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州花垣县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环境,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强力推进矿业整治整合,狠抓特色优势产业建设,全面统筹城乡发展,大力改善民生,经济社会在调整转型中稳步发展。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91665万元,同比增长8.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1738万元,增长3.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91828万元,增长7.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48099万元,增长10.9%。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7%,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66.3%,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25.0%。第一、二、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1%、61.8%和34.1%。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20374元,同比增长8.1%。 民生进一步改善,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就业再就业工作继续加强。全县新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1300套(户),基本建成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428套,新增廉租住房800套,安置198户城镇住房困难家庭入住城南安居小区。全年新增城镇就业2744人,转移农村劳动力3835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901人,“4050”人员再就业382人,完成各类职业培训4672人,开辟公益性就业岗位987个,城镇零就业家庭100%实现动态就业援助。城镇化率35.6%。 二、农业 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9399万元,同比增长4.6%。其中种植业实现产值53794万元,增长5.5%;林业实现产值2102万元,下降3.6%;牧业实现产值30949万元,增长3.9%;渔业实现产值2021万元,增长2.7%;服务业实现产值533万元,增长4%。 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为31.39千公顷,同比增加0.92千公顷。其中:粮食作物种植18.07千公顷,同比增加0.12千公顷;全年粮食总产量89934吨,增加1819吨,其中稻谷58487吨;蔬菜65475吨。肉类总产量14006吨,增长5.2%;水产品产量2538吨,同比增长4%。全年出栏肉猪16.17万头,同比增加0.79万头;出栏羊5.59万头,比去年增加0.24万头;出笼家禽77万羽,同比增加1万羽。 2012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15.4万千瓦,比上年同期增长7.8%。完成水利工程3处,除险加固病险水库9座,解决农村2.8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2012年新启动41个村农网改造,安装太阳能热水器3100套,新建沼气池2.1万口。 特色种植业不断扩大,已形成优质稻14万亩、烤烟3.5万亩(收烟突破9万担)、水果10.8万亩、蔬菜10万亩、油茶12万亩、中药材1.3万亩、桤木23.7万亩的规模,被确定为国家蔬菜产业重点县、中烟公司优质烟叶基地县。特种养殖规模不断壮大,形成西伯利亚鲟鱼20万尾、种鸽2万对、乳鸽40万羽、大鲵2万尾、大闸蟹500多亩的养殖规模。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县全部工业完成总产值1016954万元,同比下降3.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892954万元,同比下降1.6%。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375708万元,同比增长7.1%,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63.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94867万元,同比增长6.5%。在规模工业中,国有经济增加值10816万元,增长28.8%;股份制企业增加值276859万元,增长9.5%,其他经济类型增加值7192万元,下降53.5%。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40665万元,同比增长6.9%,占工业增加值比重10.8%。 全县规模工业统计的主要产品中,硫酸157337吨,同比增长61.7%;电解锌102574吨,同比增长30.6%,电解锰136431吨,同比下降1.0%。 工业转型取得明显成效,低品位碳酸锰浮选、铜镉渣综合利用、四氧化三锰、白藜芦醇、高纯石英砂等一批新型工业项目相继建成投产。二氧化锰、三立集团6万吨电解锌扩规等一批项目正加快推进。工业集中区集聚效应初步显现,累计完成投资4.8亿元,水、电、路等配套设施基本完善,入园项目增至6个,成为“湖南省新材料产业自治州基地”,今年升级为“省级工业集中区”。 全年全县建筑业增加值为16120万元,比上年增长19.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8740万元,同比下降10.3%。其中:城镇投资209162万元,下降13.4%;房地产投资6537万元,增长10.9%;非农户投资8280万元,增长270.3%;跨地区投资24761万元,下降7.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5700万元,同比增长11.8%;第二产业投资123313万元,增长43.1%,其中工业投资123313万元,增长43.1%;第三产业投资109727万元,下降37.9%。 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县工业技术改造投资107104万元,同比增长42.7%,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43.1%。 年末,全县有房地产开发企业6家,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6537万元,同比增长10.9%;商品房施工面积16.2万平方米,销售面积1.7万平方米,实现销售额4158万元。 五、国内贸易 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2474万元,同比增长15.0%。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78325万元,同比增长15.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4149万元,同比增长12.7%。按消费形态统计,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90014万元,同比增长14.1%;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2460万元,同比增长21.5%。 六、对外贸易和旅游 全县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为99万美元,其中出口99万美元。实际利用内资136000万元,同比增长20.7%。 全县全年共接待游客91.74万人次,增长29.2%,实现旅游收入31100万元,增长26.6%。今年启动了边城茶峒景区沿河游道、古城门、古城墙等景点恢复工程,边城景区被评为国家3A级景区和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七、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 全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40620万元,比上年增长13.3%。全县货物周转量196778万吨公里,同比增长7%;货物运输量1266万吨,同比降低2.6%;旅客周转量33913万人公里,同比增长10.8%;旅客运输量490万人,同比增长11.6%。 全县邮电业务总量17632万元,同比增长6.0%;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344万元,同比下降11.9%;电信业务总量16288万元,同比增长7.6%。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3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1.1万户,农村电话用户0.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4.8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78万户,增长7.9%。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县财政总收入65018万元,基本与去年持平。其中:上划中央两税26067万元;上划省级收入5774万元;一般预算收入33177万元,占财政收入的比重51.0%。一般预算支出149623万元,同比增长14.5%。教育、医疗领域支出45547万元,占一般预算支出的30.4%;社会保障支出19988万元,同比增长1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