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德清县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坚定不移地实施“开放创新、接沪融杭”战略,大力开展“实干当先、奋勇争先”百日攻坚等活动,狠抓工作落实,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的态势,发展质量稳步提高,民生继续得到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为德清新崛起打下坚实基础。 综合 经济总量。经初步核算,全县实现生产总值308.0亿元,比上年增长11.2%(见图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5亿元,比上年增长2.5%;第二产业增加值176.4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其中工业增加值161.5亿元,比上年增长12.7%;第三产业增加值110.2亿元,比上年增长11.1%。按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均GDP为71281.2元,折合11292.1美元。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7.0∶57.2∶35.8(见图2)。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提升,2012年全县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34.6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25.5%。战略性新兴产业、六大特色产业增势较好。2012年全县战略性新兴产业、六大特色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34.1亿元和43.2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5.3%和16.9%。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89∶1。供水、垃圾处理、污水处理三个“一体化”工程有效推动了全县“城乡一体化”进程。其中,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的东部环网二期工程完成管网建设12.2公里,完成总工程量的97.0%;各乡镇完成三级管网建设1654公里,完成集中供水点建设102组,全县基本完成城乡供水“同源、同质、同网”总体目标。 节能减排。2012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比上年上升3.4%,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9.7%。大力推广节能技术,鼓励引导企业采用先进成熟的节能新技术、工艺和设备。2012年,全县30项节能技改项目被市列入重点推进项目,其中28项节能技改项目当年完工。大力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鼓励发展循环经济,严格控制高耗能项目,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节能减排完成市下达的年度任务。2012年,全县对化工、缫丝、电镀等行业企业进行关停整治,共腾出用能空间3.1万吨标煤。 农业农村 农业。2012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9.2亿元,比上年增长4.7%。其中,种植业6.2亿元,比上年增长2.5%;林业6.6亿元,比上年增长10.7%;牧业13.2亿元,比上年下降0.5%;渔业10.9亿元,比上年增长8.7%。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初显成效,完成总投资1.6亿元,25个省级园区创建点已有10个通过省级验收。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如期推进,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1.3万亩,完成总投资1225.1万元。 2012年,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29.4万亩,比上年增长0.5%。其中,粮食播种面积20.0万亩,比上年下降1.9%;粮食总产量9.4万吨,比上年下降3.3%。油料播种面积1.5万亩,比上年增长3.8%;油料总产量0.2万吨,比上年下降0.9%。蔬菜播种面积4.9万亩,比上年增长2.8%。肉类总产量5.9万吨,比上年下降0.2%。禽蛋总产量2.1万吨,比上年增长2.3%。奶类总产量0.3万吨,比上年下降6.4%。生猪年末存栏数56.3万头,比上年增长5.3%;生猪年内出栏数70.3万头,比上年增长2.0%。家禽年末存栏数324.9万只,比上年下降10.3%;家禽年内出栏数540.7万只,比上年下降6.2%。 农村。农机化水平快速提高,2012年全县共购置各类补贴农机具2910台(套),受益农户数906户,完成水稻机插面积2.3万亩,顺利通过省级“平安农机”示范县验收。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培育县级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16家,新增市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5家。加大“名、特、优”农产品的培育力度,举办首届“讲道德更健康”优质农产品展销会,新增绿色食品11只,无公害农产品43只。完成现代农业地理信息系统“两区一田”上图入库工作,被农业部授予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 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2012年,全县60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实现工业总产值790.4亿元,比上年增长22.1%。其中,轻工业完成产值317.6亿元,比上年增长28.0%,重工业完成产值472.7亿元,比上年增长18.4%。按所有制结构分类,国有工业产值30.9亿元,比上年下降3.6%;集体工业产值23.8亿元,比上年增长40.8%;股份制企业产值69.0亿元,比上年增长24.8%;“三资”企业产值295.9亿元,比上年增长23.1%,私营企业产值247.4亿元,比上年增长23.3%。 企业效益增势较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40.5亿元,比上年增长17.7%;实现利税59.2亿元,比上年增长19.0%,其中利润37.8亿元,比上年增长19.2%。企业亏损面6.1%,比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0.4亿元,比上年下降63.3%。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82.9,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 建筑业。全年建筑企业共完成总产值52.0亿元,比上年下降0.7%;竣工产值29.5亿元,比上年下降26.0%,竣工率达28.6%。建筑业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633.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0.5%;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79.8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9.5%,其中住宅竣工面积64.9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42.3%。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2012年,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3.8亿元,比上年增长23.5%。其中,国有控股投资23.8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外商港澳台经济投资21.2亿元,比上年下降26.4%;民间投资137.6亿元,比上年增长50.1%。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79.2%,比上年提高14.0个百分点。 投资结构不断优化。第一产业投资3.0亿元,比上年增长44.0%;第二产业投资104.3亿元,比上年增长21.0%;第三产业投资66.4亿元,比上年增长26.9%。第二产业投资中,工业投资104.0亿元,比上年增长20.7%;其中装备制造业投资46.0亿元,比上年增长29.8%。第三产业投资中,物流投资2.9亿元,比上年增长153.2%;商贸流通投资5.4亿元,比上年增长41.8%;房地产投资28.0亿元,比上年增长2.3%。 房地产销售形势严峻。2012年,全县商品房施工面积253.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8.9%。商品房销售面积33.0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6.7%,其中住宅销售面积31.2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4.5%。商品房销售额24.7亿元,比上年下降10.5%。 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全年新开工项目398个,完成投资100.0亿元,比上年增长33.6%,其中亿元项目37个,完成投资26.8亿元,比上年增长2.1%。在“十二五”规划纲要和一批专项规划引领下,一大批城乡基础设施项目有序推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城东新区路网一期工程建成使用,09省道乾元至秋山段改建一期工程全面完工,宁杭铁路德清段及站场建成,体育中心、人防中心和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工程主体竣工,城东新区路网二期、城西片旧城改造一期工程启动实施,科技新城“四纵一横”道路工程全面拉开框架,荣列全省最具发展潜力十大新城。扎实推进数字德清建设,“地图网站――天地图?德清”通过国家测绘与地理信息局验收,成为首个国家天地图县级节点;“数字德清地理空间框架”项目荣获“2012年度中国地理信息产业优秀工程银奖”。坚持共建共享,和美家园建设进一步提升。2010年-2011年启动的禹越镇夏东村等12个省级中心村已初具规模,2012年新启动的钟管镇东坝兜村等6个省级中心村培育建设工作推进顺利。全县18个省级中心村已累计完成道路硬化41.1公里;整治河道33.9公里;新增绿化48万平方米;向中心村引导集聚999户。大力推进农房改造建设,已实施农房改造建设5214户,完工4275户,获得“全省农房改造”工作优胜县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