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市冷水江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2)
金融业运行平稳。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129632万元,较年初增加69669万元。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680530万元,较年初增加60051万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893657万元,较年初增加162049万元。其中短期贷款356993万元,较年初增加30754万元;中长期贷款462268万元,比年初增加103993万元。贷存比为79.1%。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2012年,全市实现保费收入16259万元,同比增长15.9%,各项赔款与给付支出3920万元,同比增长14.7%。 八、科技和教育 科技创新能力提升。2012年,“锡矿山地区重金属污染生态修复及农产品安全保障技术应用示范”项目申报到科技部,预计可立项,资金支持可达2000万元以上。申报省、市级项目12个,立项6个,争取项目资金110多万元。通过省科技厅成果鉴定获奖2项,娄底科技局成果鉴定获奖3项。全年累计专利申请164件,获授权142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26件,授权8件,创历史新高。 教育事业平稳发展。2012年,全市小学、初中适龄儿童净入学率为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全市共有幼儿园65所,在园幼儿11828人;小学59所,在校学生29639人;普通中学28所,在校学生18803人;中等职业学校5所,在校学生5432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54人。全市基础教育水平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地位,化解城区大班额初见成效,市七中停止高中招生,调整出初中学位700个,秋季新生小一、初一控制在每班60人左右。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2012年,市文工团惠民送戏下乡演出90场,市电影公司下乡免费放映电影1816场,建成188家农家书屋。市文化馆选送的《梅山傩戏》获省艺术节艺术类金奖,《隶书太平广记》获省艺术节书法类金奖。市图书馆继续实施免费开放,新增办证600个,接待读者上万人次。谢冰莹故居入选省首批涉侨文化遗产,列入第七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推荐名录。《梅山傩戏》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苏立文被选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广电事业蒸蒸日上。全市拥有市级广播电视台1个,乡镇广播电视台12个,12个乡镇全部输送有线信号,有线电视用户新发展2000户,能收看的基本标清电视节目68套。市电视台一年来播发各类新闻3000多条,策划专题系列报道10多次,被中央电视台采用3篇、省级台采用36篇,娄底一级台采用485篇。 卫生事业持续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为98.1%,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全部配备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和湖南省增补目录药品,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175家村卫生室实施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现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群众基层门诊看病费用下降39.5%。疾病防治工作有条不紊,建立城乡居民卫生档案25.26万份,降氟改灶7700户,无偿献血3158人次。启动了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妇幼保健工作一年一台阶,孕产妇住院分娩率99.94%。校验医疗机构326家,创建省级卫生城市顺利达标。 体育事业取得新进展。拥有体育馆1座,组织运动员参加高级别赛事8次,羽毛球队、举重队、男排、女篮代表娄底参加省里比赛,获获9金6银3铜的好成绩。太极拳队参加国家、省里组织的太极拳比赛,获一等奖2个,二等奖4项。建设了15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2个城区健身广场,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210余人。 十、人口、资源与环境保护 2012年,全市年末总人口369485人,总户数147129户,其中农业人口180797人,非农业人口188688人。年末常住人口332587人,城镇常住人口254163人,城镇化率76.42%,人口出生率13.51‰,人口自然增长率6.47‰。 生态环境大幅改善。到2012年底,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1.25%,生态环境进一步向好。 环境保护明显加强。全年实现化学需氧量削减302吨,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5500吨,氨氮181吨,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给我市的减排任务。环境基础监测任务扎实完成,水环境质量得到改善,球溪、郭家桥2个省控断面分别符合Ⅱ类、Ⅲ类水质标准,饮用水水质100%达标。征收排污费突破千万元,达1010万元。对锡矿山地区进行继续环境整治,取缔6家非法炼厂,10月份国家环保部解除对我市涉锑企业环境违法行为案件的挂牌督办,并将整治经验在全国推广。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居民收入稳步增长。2012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039元,增长13.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440元,增长22.6%。 居民消费有所提高。2012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3506元,增长10.9%;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542元,增长28.6%。 民生保障进一步加强。2012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6892人,其中实现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957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976人。企业养老保险新增参保3306人,企业养老保险人数达33716人,征缴基金26000万元。失业保险新增参保3006人,征缴基金519万元;工伤保险累计参保人数55100人,征缴基金1921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年末参保人数13128人,征缴基金4787万元;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征缴基金7363万元,实现了全覆盖。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征缴基金3250万元,实现了全民化。继续发放60周岁以上城镇、农村居民养老金每人每月60元,立案受理劳动争议仲裁案件59起,充分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至2012年底止,我市在册城市低保对象7521户,共17752人,月人均补助243元;农村低保对象4258户8043人,月人均补助122元。农村五保供养对象2115人,其中集中供养350人,分散供养的年标准为2000元,集中供养的年标准为3800元。大病救助425人共156万元。助学832人次近50万元。发放救灾资金110万元,做好了民生保障工作。 注: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