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江华县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江华县统计局 2013年3月30日 2012年,县委、县政府牢牢把握“稳增长、促和谐”的总基调,大力转方式、调结构,全县经济呈现出增速加快、总量扩大、质量提升的强劲势头。 一、综合 经初步核算,全年地方生产总值完成65.56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8.8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19.19亿元,增长18.4%;第三产业增加值27.57亿元,增长13.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15733元,同比增长12.5%。 全县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8.7:29.3:42.0,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下降了1.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提高了1.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提高了0.5个百分点,经济结构明显优化。 安全生产形势总体持续平稳向好。全县共发生各类事故45起,同比减少6起,下降11.7%;死亡8人,同比减少1人,下降11.1%;受伤14人,同比减少7人,下降33.3%;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123,同比下降19.6%;工矿商贸十万从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道路交通万车事故死亡率为1.147,同比下降4.4%。全年全县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三项指标均有较大幅度下降,高危行业安全生产形势平稳。 二、农业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2.7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4%,其中:农业总产值为11.68亿元,增长5.3%;林业总产值为9.78元,增长11.2%;牧业总产值为9.89亿元,增长5.3%,渔业总产值为0.32亿元,增长13.9%,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为1.06亿元,增长15.0%。 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68.12千公顷,下降5.56%,其中:粮食作物面积44.93千公顷,增长1.65%;油料播种面积4.35千公顷,增长10.13%;蔬菜播种面积11.44千公顷,增长0.09%。 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收割机械、耕作机械、植保机械等农机具增长迅速,新增机械化作业面积26.99万亩,全县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了41.97%。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7.14亿元,增长18.5%。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10亿元,增长24.0%。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7.38亿元,重工业27.33亿元。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3家,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96亿元,比上年增长20.4%。从构成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的指标来看: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7%,同比上升1.8个百分点;规模工业增加值率为28.8%,同比上升0.6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为5.7%,同比下降了1.3个百分点。 全县拥有资质的建筑企业3家,实现总产值1.15亿元,比上年增长37.6%。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6.31亿元,比上年增长38.7%。其中:全部单位投资41.18亿元,增长42.5%,房地产开发投资5.13亿元,增长14.3%。商品房施工面积71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6.7万平方米,销售面积22.5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13.2%、22.5%、33.7%,实现商品房销售额3.92亿元,同比增长31.1%。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143个。投资8亿元的六电一体绿色能源项目,年产60万吨碳化钙项目,投资3.2亿元年产3000吨稀土全分离项目,投资6000万元的紫东建材,投资8000万美元的栋梁木业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卓业电子、风电开发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引进上市公司泰山科技对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完成了河路口钨锡矿整合出让。 五、商贸和旅游 2012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3.85亿元,比上年增长15.9%。其中,限额以上商业企业实现零售额9.88亿元,比上年增长32.0%,限额以上批发业3.31亿元,比上年增长38.3%;限额以上餐饮业1.66亿元,比上年增长32.9%。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完成21亿元,增长15.8%;住宿餐饮业完成2.85亿元,增长16.4%。 全年共引进项目40个,其中外资项目2个,其中:合同审批外资6300万美元;实际到位外资6668万美元;实际到位内资44.2亿元;实现外贸进出口1179.4万美元。2012年承接产业转移项目30个,其中外资项目2个,已开工建设29个,其中投产17个,全县新拓展园区面积6平方公里,新建标准厂房面积13万平方米,新增劳动用工数8300人。中国五矿集团、中国稀土公司、安徽海螺集团、香港锦艺集团、中国风电集团、中国泰山科技、梅花伞业集团、广东温氏集团、湖南清泉集团、山东正海磁材、许继电器等11家上市公司投资兴业。 全年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330.11万人次,同比增长31.78%;实现国内旅游总收入17.73亿元,同比增长31.3%。成功举办了瑶族盘王节、秦岩音乐帐篷节,成功创建大龙山省级森林公园、湖南潇湘源水利风景区。 六、交通和邮电通讯业 交通运输业项目建设稳步发展。沱江大桥工程续建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084万元。白富公路续建项目、完成投资1800万元。江渡大桥续建项目,累计完成投资800万元。古芝江大桥续建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50万元。大龙线、务香、濠湘线等公路续建项目已开工,完成路面施工25公里,累计完成投资1500万元。沱岭大桥工程、S355改扩建工程,完成投资335万元。 全年邮政业务总量达到2105万元,电信业务总量达到3452万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3.88万户,移动电话共19.63万户,其中移动14.13万户,联通2.8万户,电信2.7万户。互联网迅速发展,三家用户共计1.98万户。 七、财政、金融 全年财政收入突破5亿元,净增1.26亿元,增长33.7%,人均财政收入首次超过1000元;其中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达82.4%。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1亿元,同比增长37.1%。教育、医疗卫生、社保和就业、文化体育、农林水等民生支出达12.34亿元,同比增加2.04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7.2%。 年末各项存款余额71.05亿元,比年初增加10.22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45.86亿元,比年初增加6.86亿元。年末各项贷款余额29.76亿元,比年初增加2.98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3.94亿元,比年初减少4.84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25.82亿元,比年初增加7.82亿元。 八、科学、教育和文化 年末全县有乡镇科技管理单位22个,科技贸易机构1个,科研单位5个,科技专利申请项目63件,到位科技三项经费15万元。 全县共有各类学校283所,其中:教师进修学校1所,职业技术学校2所,高级中学2所,完全中学2年,初级中学17所,九年一贯制学校5所,小学50所,村组教学点204个。本学年在校学生有61433人,其中:小学37494人,初中14830人,高中5814人,职高3134人,成人教育161人。全县共有教职员工4132人,其中专任教师3515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有1371人,占87.16%;普通小学专任教师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有1687人,占92.64%。全县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100%,初中在校学生辍学率2.35%。2012年高考全县二本以上上线564人,创历史最好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