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新田县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3-04-19 永州市新田县统计局

六、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事业稳步发展。2012年,全县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实现增加值34703万元,同比增长12.8%。公路建设迈出新步伐。京珠复线(衡桂高速)新田连接线、S323建成通车。完成农村公路建设通畅工程50.4公里。完成渡改桥和危桥改造23座、农村招呼站6个。年末全县公路总里程1474公里,其中省县乡道公路里程780公里,村道公路里程694公里。全县民用车辆拥有量35203辆,比上年增长15.6%。其中:载客汽车271辆、载货汽车2791辆、私人汽车7894辆,分别增长16.8%、13.9%、15.8%。全社会货运周转量4020万吨公里,增长16.0%;客运周转量19872万人公里,增长15.3%。

邮电通讯业进一步发展。全县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155万元,比上年增长10.0%;电信业务总量1810万元,增长9.3%;移动业务总量4970万元,增长9.3%;联通业务总量1000万元,增长37.0%。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5万户,减少17.0%;移动电话用户14.4万户(其中:移动9.2万户、联通3.2万户、电信2万户),增长14.0%。互联网用户年末累计达到1.2万户。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32109万元,比上年增长23.2%。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5031万元,增长24.1%;税收收入12874万元,增长31.5%;非税收入12157万元,增长17.1%。财政支出128018万元,比上年增长28.2%。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3232万元,增长35.0%;教育支出34272万元,增长36.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7041万元,增长17.4%;医疗卫生支出15175万元,增长33.9%;农林水事务支出17180万元,增长30.4%。

金融市场运行平稳。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91187万元,比年初增加81448万元,增长19.9%。其中:储蓄存款385161万元,比年初增加71705万元,增长22.9%;单位存款99871万元,比年初增加11902万元,增长13.5%。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33488万元,比年初增加22890万元,增长20.7%。其中:短期贷款49465万元,比年初减少4220万元,减少7.9%;中长期贷款余额84023万元,增加27110万元,增长47.6%。

保险业稳步发展。全年实现保费收入9157万元,比上年减少8.7%。其中:人身险保费收入7337万元,减少10.0%;财产险保费收入1820万元,减少3.5%。各项赔款与给付支出3072万元,比上年减少4.3%。其中:人身险支出2090万元,增长10.2%;财产险支出982万元,增长25.3%。

八、教育和科技

教育事业继续推进。2012年,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56所。其中,幼儿园135所(其中民办132所),完全中学1所,高级中学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7所,初级中学15所,完全小学21所,小学教学点76所,中职教育2所(其中民办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在校学生62145名。其中,在园(班)幼儿13224名,小学32109名,初中11052名,普通高中4918名,中等职业教育学校842名。全系统共有教职工4260人。其中,公办幼儿园教师25人,小学公办教职工1495人,初级中学公办教职工976人,九年一贯制学校公办教职工483人,完全中学公办教育教职工293人,高级中学公办教职工246人。2012年全县二本以上进线373人,二本以上进线率达到23.19%。全县小学入学率达到了100%,初中阶段入学率达到了100%。进一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改革,免除学杂费43161人,免除金额2895万元,免费提供教科书金额484万元。资助家庭贫困学生6800多人,资助金额869.37万元。

科技水平不断提升。2012年全年科技经费支出790万元,比上年增加108万元,增长15.8%。全县共有农村科技推广站19个,培养科技示范户2230户。全年举办科普培训班142期,培训人员27950人。引进推广新优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62项(个),共申报省重点项目3项,申请专利55件。全市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5家。科技管理机关科技经费支出25万元。

九、文化和卫生

文化事业不断壮大,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全县有电视台、县级文物所、文化馆、图书馆、电影院各1个。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62处。有乡镇综合文化站19个,农家书屋381家(2012年新建农家书屋128家),农家书屋对全县行政村的覆盖率为100%。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97.3%,有线电视用户50729户。全年承办大型文艺演出8场,送戏下乡21场;送电影下乡4200场次;“两馆一站”免费开放参加人数达3万人。向上级财政争取文物保护资金300万元,对“蒋先云烈士故居”、“郑作民故居”进行了维修保护,对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设立了标志碑。

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2012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27个。其中,县级医院5个,乡镇卫生院19个,妇幼保健院1个,卫生监督所1个,疾控中心1个。共有病床编制1377张,实有病床1264张。全县卫生技术人员1042人。其中,执业医师238人,执业助理医师101人,注册护士401人,药剂人员68人,检验人员50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175人。全县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农村人口数达337805人;参合率95.4%,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补偿率60.2%,比上年提高4.75个百分点。

体育事业深入开展。承办了中国唯一的全国性卡车类汽车运动赛事——全国超级卡车大赛首站赛。我县被国家体育总局汽车、摩托车运动管理中心授予“全国卡车运动基地”称号,同时被评为“2012年全国汽车、摩托车运动突出贡献奖”。依托重大节日,先后组织开展了全县男子篮球争霸赛、全县太极拳比赛、全县乒乓球比赛、全县象棋大赛、全县广场舞蹈大赛等10多项大型常规性群众体育赛事,在全县范围内组织举办了全国第九套广播体操培训。省、市各项体育竞赛硕果累累。今年我县运动员先后获省、市赛事金牌22枚,银牌12枚,铜牌10枚。其中在2012年永州市青少年田径锦标赛中,共夺得金牌21枚、奖牌43枚、团体总分255分,金牌总数、奖牌总数和团体总分蝉联全市第一。在2012年8月举行的全省举重锦标赛上,我县运动员力夺金牌一枚。加快城乡体育设施配套建设,向省局争取了5个农民健身工程项目指标,目前该5个项目已完成了地面硬化等基础建设。

十、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全县建有自然环境保护区1个,自然环境保护区面积达0.33万公顷。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3.48%。

环境保护成效显着。完成环境污染治理投资300万元。全年COD排放量减少331吨,削减率为5.1%;化学需氧量排放量3428吨(不含农业源),减少7.7%;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693吨,减少12.16%。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达标率87.3%,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87.8%,工业废气排放达标率87.9%。工业污水处理率为55.6%。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100%。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执行合格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