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金山区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教育:2012年,认真落实国家、市、区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推进学校内涵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优化学前教育资源,朱行、漕泾幼儿园成功创建成市一级幼儿园;开展学前儿童非法看护点整治,分别规范6家和取缔5家非法看护点。基本形成“委托管理、组团发展、校际联盟”城乡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共享机制,顺利通过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专项督政检查。积极推进学生健康促进工程,成立金山区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中心并通过市政府实事项目验收,14294名农村籍学生享受免费营养午餐。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开展“一校一品”特色创建,成立金山区学生艺术团并在英国爱丁堡国际艺术节成功展演;职业教育办学层次有效提升,启动中高级五年一贯制专业招生;实施学习型社会建设村居学习点达标三年行动计划;举办金山区第五届全民学习节;举行第二届金山—嘉善学习型社会建设合作论坛。2012年初,共有小学31所,在校学生28509人;中学29所,在校学生23490人;小学入学率100%,初中阶段升学率98.85%,2012年本科录取率91.36%,本科录取1862人。 卫生:2012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顺利迁建并投入使用;成立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完成“基于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开展家庭医生制服务,签约19.22万人,试点区签约率53.40%;新农合投保率99.88%,人均筹资1330元,年最高补偿限额16.5万元;探索与单病种付费、新农合和医保支付相结合的临床路径管理,试点病种人均住院费用下降11.94%;通过国家卫生区复评;创建全国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全区拥有医疗机构180个,在编在册职工3522名,其中各类卫技人员2731名;全年门、急诊448.38万人次,出院病人6.78万人次,病床使用率93.22%。 文化:2012年,文化事业继续稳步推进。扎实推进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公共文化服务软件建设、文化产业发展、特色文化建设、文化队伍建设,着力于提升百姓文化需求满意率、优化文化市场发展环境、拓展原创能力和影响力、提高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发展方向,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2012年,全区举办各类文艺下乡活动778场,节目9758个,演职人员27035人次,观众208270人次;举办各类展览237场,观众244380人次;全年创作群文作品346个。 体育:2012年,全区体育事业形成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全面开展体育强区创建活动。加快推进朱泾体育中心工程建设;深入实施百姓健身设施工程,建成3个健身房和3条健身步道;培育农耕“一区一品”,在吕巷建成农耕健身基地并举办市农耕健身运动会;成立2个体育协会、2个社会体育俱乐部、4个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组团参加市第一届市民运动会,吸引近25万人次市民参与,参与率达34.0%,名列全市第五,荣获民生奖金杯、民众奖杯、民乐奖牌;完成新一轮24个业训项目布局,其中6个项目实现小学、初中、高中“一条龙”,在训运动员687人,注册运动员278人,向市二线、一线运动队分别输送14名、2名优秀体育后备人才,新增11名二级运动员和23名二级、30名三级裁判员;连续第九年承办SWATCHFIVB世界沙滩排球巡回赛并首次由公开赛升级为大满贯赛;承接中超、中甲、中乙联赛和中国足协杯比赛、中日韩青少年女足邀请赛等重大足球赛事;举办中国盘鹰大赛、长三角农民龙舟邀请赛、上海国际木兰拳邀请赛等大型群体活动。全区体育彩票销售网点增至79家、销售总额达到4454万元,双双创历史新高。 三、人民生活 人民生活:2012年,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082元,同比增长10.0%;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760元,同比增长11.0%。 就业保障:2012年,我区继续加大民生工作力度,坚持扩大就业和稳定就业并举,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确保就业形势持续稳定。全年新增就业岗位21983个,净增就业岗位5242个,城镇登记失业6349人,控制在市政府下达的指标6790人以内;扶持358家创业组织成功创业;组织职业技能培训7052人。 全面推进新农保、城居保参保工作。新农保缴费30170人,领取养老金49782人;城居保缴费1095人,领取养老金1100人。稳步提高新农保养老金水平,从2012年1月1日起,新农保月基础养老金加过渡性养老金从每人每月380元提高到450元,原制度前老年农民月基础养老金加过渡性养老金补贴从每人每月300元提高到345元,其中年满85周岁人员再增加50元。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 社会救助:全区社会救助工作扎实推进。2012年,实施生活救助11万人次、4129.8万元,医疗救助4.7万人次、1742.0万元。启动社会救助与物价上涨联动机制,对城乡低保困难家庭及部分民政对象实施一次性临时价格补贴两次226.42万元。推进全区养老机构消防安全达标工程建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经费及组织机构运作经费,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实行区财政国库直接拨付制度。 住房保障:“四位一体”住房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按照全市统一标准,新增廉租住房租金配租58户,累计在册享受廉租住房租金配租家庭245户,做到“应保尽保”。完成新增和可供应廉租住房实物配租房源50套;公共租赁房新开工建设1475套,竣工445套,99套区人才公寓项目正式投入使用;完成第一批符合共有产权房购房条件的77户家庭的摇号排序工作,积极开展第二批共有产权房的申请受理工作;动迁安置房新开工12.5万平方米,计1241套,已竣工20.7万平方米,计2072套,完成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 四、固定资产投资与城乡建设 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投资实现较快增长,重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尤其是第二、第三产业投资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同比分别增长11.4%和12.8%。2012年,全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在地口径)196.6亿元,同比增长13.1%,其中上海石化完成36.2亿元,同比增长22.3%;原口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0.4亿元,同比增长11.2%;其中工业性投资完成100.5亿元,同比增长11.4%;基础设施投资完成29.3亿元,同比增长3.2%;房地产投资完成30.6亿元,同比增长19.3%。 城乡建设:2012年,我区城乡建设逐步加快,重大工程稳步推进。全年共安排54项重大工程,项目开工率89.1%,竣工率72.7%(以年初计划竣工数计算)。金山一水厂二期工程、蒙山路(金山大道-沪杭公路)改建工程、G15金山新城出入口拓宽改建工程、朱平公路南延伸段(省界-漕廊公路)、金山永久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等24项工程已竣工;金山卫30万平米公租房建设项目、供水管网改造工程、金山区文广中心、金山区国家粮食储备中心等23项工程进展顺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