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红塔区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5)
十一、卫生和体育 卫生事业加快发展。2012年,红塔区继续巩固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区乡、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村卫生室已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年共采购基本药物2735.55万元,销售基本药物2591.2万元,让利患者药品费用906.92万元。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建设有序推进,年内成立了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实施意见、资金管理办法等政策措施,共举办相关政策和业务培训12期,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以及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提高了群众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知晓率。加快推进实施“光明工程”,在对白内障患者采取“拉网式”筛查摸底工作后,年内共计为903人实施了复明手术,手术长功率、复明率和满意率均达100%。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工作,建立乡村医生准入机制、退出机制、保障机制、招聘机制、培训机制、绩效管理机制;以乡(街道)卫生院为中心,对乡村两级卫生资源合理配置、合理布局。防治艾滋病工作取得显着效果,全年开展防艾健康知识讲座培训80场次,共计培训2万余人次;积极落实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对全区生活困难的HIV感染者家庭和病人给予了救助。同时,通过大幅提度提高筹资标准、门诊补偿受益面和住院报销比例等措施,实现了农民基本医疗高补偿、老慢病有保障、大病救助全覆盖的目标。 体育事业取得新进展。2012年,全区广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促进全民健身运动。1月13日组织的“2012年玉溪市、区元旦·春节环城赛跑活动”,近万名群众参加比赛,掀起了2012年群众积极参与体育健身的热潮。全年主办、承办和协办了“全民健身日”群众徒步登山健步走活动;“2012年云南省中长跑、竞走冠军赛”;红塔区卫生系统职工田径赛;“肯德基”三人篮球赛;“玉水金岸杯”玉溪日报、手机报职工周未足球赛等赛事和活动。 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稳步推进。2012年,红塔区继续做好全民健身设施项目“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工程”、“村级农村体育文化广场建设试点工程”等的实施。共采购项目共有器材225件,安装地点遍布各街道共18个村委会、社区和学校。 加强竞技体育工作,提升训练水平。在玉溪市“诚合杯”第三届职工运动会,红塔区以总分275分的总成绩获得团体总分第二名,同时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最佳赛区奖、最佳组织奖;取得了乒乓球男、女团体第一名;羽毛球团体第二名;健美操第一名;男子足球团体第二名;女子篮球团体第三名;游泳团体第五名的优异成绩。在云南省第七届城市运动会中,红塔区参加了田径、游泳、武术、摔跤四个项目的比赛,以团体总分185.5分的成绩名列第8名,共夺得2金、4银、9枚奖牌,同时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并且,在玉溪市青少年田径、游泳、篮球等项目年度赛中,红塔区代表队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十二、人民生活 2012年,红塔区坚持按照发展成果群众共享的精神,紧紧围绕“两个倍增”计划,继续把增收富民作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落脚点,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有力地保证了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据城乡住户抽样调查,红塔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047元,比去年增加2789元,增长14.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3%,其中:工资性收入16342元,比上年增加1613元,增长11.0%;人均消费性支出13823元,比上年增加796元,增长6.1%。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9070元,比去年增加1153元,增长14.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3%;其中:工资性收入4123元,比上年增加603元,增长17.1%;人均生活消费支出8390元,比上年增加773元,增长10.1%。全区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43:1(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上年该比值为2.47:1)。根据新的劳动工资统计口径计算,2012年全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42895元。 2012年末城市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8平方米。汽车、家庭电脑、钢琴等高档消费品进入城市居民家庭,每百户平均拥有家用汽车53辆、家用电脑83台、钢琴4架、健身器材3套、移动电话249部。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全区农村居民人均拥有生活住房面积65.7平方米,每百户农民家庭拥有彩色电视机128台、电冰箱79台、摄像机2台、家用电脑48台、家用汽车29辆、摩托车46辆。 城乡社会救助保障能力不断提高。2012年,红塔区社会保险扩面力度不断加大,全区参加各类社会保险人数为701236人。初步建立起以城乡低保、农村五保户、特困户救助和灾民救助为基础,以临时救助、社会互助为补充,医疗、司法等专项救助相配套的社会救助体系。全年共发放救济救助金5258.9万元,向城乡低保对象9808户12205人发放补助金2588.3万元,向2903名重点优抚对象发放抚恤及生活补助费1074.4万元。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玉兴街道新兴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投入使用。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2012年,红塔区发放“贷免扶补”贷款7452万元,扶持1174人创业;发放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资金11155万元,扶持创业人数为1637人;为25户劳动密集型小型企业发放贷款4880万元;开发公益性岗位760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4300人;完成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100人;实现困难就业人员就业155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7%;积极实施“城镇零就业家庭”就业专项援助,继续保持“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十三、人口和计划生育 2012年年末,全区常住人口总数为50.1万人,比上年增加0.3万人。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98‰,比上年提高0.09个千分点。年末,全区城镇人口31.16万人,乡村人口18.94万人,红塔区城镇化水平达62.2%,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 年末,公安部门登记的全区总户数162841户,总户籍人口429953人,比上年末增加3858人,增0.91%。其中:农业人口239041人,比上年减少42591人,减15.1%;非农业人口190912人,比上年增加46449人,增长32.2%。 在全部户籍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65267人,比上年增加1706人,占户籍总人口的15.2%。年内出生人口4823人,出生率为11.27‰;死亡人口2922人,死亡率为6.83‰;净增人口1901人,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4.44‰,比上年下降1.26个千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