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州凤凰县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年,凤凰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决策部署,全县上下负重前行、攻坚克难,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推进“一业带三化”县域特色经济发展思路,各项指标胜利完成,项目建设重大突破,社会管理全面推进,民计民生明显改善,旅游形象显着提升,全县经济社会得到了又好又快发展。 一、综合 2012年,全县生产总值为469596万元,增长10.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3172万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81261万元,增长8.7%;第三产业增加值315163万元,增长12.1%。在全县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6.2∶17.8∶66调整为15.6∶17.3∶67.1。其中,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3%。第一、二、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2%、14.5%、80.3%。 全县财政总收入50679万元,增长47.4%。其中,一般财政预算收入40651万元,增长56.24%。税收收入18985万元,增长48.83%,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例达到37.5%。财政总支出173759万元,增长38.58%。其中,其中:教育支出41727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5351万元,医疗卫生支出1483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81.1%,18.9%和8.9%。 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工业经济总量偏小,项目建设进度缓慢,物价上涨过快。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2亿元,增长3.3%,其中农、林、牧、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分别为87497.3万元、4653.9万元、28128.3万元、1567.6万元、651.1万元。分别增长3.8%、0.5%、2.6%、2.7%、4%。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2.8万亩,实现粮食总产量126078吨,增长2.29%。油料作物播种面积8.92万公顷,下降5.81%。特色支柱产业稳步发展。药材、蔬菜、茶叶、柑桔、猕猴桃、水产品产量分别达到535吨、86942吨、15.5吨、102709吨、10743吨和1968吨。养殖业平稳发展,全年猪、牛、羊、家禽出栏分别达15.35万头、0.8万头、2.02万只和81.88万羽。 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夯实,全县新增产业开发面积2.35万亩,扶持贫困人口4.05万人,减少贫困人口2.2万人,累计解决23.92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48216万元,增长13.6%,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28231万元,增长3.6%。分企业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3600万元,下降29.5%;股份制企业增加值22680万元,增长9.3%;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增加值1951万元,增长52.7%。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7482万元,增长62.5%,重工业增加值20749万元,下降7.5%。 全年规模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9887.8万元,下降0.7%,实现利税1885.2万元,增长31%。全年规模工业产销率为99.58%,增加0.07个百分点。 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11173万元,下降64.4%。全县资质建筑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4360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0636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在建项目86个,其中:投资项目73个,房地产项目13个。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达405785万元,增长15.3%(小口径)。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33716万元,增长61.8%;房地产投资21282万元,下降42.5%;跨地区项目投资150787万元,增长22.2%。 社会事业投资加大。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900万元;住宅投资比例提高,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1282万元。从房地产开发投资结构看,全年商品住宅投资16405万元,占房地产开发投资77.1%。 五、国内贸易和物价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0538万元,增长19.3%。其中,批发业零售额10356万元,增长33.6%;零售业零售额203780.9万元,增长17.7%;住宿业零售额8447.2万元,增长4.2%;餐饮业零售额37953.5万元,增长29.5%。城镇零售额197851万元,增长18.9%;乡村零售额62686.7万元,增长20.5%。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9%。其中,消费品价格上涨2.31%,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3%。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8%。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1.6%。 六、旅游业 旅游主导更为突出,以旅游市场整治和乡村旅游资源整合为重点,以推进创建5A景区为抓手,瞄准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目标,全力打造“中国最美丽的小城”。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660.4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3.01亿元,分别增长15.05%和19.63%。门票收入达1.78亿元,同比增长14.84%。 七、交通运输和邮电 全社会货物运输量136万吨,增长2.3%,周转量21845万吨公里,增长114%;旅客客运量639万人,增长9.6%,周转量44218万人公里,增长8.6%。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7289万元,增长7.9%。年末本地电话用户3.06万户,本地电话普及率为7.3户/百人;移动电话用户14.5万户,增长24.1%,移动电话普及率为34.4户/百人;年末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1.92万户,增长18.52%。 八、金融与保险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8.62亿元,增长30.35%。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40.09亿元,增长24.29%。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8.63亿元,增长19.61%。 全年保险保费收入7724.78万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972.35万元;人身险保费收入5554.93万元,全年各项赔款和给付支出1677.65万元。其中寿险给付0.082亿元;财产险赔款0.084亿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县各级各类学校284所,其中:普通中学28所,小学206所,中等职业学校2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幼儿园47所。全县小学入学率为99%,初中入学率为97%。全县平均每万人口在校学生数分别为普通高中101人、初中320人、小学792人。 科技事业继续发展。全年共申报省科技项目9项,开展科技培训1.38万人次,技术市场和专利保护工作进一步完善。全县专利申请2件,授权5件。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县有表演团体14个、文化馆1个、文化站24个、博物馆2个、公共图书馆1个,农家书屋344个。文艺创作成效显着,全年共创作各类文艺作品200余件(幅),其中书法美术作品86幅,摄影作品65幅,音乐作品27首,戏曲2个,舞蹈作品12个;参加州以上展示展演31个,在州级以上获奖的有7个,其中获得省级以上奖的有4个。共组织和参与的演出场次达299场,其中政府接待演出10场,大小型文艺活动演出15场,县外文艺展演4场,送戏下乡演出60场,文化旅游演出210场,总场次比去年多出了19场,创下了历年来的最高纪录。 全县共有文化市场经营企业456家,其中:印刷企业10家;打字复印企业31家;书报刊经营24家;音像制品38家;美术工艺品店50家;电子游戏室27家;茶楼歌舞娱乐场所35家;酒吧、休闲吧娱乐场所64家;营业性演出场所13家;网吧164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