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红塔区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玉溪市红塔区统计局 2013年3月1日 2012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既是新一轮跨越发展的关键之年,也是经济环境较为复杂的一年。面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困难和挑战,红塔区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各级各部门紧扣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主题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主线,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的决策部署,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埋头苦干,积极抢抓发展机遇,全面打响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园区经济“三大战役”,坚定不移实施“生态立区、科教兴区、工业强区、农业稳区、文化和区”发展战略,全力抓项目、调结构、增投资、建产业,积极创新产业推进机制,有效化解各种风险和矛盾,全区经济经受住严峻考验,总体企稳回升,各项社会事业建设取得新进展。 一、综合 初步测算,2012年红塔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62.9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11.0%。区属地区生产总值迈上新台阶,突破200亿元大关,实现生产总值215.22亿元,同比增长12.1%。 在区属地区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1.75亿元,比上年增长6.9%,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2.7%,拉动GDP增长0.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01.51亿元,比上年增长14.4%,贡献率为56.9%,拉动GDP增长6.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01.96亿元,比上年增长10.3%,贡献率为40.5%,拉动GDP增长4.9个百分点。全区三次产业比重为5.4:47.2:47.4。 民营经济发展步伐加快。2012年红塔区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05.78亿元,同比增10.4%,对区属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2.4%,拉动GDP增长5.1个百分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9.7%,所占比重比2011年提高0.4个百分点。分行业构成比重看,第一产业民营经济增加值4.40亿元,占全区民营经济增加值的4.2%;第二产业民营经济增加值55.22亿元,占全区民营经济增加值的52.2%;第三产业民营经济增加值46.16亿元,占全区民营经济增加值的43.6%。民营经济三次产业的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7.8%、13.4%、7.0%。 二、农业 2012年,红塔区紧紧围绕“三农稳区”战略,按照区委、政府提出的“抓基础、调结构、建基地、增效益、保增收”的思路,积极加快蔬菜、葡萄、花卉、生物药业等优势作物的推广,重点抓住“高产创建”、“间套种”、“地膜覆盖”及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病虫害绿色防控等科技措施,努力克服四年连旱带来的各种困难,为我区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2012年,全区实现农价总产值(现价,下同)23.9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7.3%。其中:种植业产值9.6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0.5%,同比增长4.0%;畜牧业产值13.8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7.8%,同比增长8.6%;其他产值0.43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7%,同比增长28.8%。 2012年末,红塔区常用耕地面积为142303亩;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334548亩,比上年增加2593亩,增0.8%;全年粮食播种面积为127689亩,比上年减4261亩。其中:大春粮食播种面积为93097亩,同比增加206亩;小春粮食播种面积34592亩,同比减少4467亩。全年粮食单产490公斤,比上年增加14公斤;粮食总产量6257.73万公斤,比上年减21.87万公斤,减0.3%。 年内,红塔区着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大力调整优化种植结构,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带动农民持续增收。全年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为206859亩,比上年增加6854亩,增长3.4%;烤烟播种植面积48813亩,比上年增加3979亩,增长8.9%;烤烟总产量655.34万公斤,比上年减少11.81万公斤,减1.8%;油料种植面积67474亩,比上年减6.3%,产量1154.33万公斤,比上年减10.2%。全年蔬菜种植面积57006亩,比上年增加628亩,增长1.1%;蔬菜总产量为8245.83万公斤,比上年增加169.12万公斤,增长2.1%;花卉种植面积13181亩,比上年增加2048亩,增长18.4%。全年粮经作物种植比例由上年的39.8∶60.2,调整为38.2∶61.8,经济作物比重比上年上升1.6个百分点。 全区烤烟累计收购量655.34万公斤,完成计划的108.7%,收购金额为15120.41万元,比上年增加2720.41万元,增长21.9%,平均价格为23.18元,比去年增4.61元/公斤,上等烟比例达72.8%,比上年提高5.4个百分点。 林业生态建设稳步推进。全年完成义务植树72.4万株,工程造林3570亩,实施中低产林改造幼林抚育2000亩,完成村庄道路绿化17.8公里。切实加强森林资源管护,设专职常年巡山护林人员334名,防火戒严区再增300名,防控密度进一步加大。完成了国家重点森林火灾险区综合治理二期项目建设,投入资金108万元;投入133万元,新建防火通道2条12.8公里,新建防火小水窖45口,修复防火隔离带2条15公里,维护防火通道1条6.3公里。 畜牧业发展增势强劲。2012年,全区完成建设生猪标准化养殖场2个,改扩建标准化猪舍4850平方米,引进良种猪150头,完成投资450万元。全年实现生猪存栏23.21万头,同比增22.4%,其中:存栏能繁母猪1.62万头,增25.2%。生猪出栏达52.79万头,增22.0%;出栏肉牛0.77万头,增3.0%;出栏家禽716.83万只,增9.7%。全区肉蛋奶总产量8372.1万公斤,同比增19.3%;猪、牛、羊肉总产量4865.6万公斤,同比增21.0%,其中猪肉产量4663.8万公斤,同比增21.9%;禽蛋产量1860万公斤,同比增22.6%。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成效。2012年,全区落实中低产田地改造资金3668.77万元,在小石桥乡、春和黄草坝、北城大石板、洛河法冲、清水河等片区,完成中低产田地改造2.67万亩。建成烟水配套工程73件、卧式密集型烤房120座、机耕路6899米,上级下达的任务全部完成。年内,完成了2011年进入国家建设计划的5件小型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完成投资960.7万元;22件小坝塘的清淤扩容工作全部完成增加库容10.457万方。 截止到2012年,全区完成16个贫困自然村整村推进工程,共硬化道路12506米、新建活动室2696平方米、公房492平方米、公厕11座292平方米、垃圾池9座。解决了小石桥、洛河、大营街、春和、高仓、北城6个乡(街道)13个自然村1838户农户6580人的办事议事用房用场问题和道路出行问题。 加大城乡统筹力度,有效推进“农转城”工作顺利开展。2012年,为优化配置城乡人力资源,鼓励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推动城乡统筹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和经济社会协调、和谐发展,红塔区明确目标、把握政策,有效推进“农转城”工作顺利开展。全年实际完成“农转城”转户44666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