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市涟源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2月28日) 2012年,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全面贯彻落实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一、综合 经济总量:经核算,2012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183.4亿元,同比增长12.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8.5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89.4亿元,增长16.2%;第三产业增加值55.5亿元,增长12.2%。三次产业结构为21.0:48.8:30.2。工业完成增加值81.8亿元,增长16.4%,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7.8%。 财政:2012年,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13.1亿元,增长25.7%,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7.07亿元,增长30.2%。其中,国税部门完成13413万元;增长30.3%,地税部门37461万元,增长36.2%;财政部门19871万元,增长20.2%。财政收入质量继续好转,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稳步上升,达到71.9%。 为民办实事:全市为民办实事20个考核项目全部完成目标任务,其中9个考核项目超额完成任务。完成农村危房改造4136户;50个行政村完成配电网改造工程;建设义务教育合格学校17所;新增通电话自然村30个;新建农村沼气池1122口,完成大型沼气综合利用工程项目2个;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42128万人;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补助水平逐年提高,发放城乡低保资金9000万元,发放五保资金1550万元;建设农家书屋工程276个;农村公路建设完成115.72千米。 二、工业、建筑业 工业经济:紧紧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推进“四化两型”的主线,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步伐。 主要经济指标:2012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52.7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203.4亿元,规模以下49.4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60.4亿元,增长17.7%,工业品产销率达到97.59%。 主要产品产量: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原煤生产量493万吨,增长16.8%;水泥146万吨,是去年的3.85倍;发电23亿千瓦时,下降31.6%,采矿设备153988吨,增长47.6%。 经济效益:1-12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收入为1963243万元,增长24%,实现利润总额125019万元,增长28%。 高新产业:年末,全市共有7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值40.21亿元,占全部规模工业产值的22%。新增规模企业14家,金塔机械和回春堂药业等企业成功申报省着名商标,互联网普及率17.8%。20户装备制造业规模企业完成产值32.94亿元,占全部规模工业产值的18%。6家食品药品企业完成产值5.94亿元,占全部规模工业产值的3%。产值过亿元的企业达34家,共完成总产值129.5亿元,占全部规模工业产值的71%,产业规模化、园区化、科技含量稳步提升。 建筑业: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7.66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累计实现利润6900万元,上缴税金5700万元。 三、农业 农村经济:今年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克服了灾害性极端天气、农产品市场波动和农资价格攀升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农业农村经济呈现出持续向好的运行态势。实现农业总产值61.0亿元,同比增长4.5%;农业增加值38.5亿元,增长4.5%,农民人均纯收入4308元,增长20.1%。 粮食生产: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25.39万亩,比上年增加3.18万亩,增长2.6%,粮食总产46.96万吨,增长2.5%。 畜牧业:至12月止,全市出栏牲猪124.6万头,同比增长5.1%,肉牛4.42万头,增长6%,山羊10.99万只,增长9.02%,出笼禽类488.77万羽,增长5.9%;牲猪存栏71.51万头,增长2.0%;牛存栏9.66万头,增长4.3%;羊存栏10.99万只,增长7.1%;家禽存笼351.23万羽,增长3%;水产品产量15401吨,增长8.0%。 农业基础:成功列入全国小农水重点县市,是全省8个示范县市之一。全年共投入资金1.43亿元,建设水利工程1万处,完成土石方1315万立方米。水库除险加固34座。全年完成人工造林5.36万亩,活立木蓄积量208.9万立方米,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2.43%。 农业产业化: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91家,今年实现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14.37亿元,同比增长23.4%;完成增加值4.33亿元,同比增长21%;实现利润0.86亿元,同比增长8%。龙头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娄底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12年新增6家,全市已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6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4家。全市已初步形成了以粮油、畜禽、果蔬、药材等四大主导产业为主,以生态休闲产业为辅的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格局,培育发展了“一红、二金、三黑、四绿”特色农产品(突尼斯软籽石榴;金银花、金秋梨;湘中黑牛、湘村黑猪、黑山羊;蔬菜、绿茶、中药材、油茶林)。 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进程加快,启动农机购置补贴直补到户工作,兑现补贴资金450.63万元,建立了5个机械化育插秧示范点,农机装备水平和作业服务水平稳步提高。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总量:2012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261个,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2.6亿元,比上年增加25.8亿元,增长38.6%。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76.6亿元,增长25.1%,农村固定资产投资1.10亿元,增长18.3%。房地产开发投资5.0亿元,增长8.1%。 工业技改:全年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58.82亿元,增长37.3%,工业技术改造完成51.93亿元元,增长50.4%。湖南三星锻造有限公司进行技术改造,计划5年内建成“锻造工业园”;湖南远扬煤机制造有限公司矿机产品软启动装置应用技改续建项目,已完成可研、设计、工艺、装备配套等工作,产品在试制过程中,测试塔架已建成,项目预计2013年底可完成。此外,湖南回春堂药业有限公司、涟源市华天能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涟源市胖哥饲料有限公司以及湖南省备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技改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 五、国内贸易、招商引资和旅游 国内贸易: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社会保障日益增强,人们消费意愿不断提升,我市消费品市场一片繁荣。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8904万元,同比增长15.4%。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636519万元,增长15.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2385万元,增长15.5%。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93481万元,增长22.3%;商品零售644993万元,增长19.6%。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商品零售额424901万元,增长22.2%。 招商引资:坚持“走出去,引进来”战略,开展全方位的招商工作。在广州举办的涟源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推介会上落实了2个意向投资项目,拟投资2.1亿元;在广州召开了“涟商回归”招商大会,敲定了涟源市行政中心建设等2个项目。组织和参加了9次较大的招商引资项目洽谈会,在长沙市举办的第七届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上,成功签约7个项目,签约金额达22.6亿元人民币,目前7个项目已全部启动。在湘台经贸会上与湖南青峰集团、台湾利达全球投资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投资开发五星级酒店合同书。在“珠洽会”上华天能建设二期、湄江黄茶产销两个项目正式签约。2012年全市实现到位内资38亿元,比上年增长20%;外资3700万美元,增长50%,其中台湾国产实业湖南水泥有限公司完成2350万美元;台湾建国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矿山工程设计施工营运项目完成1350万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