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青羊区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04-19 成都市青羊区统计局

2012年,是国内外经济形势最为复杂多变的一年,也是“五新青羊”建设的第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全区上下团结一致,坚持以“五星品质”建设“五新青羊”,围绕打造“精品城区”,加快推进“全面城市化、率先现代化、充分国际化”进程,努力开创了全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局面。特别是围绕五大产业功能区推进的重点项目相继建成、民生建设力度明显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为青羊区跨越式发展积蓄了强劲势能。

一、综合

2012年,青羊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88.71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0.07亿元,同比下降19.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38.65亿元,同比增长5.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49.99亿元,同比增长12.1%。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2743元,同比增长10.2%。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为0.0:20.1:79.9。

2012年,青羊区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325.46亿元,同比增长12.2%。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0.003亿元,同比增长21.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2.91亿元,同比增长6.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52.55亿元,同比增长13.9%。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达47.3%,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全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5666人,农业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新增转移就业2464人,城乡失业人员再就业9273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3727人;本地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2%,有就业意愿的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培训农民工(在岗培训)2680人,培训农民工(品牌培训)800人,培训农民工(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7260人。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957万元,同比下降12.2%。其中,种植业888万元,同比下降13.0%;畜牧业实现产值69万元,与同期持平。年末实际耕种面积1619亩,下降5.8%。大部分农产品产量继续下降:粮食产量405吨,下降2.6%,肉类总产量47吨,下降2.1%,出栏肉猪650头,下降2.1%。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2年,全区工业增加值75.17亿元,比上年增长5.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9.45亿元,增长5.3%。全区3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产销率达99.2%。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9.5亿元,同比增长4.0%;利润13.59亿元,同比增长11.2%;利税18.56亿元,同比增长15.2%。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达178.1%,比上年提高5.5个点;总资产贡献率6.6%;企业亏损面2.6%。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汽车制造业等3大行业共完成增加值35.63亿元,比上年增长3.5%,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72.1%。

2012年,青羊工业集中发展区2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39.57亿元,同比增长1.7%;工业集中度达80.0%;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0.56亿元,同比增长3.6%;实现利税总额12.01亿元,同比增长10.8%。园区累计完成投资15.25亿元,其中,工业投资10.42亿元,工业技改投资4.31亿元。全年签约工业企业28家,开工建设工业企业28家,竣工投产工业企业27家。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63.49亿元,比上年增长5.7%。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396.63亿元,同比增长21.2%。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889.25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42.5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实现344.41亿元,同比增长8.9%。其中:基本建设投资92.54亿元,同比下降4.9%;更新改造投资37.18亿元,增长38.7%;房地产开发投资153.05亿元,增长11.7%;工业投资完成26.01亿元,增长24.6%。分产业看,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9.49亿元,增长70.6%;第三产业完成投资304.92亿元,增长4.1%,其中,房地产业完成投资168.48亿元,同比增长7.1%。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53.05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商品房施工面积987.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5%;商品房销售面积153.21万平方米,增长13.4%;商品房销售额139.82亿元,增长6.0%;商品房新开工面积267.0万平方米,增长17.3%。

五、财政收支

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119.97亿元,同比增长9.4%;实现地方财政收入41.83亿元,增长9.2%。全年完成地方公共财政收入41.56亿元,比上年增长9.1%;其中税收收入28.07亿元,增长12.8%;非税收收入完成13.49亿元,增长2.3%。

全年公共财政支出38.26亿元,增长3.1%。民生支出占地方公共财政支出比重为65.0%。其中,用于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等方面的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分别达到21.5%、8.3%、4.5%、1.6%、1.0%。

六、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2.89亿元,同比增长17.9%。分行业统计,批发业零售额42.42亿元,增长11.4%;零售业零售额377.29亿元,增长18.7%;住宿业零售额5.87亿元,增长13.1%;餐饮业零售额57.31亿元,增长17.7%。零售业占全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78.1%。

全年实现销售(营业)额1834.48亿元,同比增长20.6%。分行业统计,批发业实现1181.69亿元,增长19.6%;零售业实现556.57亿元,增长22.0%;住宿业实现13.69亿元,增长15.3%;餐饮业实现82.53亿元,增长27.0%。

七、对外经贸和旅游

全年签约引进重大项目32个,投资总额128.52亿元人民币;实际利用外资99021万美元,同比增长28.5%;实际到位内资210.2亿元,同比增长24.6%。

全年累计实现外贸出口总额12.77亿美元,同比增长8.4%。

全年接待国内游客1153.72万人次,同比增长9.8%;实现国内旅游综合收入123.34亿元,同比增长10.3%。接待入境游客87032人次,同比增长11.4%;实现外汇收入1978.15万美元,同比增长14.4%。年末全区星级饭店29家;名胜风景区和文物保护区53个。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区新增高新技术企业及省级创新型培育、试点企业15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99.56亿元,同比增长33.3%;完成技术交易额8.47亿元,同比增长22.8%。专利成果转化产值增幅达43.0%;15项成果获省科技进步奖公示,10项成果获市科技进步奖公示。全区专利申请总量3209件,同比增长52.1%,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666件,同比增长29.1%,企业专利申请量1453件,同比增长40.9%。建成国家科普教育基地1个,省级科普示范社区1个,市级科技信息服务站2个,市级科普教育基地2个。在全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测评调查中,青羊区科技、科普公共服务满意度位列全市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