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青羊区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年末共有小学校31所,在校学生37819人,小学专任教师1914人;普通中学18所,在校学生22878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771人;幼儿园89所,在园幼儿18627人,专任教师1303人.幼儿园入园率为99%,学龄儿童入学率继续保持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100%。 2012年,高考全区六所学校硬上线592人,硬上线率为44.1%,比上年(硬上线441人、29.2%)增长34.2%。 九、文化、体育和卫生 区属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图书达31万册;剧场、影剧院13个。全年开展“百姓故事会·青羊龙门阵”849场,参与人数近13万人;举办大型文化演出15场,开展文化活动文艺展演约400场次,文艺讲座200场次。 全区拥有体育场馆4个,运动场602个,游泳池34个,训练用房84个,全民健身路径182条。全年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达29万人次,培训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10名;以“太极蓉城魅力青羊”为主题举办的各类太极系列活动400余场次,参与人数达20万人次,创造了单次参与人次超过4000人次的记录。 全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357个,拥有床位总数9517张;卫生技术人员13385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4993人,注册护士6330人,药剂人员666人。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高危孕产妇管理率达100%。婴儿死亡率3.6‰。 十、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年末建成区面积50.59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547公顷;道路清扫保洁面积827万平方米,年生活垃圾清运29万吨;公园15个,公园面积489公顷;公厕60座,环卫用车辆95辆;全区共建污水处理站4座、闸房18座,年污水处理163万吨。 全年新增削减化学需氧量132.69吨,氨氮103.69吨,二氧化硫34吨,氮氧化物2.94吨。全区空气质量有效天数366天,其中优良天数281天,空气质量优良率为76.8%,综合污染指数2.39,空气污染指数API均值为85,在中心城区排名第一。 全年各类安全事故482起,死亡27人,直接经济损失312.8万元。其中,生产安全事故继续保持了生产领域零事故、零指标的良好态势;消防安全事故465起,直接财产损失42.8万元,同比分别上升152.7%和131.1%,无人员伤亡事故;交通安全事故27起,死亡27人,均同比下降30.8%。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抽样调查显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45元,同比增长13.7%。居民收入中人均工资性收入19926元,同比增长19.2%;经营净收入2431元,同比增长8.9%;财产性收入2180元,同比增长35.4%;转移性收入7877元,同比增长11.4%。 农民人均纯收入17710元,同比增长11.5%。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8791元,同比增长11.6%;经营性收入2208元,同比增长9.4%;财产性收入4472元,同比增长7.5%;转移性收入2239元,同比增长22.3%。 年末,全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5.12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0.24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2.83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2.78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16.62万人;城乡居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90%。 全年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3339人,比上年减少646人。年末有各类社会福利机构16个,拥有床位0.12万张;有各种便民服务中心90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75个。 十二、人口 年末全区常住人口83.46万人。户籍总人口为60.11万人,比上年增加1.51万人。户籍人口中男性29.65万人,女性30.4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9.3‰;死亡率为5.7‰;自然增长率为3.6‰。 注: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据,正式数据以《成都市青羊区统计年鉴—2012》为准。 2.地区生产总值、各行业总产值、增加值的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从2005年起,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常住人口计算。 4.公共财政收入是指政府凭借国家政治权力,以社会管理者身份筹集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与以往年份财政收入指标口径一致。 5.从2011年开始,纳入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的工业企业起点标准提高到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起点标准提高到计划总投资500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