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州吉首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市拥有表演团体1个,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艺术馆1个,州级文物保护单位1个,文化站15个。文化经营单位(户)283家,其中,娱乐市场17家,音像市场14家,书刊市场14家,打字复印36家,营业性演出2家,网吧200家。已建成13个200平方米以上乡镇综合文化站,146个农家书屋。组织送戏下乡演出62场;新增23家农家书屋;组织送电影下乡1600余场,观众达11万人次。 全市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1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级项目8项,州级项目13项,(县)市级项目17项,非遗传承人30人。馆藏文物共计842件(套),其中国家级珍贵文物115件(套)(现存放于州博物馆)。文物保护单位37处,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州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9处。 全市有广播电台1座,公共广播节目1套,全年制作广播节目1825小时,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1.10%,有电视台1座,公共电视节目1套,全年制作电视节目770小时,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为97.09%,无线广播电视转播发射台1座。农村有线广播电视联网用户7400户,全市有线广播电视光纤网246公里。 2012年,吉首地区拥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事业机构404个,其中县以上综合医院10家,民族医院1家,中医医院1家,专科医院2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个,乡镇卫生院13个,村卫生室178个。卫生工作人员4473人,其中技术人员3675人,卫生机构床位数3390张。设立了峒河、乾州、镇溪等三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覆盖人口22万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率达100%。完成5所乡镇卫生院项目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项目。卫生监督执法能力不断提高。全市共监督各类监管单位348家,监督覆盖率达100%,实施经常性卫生监督检查510户次。 年末市区拥有体育场地237个,其中,综合训练馆2个、游泳池4个、运动场地231个。全年向省争取农民健身工程项目8个;健身器材资金10万元,向州争取彩票公基金15万元投入农村、社区全年共建体育设施13处。2012年湖南省蹦床比赛我市运动员获个人单跳第一、团体第二,体彩发行8340万元,其中电彩8151万元、即开189万元。 十一、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2012年年末耕地面积11007公顷。全市建设占用耕地30公顷,基本农田稳定在9667公顷。 2012年,全市拥有环境监测站1个;建成烟尘控制区4个,环境噪声达标区4个;全市废水排放总量2051万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133万吨;废水中COD排放总量1469吨,其中工业COD排放量573吨,农业源COD排放量896吨;氨氮排放总量178吨,其中工业氨氮排放量38吨,农业源氨氮排放量140吨;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总量2147吨,其中工业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1220吨,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927吨;烟尘排放总量1048.84吨,其中工业烟尘排放量871.84吨;生活烟尘排放量177吨;氮氧化物排放总量3799吨,其中工业氮氧化物排放量1310吨;生活氮氧化物排放量157吨;机动车氮氧化物2332吨。 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污水处理率92.8%。年末全市拥有市级自然环境保护区2个,自然环境保护区面积达20376公顷,占全市土地面积的19.2%。获省环保厅批准生态村称号30个,优美乡镇2个。全市酸雨控制区面积15平方公里,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空气质量优良率98.05%。 全市共完成造林9437亩,封山育林10650亩。其中:退耕还林荒山造林2000亩、封山育林2000亩,开展“八百里绿色行动”,完成造林投资351万元,完成造林2787亩,完成国债长防造林4650亩,落实封山育林管护措施8650亩,环城20万亩生态绿化圈造林工程全面完成。完成林木种苗生产播种面积300亩,做到了杉木、马尾松、柏木、桤木、麻栎等用材林造林树种的科学搭配,育苗386.8万株。全市森林覆盖率为56.2%,全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06平方米。 2012年共发生各类事故116起,同比上升15%。死亡14人,下降26%。受伤96人,经济损失86万元。其中道路交通事故78起,造成14人死亡,96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72万元。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无死亡人数;工矿商贸企业十万从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无死亡人数。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就业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总人口29.57万人,增长0.72%,常住人口30.66万人,增长0.82%。全市城镇人口21.59万人,城镇化率为72.21%,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1.77‰,比上年下降0.03个千分点;死亡率为6.23‰,比上年下降0.13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5.54‰,比上年上升0.12个千分点。 2012年,城市居民家庭总收入18846元,同比增长9.2%。其中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980元,增加1636元,同比增长10.0%。在城市居民家庭总收入中工资性收入13864元,增长6.5%;转移性收入2577元,增长3.8%;经营性收入938元,增长10.7%;财产性收入1467元,增长6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831元,增加669元,同比增长16.1%。其中工资性纯收入2175元,增加420元;家庭经营纯收入2230元,增加149元;转移性和财产性纯收入425元,增加61元。 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340元,增长11.5%。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食品类、居住类、交通通信、杂项商品和服务分别增长11.6%、52.9%、7.3%、52.9%、7.1%、95.0%,服务医疗保健类的消费、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分别下降3.8%、36.8%。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支出3856元,下降26.1%,其中,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通信支出分别增长0.4%、26.7%、48.9%和1.2%,居住、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类、其他商品及服务支出、医疗保健分别下降44.4%、22.3%、83.6%、56.1%。全市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5.9%,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3.3%。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33.45平方米,比去年增加3.9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6.9平方米。 2012年末,吉首地区从业人员年末人数51023人,增长7.2%,从业人员平均工资37299元,增长17.4%;其中吉首市从业人员年末人数为16853人,增长3.9%,从业人员平均工资27840元,增长8.2%。 新增城镇道路面积10万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13.5平方米,新增设排水管道总长22.35公里。城区自来水普及率达99.8%以上,燃气普及率达60.5%以上。 全年新增城镇就业2805人。援助就业困难对象及零就业家庭就业1042人,其中零就业家庭就业9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 全市共有敬老院16所,供养五保老人675人。全市年末共有城乡低保对象2.29万人,全年累计发放资金3925万元,其中城市低保对象12272人,累计发放低保金2923万元;农村低保对象10598人,累计发放低保金1002万元。全年完成农村危房改造任务4965户,发放救灾救济款380万元,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得到妥善安置。城乡大病医疗救助面进一步扩大,救助农村患者898人次,城市患者852人次,2.02万人农村五保城乡低保对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累计发放城乡医疗救助资金388万元。2012年,全市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9749人;企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离退休人数5947人;全年发放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8504万元;参加机关事业养老保险7911人;离退休人员2697人;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人数74651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6671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159854人,参合率99.4%;城镇居民基本医疗参保人数83665人。参加工伤保险24115人,其中新增参保1802人;参加失业保险15467人,其中新增参保703人;参加生育保险11055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