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红塔区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3-03-04 玉溪市红塔区统计局

2012年,全区乡村从业人员178052人,比上年增320人。其中:男劳动力91022人;女劳动力87030人。在农村从业人员中:从事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有71623人,占农村从业人员的40.2%,比重比上年下降3.0个百分点;从事二产业的从业人员有62431人,占农村从业人员的35.1%,比重上升1.9个百分点,从事三产业的从业人员有43998人,占农村从业人员的24.7%,比重上升了1.1个百分点。

三、工业

2012年,红塔区工业经济在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影响下,部分企业出现融资难、库存多、货款回收难等困难,“三高一低”(高产能、高库存、高成本、低需求)的压力持续增大,生产要素供给和生产实际需求之间矛盾突显,工业经济运行呈现出生产下降、效益下滑、投资减弱的态势,红塔区工业经济陷入“冰河期”。为应对如此严峻的发展形势,全区紧紧围绕“工业强区”和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各级各部门从“稳增长、促跨越”的大局出发,盯死各项目标任务,不断强化目标责任,及时深入企业帮助指导,主动协调解决生产要素困难和问题;积极指导企业加强管理,挖掘潜力,降低成本,提质增效。通过及时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进入9月份后,全区工业经济出现企稳迹象,并逐步形成小幅回升的态势。

工业生产有所恢复。2012年,我区工业总产值实现897.68亿元,同比增长11.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60.26亿元,同比增长11.6%。区属工业总产值438.59亿元,同比增长8.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01.16亿元,同比增长8.2%。

重点行业企稳回升。在区属工业中,规模以上工业的矿电产业实现总产值323.73亿元,同比增长6.2%,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73.8%;卷烟配套产业实现总产值30.36亿元,同比增长7.2%,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6.9%;生物制药产业实现总产值7.81亿元,同比增长6.1%,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8%。

工业企业效益有所好转,利税总额小幅增长。2012年,区属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89.4亿元,同比增长5.3%;实现利税总额38.0亿元,增长8.1%;其中,利润总额30.3亿元,增长12.5%;亏损企业15户(亏损面为18%),同比减少5户;亏损企业亏损总额1.4亿元,同比增加亏损0.4亿元,增亏46.9%。分行业看,工业企业中实现利润总额上亿元的行业有5个,分别是钢铁行业、卷烟配套行业、生物医药行业、农副食品加工和食品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分别实现利润17.4亿元、3.5亿元、2.5亿元、2.0亿元、1.6亿元,以上五个行业实现利润总额27亿元,占区属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的比重达89%。

工业继续保持全区经济发展的“主脊梁”地位。2012年,红塔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38.2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同比增长11.2%。其中,区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实现84.72亿元,同比增长14.7%,占区属GDP的比重为39.4%,对区属经济增长的贡献率48.9%,拉动GDP增长5.9个百分点,工业依然是红塔区发展的“主脊梁”。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实现平稳增长。2012年,全区卷烟总产量为380.32万箱,累计同比增长5.8%;水泥产量总计为196.53万吨,同比增长20.2%。钢铁行业的生铁产量总计496.81万吨,同比增长21.0%;钢材产量总计为419.41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9.5%;粗钢产量为451.86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7.2%。塑料制品产量为4.66万吨,同比增长7.1%。金属切削机床产量为8860台,同比减少12.4%。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固定资产投资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千方百计抓项目、扩投资,是保持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头等大事。2012年,红塔区坚决贯彻执行“项目推进联系会议制度”、“区级领导跟踪联系协调制度”等制度和办法,积极抓好要素保障和协调服务,不断加快投资进度,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出稳健增长的势头。全年,红塔区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5.40亿元,比上年增加25.73亿元,同比增长32.3%;占全市总投资额的36.7%,增速在九个县(区)中排第六位,增速高于全市7.2个百分点。其中,民间投资累计完成60.91亿元,同比增长7.9%,占全区投资总额的57.8%。

在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总额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0.49亿元,同比增长5.3%;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投资46亿元,同比增长62.7%;农村非农户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91亿元,同比增长159.7%。

从三次产业投资情况看,第一产业投资为0.61亿元,同比增长8.5%;第二产业投资为33.49亿元,同比减少12.5%,其中工业投资完成33.49亿元,同比减少11.3%;第三产业投资为71.29亿元,同比增长74.4%。

房地产业投资成为全区投资的重要支撑。2012年,我区房地产开发企业投资累计完成46亿元,同比增长62.7%。其中:住宅投资32.43亿元,同比增长41.4%;办公楼投资1.32亿元,同比增长167.4%;商业用房投资3.49亿元,同比增长172.9%;其他投资8.76亿元,同比增长144.9%。住宅投资占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的70.5%。截止年末,红塔区纳入联网直报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共82家,比上年同期减少3家。其中:具有一级资质等级1家,二级资质等级8家,三级资质等级5家,四级资质等级22家,五级资质等级46家。有项目开发的房地产公司38家,共55个楼盘。

2012年,全区有资质等级的建筑施工企业93户。其中:施工总承包一级2户,二级29户,三级21户;专业承包一级1户,二级16户,三级23户;劳务分包一级1户。全年,建筑业完成施工产值49.72亿元,比上年增长30.2%;实现利润总额1.65亿元,比上年增加0.11亿元,增长7.2%;年末从业人员23840人,比上年增加2322人,增长10.8%。

五、交通、邮电业和旅游业

2012年末,全区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380.8公里,比上年末增加4.3公里。其中:国道91.1公里,省道22.2公里,县道162.7公里,乡村道路1104.8公里。公路网密度137.5公里/百平方公里。

邮电通信进一步发展,电话普及率继续提高。2012年末,红塔区本地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323.3万门,比上年增加8.5万门。年末固定电话机总数达到9.7万部,比上年减少0.1万部;移动电话用户达到61.1万户,比上年增加3.4万户;电话普及率每百人达到142部,其中移动电话普及率为达每百人122.4部。互联网宽带用户快速增长,达12.85万户,比上年增长28.2%。

旅游产业提档升级。2012年是旅游项目年,红塔区抓住昆玉旅游经济产业带发展机遇,继续整合资源,不断挖掘现代宜居生态城市文化内涵,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拓展旅游产业发展空间。年内全区积极改善旅游产业投资环境,扩大旅产业发展融资渠道,强化旅游产业招商工作,引进中云集团、活发集团、自强集团、玉龙投资公司等企业进行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开发建设高端旅游产品。继续优化旅游产业结构,以大项目带动全区旅游产业大发展,做好玉山城重大旅游项目建设和跟踪服务,积极协调休纳古城、龙潭清溪音乐旅游小镇、冯家冲文化旅游区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通过充分挖掘现代宜居生态城市文化内涵,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有效拓展了旅游产业发展空间。全方位进行“生态红塔,休闲天堂”宣传促销,突出我区的生态旅游、红塔现代工业旅游、大营街城郊休闲度假旅游和聂耳文化旅游,乡村旅游得到提档升级,灵秀已跻身全省特色乡村旅游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