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南昌县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03-05 南昌市南昌县统计局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我县加快构建核心增长极重要战略支点的起步之年。一年来,全县上下按照“半年有苗头、一年有势头、两年有看头”的要求,强力推进“经济大发展、城乡大变样、社会大和谐”三大工程,全县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迈出了“拼争全国五十强县市、建设现代化综合新城”的坚实步伐。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37.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2.6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285.7亿元,增长13.3%;第三产业增加值109.3亿元,增长18.9%;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10.5:66.2:23.3调整为9.7:65.3:25。

全年财政收入累计完成60.5亿元,同比增收15亿元,增长33%;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累计完成35.4亿元,同比增收9.5亿元,增长36.7%。财政收入、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两项指标总量连续三年位居全省100个县(市区)第一。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为90.6%,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13.8%。

二、农业

全年农业总产值73.8亿元,增长7.3%,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实现增加值42.6亿元,可比增长5%。其中,种植业实现增加值18.7亿元,增长6.5%;林业实现增加值0.2亿元,增长5.5%;牧业实现增加值14.7亿元,增长2.1%;渔业实现增加值8.2亿元,增长21.1%;农林牧渔服务业实现增加值0.75亿元,增长5.8%。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4.46万公顷;蔬菜播种面积1.34万公顷;油料播种面积1.23万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100.87万吨。其中,早稻产量44.6万吨;双季晚稻产量53.24万吨。

全年蔬菜产量53.62万吨,比上年增加13519吨,增产2.6%。油料产量1.52万吨,比上年增加2522吨,增产20%

全年肉类总产量13.48万吨,增长3%。其中,猪肉产量10.14万吨,增长3.5%;牛肉产量1996吨,增长2.4%。生猪年末存栏69.34万头,增长2.2%;生猪出栏120.57万头,增长3.6%。家禽出笼2451.31万羽,增长2.1%。禽蛋产量10.82万吨,增长4.4%。

全年水产品产量12.94万吨,增长2.2%。其中,养殖水产品产量11.22万吨,增长2.2%;捕捞水产品产量1.72万吨,增长1.8%。

全县共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17家。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3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750家,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69.2%。打造了178个新农村村点、2个市级“五位一体”和4个县级综合示范点,新增造林5.2万亩。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222.1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占全县经济总量比重50.7%,工业拉动经济增长6.7个百分点,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48.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43.6亿元,增长15.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注册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下降5.4%,股份制企业增长20.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21.5%,私营企业增长24.2%;分五大行业看:食品饮料业增加值26.6亿元,增长12.2%,轻纺服装业增加值16.2亿元,增长26.4%,医药医器业增加值20.1亿元,增长17.9%,汽车汽配业增加值15.9亿元,增长10.1%,电机电器业增加值9.6亿元,增长55.5%。全县工业用电量10.2亿千瓦,增长17.9%。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580.2亿元,增长21.8%;利税46.2亿元,增长21.8%;实现利润29.8亿元,增长25.6%;产品产销率98.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208家,新增26家。全员劳动生产率21.68万元/人,同比增长13.1%;反映工业经济效益整体水平的综合指数为274.3%,比上年提高6.1个百分点。

年末小蓝经开区落户企业589家,其中投产418家,在建65家。从业人员6.1万人,增长5.21%,完成基础设施投入3.4亿元,增长0.35%。小蓝经开区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7家,实现工业总产值505.3亿元,增长23.74%;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68.57亿元,增长16.78%;实现利润27.12亿元,增长26.45%。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63.6亿元,增长14.2%。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69家,实现总产值231亿元,增长72.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39.8亿元,增长28.9%。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393亿元,增长26.5%。从产业构成看,第一产业投资3.3亿元,下降29.7%;第二产业投资243.9亿元,增长34.7%;第三产业投资192.6亿元,增长24%。全年工业投资242.5亿元,占投资总量的55.1%,增长36.5%。从本年到位资金来源看,累计到位资金512.2亿元,比去年增加121.3亿元,增长31%。其中,自筹资金318.6亿元,增长32.5%,占全部资金来源的62.2%。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7亿元,增长17%。分地域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1.3亿元,增长16.3%,其中:城区消费品零售额6.5亿元,增长18.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2.4亿元,增长18.4%。分行业看,批发业6.5亿元,增长68.2%;零售业48.6亿元,增长10.4%;住宿业0.8亿元,增长36.4%;餐饮业7.8亿元,增长31%。

六、对外经济

全年共引进项目80个,其中超亿元项目34个,超10亿元项目9个。新批外资项目13个,实际利用外资4.1亿美元,增长17.4%;现汇进资1.1亿美元,增长18.8%;实际利用内资100.64亿元,增长18.3%。其中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进资62.71亿元,增长18.8%。出口创汇9.4亿美元,增长41.2%。

七、交通和邮电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2.9亿元,增长16.2%。全县公路通车里程3490.44公里;境内桥梁214座,内河航运航道里程197.7公里。2012年实现客运周转量30.9亿人公里/年,货运周转量43.8亿吨公里/年。

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2006万元,增长8%,发送包裹3.31万件,特快专递3.36万件。电信固定电话年末用户13万户。年末全县手机用户总数达到61.08万户,其中3G用户13万户。全县宽带用户总数达到13.8万户。

八、金融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305.9亿元,比年初增加50.7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171.6亿元,比年初增加27.1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99.6亿元,比年初增加44.2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88.2亿元,比年初增加7.4亿元。金融机构实现利润总额7.5亿元,上交税金1.1亿元。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1.75%,较上年同期下降0.4个百分点。

九、文化、卫生和教育

年末全县共有民间剧团8个,文化馆1个,乡镇文化站16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电影院16个。全年送戏下乡50余场,送电影下乡4200余场,送书下乡1.2万册。年末有线电视用户8万户;广播电视覆盖率为99%;完成有线电视网络整合,乡镇综合文化站100%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