万吨标准煤,比去年上升9.4%;万元产值综合能耗0.1045吨标准煤,下降9.0%。重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93.10万吨标准煤、比去年上升11.7%,万元产值能耗0.1129吨标准煤、同比下降5.9%;轻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26.0万吨标准煤、上升1.8%,万元产值能耗0.0825吨标准煤、下降8.3%。 建筑业蓬勃发展。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43.79亿元,增长8.1%。全市建筑队伍人数20万人,其中,工程技术和经营人员5万人;建筑队伍遍及1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末境外劳务人员近千人。全年建筑企业承建施工面积719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1.0%。全年建筑企业创国家级奖项5项,省级奖项20项,其中,江中集团承建的无锡保利广场被评为国家优质工程奖30年精品工程。年末,全市拥有特级资质建筑企业2家,一级资质建筑企业21家,二级资质建筑企业58家,三资优质企业101家。拥有一级建造师500人,二级建造师1093人。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72.02亿元,增长2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投资196.05亿元,增长11.7%,第三产业投资75.59亿元,增长4.8%,占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21.8%。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9.62亿元,增长7.3%;房屋施工面积342.46万平方米,增长2.01%,其中,施工住宅265.82万平方米,下降0.17%;商品房屋销售面积71.82万平方米,增长9.1%,商品房屋销售额33.82亿元,增长39.23%。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6.86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26.58亿元,增长17.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70.28亿元,增长12.9%。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182.16亿元,增长15.9%;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4.7亿元,增长18.5%。 年末,全市拥有营销额超亿元的市场12个,全年市场成交额达231.1亿元,增长24.9%。 六、开放型经济 外向型经济持续发展。全年新批外资投资项目59个,其中增资项目10个。继九鼎新材在中小企业板上市,江苏熔盛重工有限公司在香港上市后,南通锻压又在创业板成功上市,为我市利用外资拓宽了新的路径。全年完成新批协议注册外资13.84亿美元,下降7.9%;实际到账外资5.15亿美元,增长51.5%(省商务厅确认数);对外贸易增长强劲。全年完成进出口总值30.42亿美元,增长57.5%,其中自营出口总额18.77亿美元,增长86.8%,出口超千万美元的企业达到23家;出口贸易总值中,机电产品出口8.03亿美元,增长258.2%;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2亿美元,增长32.6%;农产品出口0.97亿美元,增长24.3%。 年末与我市建立进出口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134个。 全年完成对外劳务营业额2.01亿美元,增长0.1%,当年新派对外劳务人员3008人,年末在外人员7630人。 七、交通、邮电和电力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增加值25.34亿元,比去年增长9.1%,全年公路货运量2362万吨,比去年增长8.0%;公路客运量1276万人次,比去年增长8.3%。交通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全年完成交通建设投入18亿元,比去年增长7.1%,完成农村等级公路156公里,实施其余道路强度提升15公里,改造危桥110座。 全年邮政业务收入1.43亿元,增长36.5%。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32.8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9.8万户,农村电话用户23万户。年末,全市移动电话用户82万户,互联网用户18.2万户。 全年用电量39.39亿千瓦时,比去年增长12.2%,其中,工业用电量29.31亿千瓦时,增长12.4%;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5.6亿千瓦时,增长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