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太仓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03-04 苏州市太仓市统计局

太仓市统计局

2013年3月4日

2012年,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又好又快”的总基调,努力克服和化解宏观经济运行的下行压力,围绕稳增长、快转型、惠民生等各项工作,有效加强经济运行调节,积极强化要素保障,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社会发展协调推进。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55.1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3.56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520.41亿元,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401.15亿元,增长14.0%。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34439元,增长10.7%。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5%,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4.5%,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2.0%。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2.1%。八大类消费价格“六升二降”:食品类、衣着类、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居住类价格分别比上年上升5.0%、5.3%、1.0%、1.1%、0.1%、1.9%;烟酒及用品类、交通及通信类价格分别比上年下降0.5%和2.9%。

全年完成财政收入230.17亿元,比上年增长1.6%;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0.15亿元,增长5.6%。公共财政预算支出86.16亿元,增长7.0%。

二、农业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7.52亿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农业产值24.40亿元,增长10.1%;畜牧业产值13.75亿元,下降1.6%;渔业产值12.00亿元,增长16.4%。粮食、棉花、油料种植面积分别为29.65千公顷、0.31千公顷和2.18千公顷,粮食、棉花、油料作物总产量分别为214814吨、384吨和5544吨。全年生猪存栏19.38万头,出栏22.83万头;家禽存栏548万羽,出栏2140万羽。

建成省级以上万亩粮食高产示范片8个。新增高标准农田4.5万亩、高标准水利设施农田7.6万亩、高效设施农业1.18万亩。新增农机具2174台(套),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92%。新增农民集中居住户6733户,集中居住率达56.2%;农村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率达90%。新增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32个,其中合作农场5家。村级平均可支配收入达585万元,比上年增长15%。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436.09亿元,比上年增长5.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833.59亿元,增长5.8%。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98家,年产值突破亿元企业296家,其中超20亿元企业17家、超50亿元企业3家。

全年完成工业产品销售收入2321.84亿元,比上年增长6.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收入1748.76亿元,增长4.0%。实现利税总额155.80亿元,增长0.4%;利润总额97.18亿元,下降1.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利税总额129.54亿元,下降2.8%;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83.99亿元,下降6.2%。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46.07%。

全年实现新兴产业产值843.32亿元,比上年增长13.2%,高于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幅7.4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为46.0%。

全年资质以内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55.70亿元,比上年下降7.3%;建筑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05.63万平方米,增长4.8%;房屋竣工面积172.90万平方米,下降3.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72.04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其中,工业投资236.96亿元,增长11.4%;服务业投资235.08亿元,增长19.3%;高新技术产业投资46.38亿元,新兴产业投资128.74亿元,占全社会固定投资的比重分别为9.8%和27.3%。分地区看,城镇投资330.87亿元,增长12.0%;农村投资141.17亿元,增长23.0%。

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69.47亿元,比上年下降20.2%,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4.7%。商品房施工面积575.63万平方米,下降4.8%。

五、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5.07亿元,比上年增长16.7%。按消费形态统计,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168.89亿元,增长16.9%;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26.18亿元,增长15.6%。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28.97亿元,乡村消费品零售额66.10亿元,分别增长17.6%和14.9%。

六、开放型经济

全年新批外资项目116个,完成注册外资16.0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0.4%;实际利用外资8.11亿美元,增长0.1%。实现服务外包接包合同额4.03亿美元,离岸执行额1.85亿美元,分别增长56.6%和55.3%。中方境外投资总额4.24亿美元。首批认定总部企业6家。

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26.3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4%,其中出口总额56.61亿美元,增长5.7%;进口总额69.77亿美元,增长3.4%。

全年引进内资项目784个,新增投资总额202.25亿元,新增注册资金102.14亿元,引进内资实际到帐资金159.90亿元。注册资金在500万元以上项目185个,注册资金94.60亿元。从产业分类看,引进一产项目8个,注册资金0.32亿元;二产项目265个,注册资金34.03亿元;三产项目511个,注册资金67.79亿元。全市私营企业总量达到11817户。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完成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增加值97.24亿元,比上年增长21.0%。完成旅客运输量3479万人次,增长11.8%;旅客运输周转量149779万人公里,增长12.6%;货物运输量2250万吨,增长4.9%;货物运输周转量236730万吨公里,增长7.4%。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118839辆,比上年增长19.1%,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91821辆,增长14.5%。年末拥有公交车214辆,增长12.6%,镇村公共交通开通率达100%。

全年实现邮政业务总收入7755万元,比上年增长19.0%;电信业务总收入102173万元,增长9.2%。

太仓港实现港口集装箱运量401.5万标箱,比上年增长31.3%;货物吞吐量12262.5万吨,增长19.6%,其中,金属矿石、木材、钢铁分别为4225万吨、390万吨、90万吨,分别增长38.9%、2.2%和13.9%。年末共有国际国内航线108条。

全年旅游接待境内外游客364.6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3%;旅游总收入51.23亿元,增长16.1%。接待海外旅游人数4.10万人次,增长10.8%,其中外国人3.58万人次,增长9.5%;香港、澳门和台湾同胞0.52万人次,增长13.0%。景区接待人数276.96万人次,增长6.5%,平均客房出租率为52.5%。年末拥有星级饭店14家。

八、金融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018.88亿元,比年初增加128.65亿元,增长14.5%;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377.17亿元,比年初增加51.75亿元,增长15.9%。外汇存款余额63001万美元,比年初增加16717万美元,增长36.12%。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863.41亿元,比年初增加113.92亿元,增长15.2%;其中短期贷款余额379.01亿元,比年初增加80.09亿元,增长26.8%;中长期贷款余额458.53亿元,比年初增加28.17亿元,增长6.4%。外汇贷款余额103599万美元,比年初减少4077万美元,下降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