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庐江县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年,全县上下坚持科学发展,按照“一个副中心、两个基地”定位,围绕“一年抓对接,三年大变化,五年争一流”目标,强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迎难而上,奋力拼搏,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实力提升、后劲增强、环境改善、质量提高的良好运行态势。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12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为156.8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3.3%,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6.84亿元,增长5.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9.68亿元,增长19.7%;第三产业增加值50.35亿元,增长11.9%。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5.9:40.6:33.5变化为23.5:44.4:32.1,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二产比重同比提高3.8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比重提高4.6个百分点,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提高2个百分点。全社会劳动生产率21443元/人,比上年增加3674元。人均GDP达13175元(折合2087美元),比上年增加2073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2.9%。 2012年,全县共有年末从业人员73.2万人,其中:城乡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和个体劳动者21.2万人;城镇非私营单位从业人员5.19万人,比上年增长11.5%。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4513人,增长3.7%,城镇登记失业率3.8%。全县有农民工定点培训机构14个,全年落实农民工技能培训4275人;全县有农民工创业园7个;全年共组织招聘会34场,城镇共新增就业岗位9860个,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366名,全年转移农业劳动力21610人。 二、农业 2012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64.2万亩,增长0.9%。其中:粮食播种面积为208.1万亩,增长1.7%;油料播种面积20.5万亩,下降12.0%;棉花播种面积为7.3万亩,增长5.5%;蔬菜播种面积为22.1万亩,增长2.7%。粮食总产量84.0万吨,增长6.9%;油料总产量3.64万吨,增长10.5%;棉花总产量5743吨,增长3.3%;蔬菜总产量33.55万吨,增长5.8%。 2012年,全县各类肉类总产量3.67万吨,增长6.7%。其中:生猪出栏20.92万头,增长4.1%;生猪存栏10.68万头,增长6.0%;猪肉总产量1.78万吨,增长9.7%。全年肉用牛出栏5300头,下降9.0%;肉用牛存栏1684头,下降8.4%;牛肉总产量765吨,下降11.4%。全年肉用羊出栏2780头,下降6.8%;肉用羊存栏1770头,下降2.8%;羊肉总产量38吨,下降24.0%。全年家禽出栏1117万只,增长6.7%;家禽存栏604万只,增长2.0%;禽肉总产量1.79万吨,增长4.4%。禽蛋产量2.16万吨,增长14.2%。水产品养殖面积19.0万亩,增长8.0%;水产品总产量4.49万吨,增长5.6%。 2012年末,全县有效灌溉面积73834公顷。全年完成土石方1130万方,千亩以上圩口堤防达标26公里,清淤农村沟渠91条,扩挖塘坝617口,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18座。 2012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21.6万千瓦,增长6.2%。全县共有农用拖拉机5.74万台,增长0.87%;各类联合收获机1299台,割晒机1044台,机动脱粒机8.32万台,水稻插秧机527台。机耕、机播和机收面积分别为219.84万亩、60.96万亩、194.88万亩,同比增长10.2%、17.6%和3.4%,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2.0%,同比提高4.0个百分点。水稻机插秧面积逐年扩大,达41.45万亩,增长45.3%。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7.64万吨,增长2.7%;农药使用量952吨,下降5.8%;地膜使用量91吨,增长1.02倍。全县农用排灌动力机械8.72万台;全年农业用电量5012万千瓦时,增长14.6%。 2012年,全县共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分别达67.4和36.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均增长5.6%。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2年,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169.4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122家,实现总产值126.4亿元,增长23.1%;实现销售产值122.8亿元,增长22.0%;实现利润11.4亿元,下降4.2%;实现利税总额16.9亿元,增长3.7%;实现增加值34.02亿元,增长26.0%,其中民营企业实现增加值27.6亿元,占全县工业比重达81.2%。规模工业中轻、重工业分别增长27.9%和25.2%,轻、重工业增加值比例由上年的28.9:71.1变化为31.1:68.9;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260.4%,同比下降33.7个百分点;产品销售率达97.2%,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 2012年,全县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14.7亿元,增长47.4%;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46.7亿元,增长25.5%。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铁矿石原矿389.96万吨,增长26.4%;大米38.24万吨,增长14.6%;精制食用植物油2.60万吨,下降2.6%;水泥165.15万吨,下降1.2%;商品混凝土83.14万立方米,增长81.7%;阀门6037吨,下降21.9%;风机4127台,增长6.4%。 2012年,全县共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1.85亿元,增长5.9%。其中全县56家资质建筑企业实现产值31.9亿元,增长47.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09.7万平方米,增长35.6%,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09.6万平方米,增长33.7%。实现利润总额2.20亿元,比上年增长30.2%;工程结算税金及附加1.14亿元,增长36.8%。年末建筑业从业人员22878人,增长40.0%;建筑企业劳动生产率17.06万元/人,增长27.2%。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12年,全县500万元以上项目及房地产开发累计完成投资144.50亿元,增长68.2%。其中城镇投资105.85亿元,增长49.1%;农村投资18.62亿元,同比增长3.62倍。 2012年,第一产业完成投资0.50亿元,下降40.0%;第二产业完成投资92.66亿元,增长55.9%;第三产业完成投资51.34亿元,增长100.2%。三次产业在总投资中所占比重由上年1.0:69.2:29.8调整为0.3:64.1:35.6。 2012年,全县房地产开发投资20.03亿元,增长84.1%。商品房销售面积35.93万平方米,增长40.7%;商品房销售额15.53亿元,增长43.0%;商品房待售面积10.19万平方米,上升82.6%。 2012年,全县施工项目为282个,其中新开工项目216个。累计投资超亿元新开工项目31个,5000-10000万元项目43个,3000-5000万元项目71个,计划投资3000万元以下的项目71个。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201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95亿元,比上年增长17.4%。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0.03亿元,比上年增长18.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7.92亿元,增长9.3%。按行业分,批发业1.39亿元,增长16.1%;零售业47.73亿元,增长17.3%;住宿业7413万元,增长15.0%;餐饮业8.08亿元,增长17.8%。按企业规模分,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17.90亿元,增长23.8%;限额以下企业零售额40.04亿元,增长1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