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04-23 包头市统计局

包头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包头调查队

(2013年4月15日)

201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全市各族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着力抓好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各项措施落实,全市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取得新成绩。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409.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9.7亿元,增长6.1%;第二产业增加值1885.5亿元,增长14.1%;第三产业增加值1434.3亿元,增长11.0%。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6%、55.3%和42.1%,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2%、61.6%和37.2%。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25709元,增长11.0%,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9915美元。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3.1%。八大类商品及服务项目价格呈现全面上涨态势。其中,食品价格涨幅为4.0%,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66个百分点,仍是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的最主要因素;烟酒及用品价格上涨4.8%,居住类上涨4.4%。

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2万人,其中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2.2万。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8%。

全年地方财政总收入为326.8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85.8亿元,增长14.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为125.1亿元,增长10.1%。分税种来看,国内增值税15.8亿元,下降10.7%;营业税34.3亿元,增长28.4%;企业所得税18.1亿元,增长27.3%;个人所得税4.2亿元,下降0.2%。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91.0亿元,增长15.8%。其中,教育支出40.4亿元,增长10.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8.9亿元,增长15.4%;医疗卫生支出12.0亿元,增长15.6%;节能环保支出10.4亿元,增长64%;农林水事务支出30.2亿元,增长40.8%。在全部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中,用于民生的财政支出达224.8亿元,较上年增长17.8%,占全部支出的比重为77.2%。

二、农牧业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31.2万公顷,比上年下降0.2%。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2.8万公顷,增长0.5%。全年粮食总产量101.8万吨,比上年增长1.5%。其中,小麦产量8.0万吨,增长24.3%;玉米产量78.4万吨,下降2.6%;马铃薯产量14.7万吨,增长17.0%。全年油料产量5.1万吨,增长20.5%;蔬菜产量104.9万吨,增长9.9%。

年末全市牲畜存栏达254.2万头(只),下降0.7%,其中大牲畜存栏37.5万头,下降5.5%;羊存栏189.2万只;猪存栏27.1万口。年末牲畜出栏头数达465.0万头(只),增长8.5%,其中牛出栏25.6万头,增长5.0%;羊出栏385.7万只,增长9.7%;猪出栏53.0万头,增长1.9%。全年猪肉产量4.6万吨,较上年下降1.2%;牛肉产量4.0万吨,增长2.1%;羊肉产量6.4万吨,增长0.7%;禽肉产量6586吨,增长4.2%;禽蛋产量2.9万吨,增长3.7%;牛奶产量157.5万吨,增长1.0%;水产品产量7705吨,增长4.0%。

全市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5.8%,较上年提高5.5个百分点。年末农牧业机械总动力155.3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1%。农业机械中,大中型拖拉机4484台,小型拖拉机30037台,农用排灌动力机械11633台。机耕面积28.7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2%;机播面积27万公顷,增长4.5%;机械收获面积20.5万公顷,增长22.1%。

农牧业产业化进程稳步推进,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463家;拥有市级以上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01家,其中国家级6家、自治区级22家、市级73家。全市农畜产品行业拥有中国驰名商标达8个。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691.7亿元,比上年增长14.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311.8亿元,增长15.9%。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钢铁、铝业、装备制造、稀土、电力五大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905.9亿元,较上年增长16.5%,对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1.5%,拉动工业增长11.3个百分点;轻工业增加值增长22.6%,重工业增长15.4%。

规模以上工业中,六大高耗能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1%,低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7.8个百分点;其所占比重为52.1%,较上年下降4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增加值较上年增长25.3%,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9.4个百分点。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3029.6亿元,比上年增长9.0%;税金总额104.0亿元,增长0.8%;利润总额209.1亿元,增长5.6%,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利润55.6亿元,下降12.1%。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193.8亿元,比上年增长7.9%。在本市注册的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共101户,完成总产值235.6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8亿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2534.2亿元,比上年增长18.0%。其中,第一产业投资64.6亿元,较上年增长69.0%;第二产业投资1377.6亿元,增长35.5%;第三产业投资1092.0亿元,下降1.3%。在第二产业投资中,工业投资1312.8亿元,增长31.8%。分行业来看,制造业投资835.0亿元,增长18.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240.9亿元,增长45.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90.0亿元,下降15.9%;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225.5亿元,下降3.8%。

民间投资较为活跃。全年民间投资达1798.3亿元,较上年增长37.1%,增速高于全市投资19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已占到全市投资的71.0%。分行业看,民间投资主要投向制造业,投资额达773亿元,占到全部民间投资的43%。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58.6亿元,比上年下降32.3%。其中,住宅投资108.6亿元,下降36.0%;办公楼开发投资9.7亿元,下降0.83%;商业营业用房24.0亿元,下降39.5%。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66.7亿元,比上年增长14.1%。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947.9亿元,增长14.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8.8亿元,增长12.5%。

全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及住宿餐饮企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69.7亿元,比上年增长9.5%。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3.7%,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6.0%,日用品类增长29.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16.9%,石油及制品类下降1.8%,汽车类下降7.8%。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为21.0亿美元,较上年下降23.9%。其中,出口总额为11.6亿美元,下降36%;进口总额9.4亿美元,下降0.6%。全年实际利用外资到位金额13.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