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启东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服务外包快速增长。全年新签对外承包劳务合作合同金额为0.6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9.5%;实际完成对外承包劳务营业额3.0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8.2%。期末在外劳务人数达1851人,比上年增长94.8%。全市实现服务外包业务合同额2790万元,服务外包执行金额228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5%和79%。 七、交通运输和邮电 交通运输能力继续提高。全市共有2家以公有经济为主的客运专业企业,设立6个二级以下客运站,122个客运站亭,1000个客运站牌。开辟省、市、县际及县内各类客运线路155条,配置客运车辆305辆,13982个客位,日发班次1227班,年客运总量达2800万人次。其中城乡客运一体化营运线路36条,班车133辆,客位6296座,日发班次720班,行政村班车通达率达100%。全年完成公路客运量2030万人,比上年增长18%,公路货运量1618万吨,比上年增长15.5%。全市等级公路里程明显增加,总里程达351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0.24公里,一级公路149.98公里。 邮电通信事业稳步增长。全年完成邮电通信业务总量1.14亿元,比上年增长14%。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8.19亿元,比上年增长19.9%。其中,电信业务收入2.85亿元,邮政业务收入1.20亿元。年末拥有移动电话用户80.39万户,比上年末增加4.56万户;年末拥有固定电话用户32.50万户,比上年末增加1.24万户;年末拥有住宅电话用户25万户,比上年末减少2.35万户。全市国际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达15.37万户,比上年增长20.1%。 八、财政、金融 财政收入持续增长。2012年,全市实现财政收入123.35亿元,比上年增长19.1%。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2.21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在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共完成32.17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达61.6%。 财政支出结构优化。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59.58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其中,教育支出15.95亿元,增长13.0%;科学技术支出2.44亿元,增长17.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68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 金融市场稳健运行。2012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697.03亿元,比年初增加116.49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83.41亿元,比年初增加76.01亿元。全市金融机构贷款余额417.55亿元,比年初增加75.33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231.37亿元,比年初增加32.54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174.75亿元,比年初增加36.88亿元。 九、教育和科技 教育质量全面提升。2012年末,全市拥有职业中学2所,在校生6815人;普通中学31所,在校生35531人;小学50所,在校生38157人;幼儿园62所,在园儿童17309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119人。学龄儿童入学率、小学毕业生升学率均为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9.8%。全市高考普通类文理科均分316.51分,本一达线率23.8%,超省平均分12.02个百分点;本二以上达线率57.7%,比上年增加了3.06个百分点,超省平均分27.03个百分点。全市已建成省优质幼儿园20所、南通市优质幼儿园25所,省合格幼儿园17所。 科技创新步伐加快。全市组织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165项,新增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品149个、省高新技术企业21家。国家知识产权强县、省知识产权示范市建设深入推进,全市完成专利申请5121件,授权314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070件,授权201件。科技创新人才引进成果丰硕,引进“千人计划”专家1名、创新创业团队6个、海内外高层次人才260名,5人入围省“双创计划”。孵化器建设全面提速。目前,全市科技孵化器总面积增至31万平方米,在孵企业242家。拥有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6家,其中国家级1家;南通市级以上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6家,其中省级28家;省级科技产业园1家;省级企业院士工作站5家;省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3个。 十、文化、卫生、广电和体育 文化事业多元发展。全市加大文化阵地建设多元投入力度,公共文化设施加快建设。地标式文化建筑长江博物馆、市文化艺术中心的筹建工作有序推进,城区图书馆新馆建设基本完工。图书馆、文化馆向市民免费开放。年内成功出版发行了“江海文化丛书”、全新推出了《1063会客厅》、《你好启东直播城市》、《音乐.COM》等互动访谈节目。7件启东版画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奥委会等收藏。“幽邃-2012朱建辉版画艺术展”在英国剑桥圣-巴那巴斯国际版画中心画廊举行,进一步提升了江海文化在国内外的影响力。 医卫事业深入推进。2012年末,全市拥有医疗卫生机构402个,各类卫生机构拥有病床0.34万张,其中医院病床0.16万张;共有卫生技术人员0.29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含助理医师)0.19万人,注册护士0.13万人。全市累计建成1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25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深入推进,全市参保人数85.68万人,参保率达99.9%。农村自来水普及率100%、卫生厕所覆盖率70%,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100%。全市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为77.74岁,其中男性75.07岁,女性80.52岁。 广电事业快速发展。农村有线广播电视“双入户”工程强势推进,全市有线电视用户达29.95万户,安装调频广播音箱14万只,通过了省有线电视示范县市验收。广播、电视覆盖率100%,有线电视门樘入户率为85%。农村数字电视整转用户16.52万户,整转率达92.8%;城区整转户数达5.08万户,整转率达95%。 体育产业蓬勃发展。年内成功举办第十五届全民健身节暨2012年全民运动会、第五届老年人体育节、第二十五届庆元宵火炬接力和火炬健身长跑活动;承办了江苏省青少年体育传统学校篮球比赛、江苏省少儿门球比赛、南通市少儿乒乓球比赛等各类赛事。全市建成晨晚练点458个,新增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94人,各级各类全民健身活动参与群众超过10万人次。体育彩票销售创历史新高,全年销售额10226万元。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总量增减稳定。2012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为112.38万人,比上年减少26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2.04万人;城区(汇龙镇和开发区)人口24.52万人。全年出生人口7631人,出生率为6.79‰,出生婴儿男女性别比为102.1:100;死亡人口8278人,死亡率为7.37‰,自然增长率为-0.58‰(见表4)。年末常住人口为96万人,城镇化率51.1%。 城乡居民收支双增。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6875元,人均消费支出17582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5%和15.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4127元,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0598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7%和17.5%。年末全市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为39.35和53.3平方米。城镇集体经济以上在岗职工平均工资46517元,比上年增长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