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州吉首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04-19 湘西州吉首市统计局

2012年,全市各族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决策部署,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抢抓武陵山片区先行先试试点和建市30周年市庆契机,采取有效措施,全力抓好“稳增长、促和谐”各项工作,全市经济社会保持了稳中有进的总体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12年,吉首市生产总值为961465万元,比上年增长10.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1640万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332575万元,增长9.2%;第三产业增加值580090万元,增长11.0%。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8.4%。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44427万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6%。一、二、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8%,31.9%和66.3%。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为31590元,同比增加3108元。

在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5.7∶35.4∶58.9调整为5.1∶34.6∶60.3。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5%,其中食品价格上涨5.9%。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102.6。

2012年全市财政总收入(不含基金)71238万元,增长15.6%。其中,一般预算收入47022万元,增长17.6%,税收收入31613万元(不含上划),同比增长18.3%;非税收入15409万元,同比增长16.1%。财政总支出173824万元,增长28.4%。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支农惠农等重点民生建设财政资金投入88683万元,增长5.7%,占支出总量的51.6%。省定我市为民办实事20项考核项目全面完成。

节能降耗取得新成效,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16.0%。单位GDP能耗下降9.8%。

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发展要素制约明显;居民增收、物价调控、就业社保等方面压力较大;经济发展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

二、农业

2012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560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6%,其中,农业产值63307万元,增长3.6%;林业产值1972万元,增长0.4%;牧业产值17542万元,增长3.9%;渔业产值2174万元,同期增长5.4%;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612万元,增长4.0%。

全市粮食种植面积9470公顷,比上年减少110公顷;油料作物种植面积5570公顷,增加290公顷;烟叶种植面积200公顷,与去年基本持平;蔬菜种植面积7010公顷,增加210公顷;水果种植面积1320公顷,增加50公顷;药材种植面积980公顷,增加20公顷。

全年粮食总产量49100吨,同比增长0.8%;油料7125吨,下降0.48%;烟叶353吨,下降1.0%;蔬菜108094吨,增长3.2%;水果134731吨,增长3.4%;药材4410吨,增长2.3%。

全市生猪、牛、羊、家禽饲养量分别达7.7万头、0.47万头、3.32万头和97.6万羽,分别增长0.43%、0.02%、0.1%和5.9%。肉类总产量8894万吨,增长6.7%。出栏生猪5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4个,牛羊规模养殖大户3户。全年水产品产量2718吨,淡水养殖面积11550亩,分别增长5.3%和2.7%。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财政农林水事务支出22847万元,增长86.1%。年末农业总机械16339台,总动力15.8万千瓦,增长8.7%。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670亩;解决农村1.96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减少贫困人口6300人。水利建设总投资8027万元,其中中央专项资金5737万元,省投资877万元,市级财政资金166万元、配套1165万元,群众自筹82万元。其中中小病险水库工程完成投资1085万元,峒河、万溶江河道整治工程及流域治理工程完成投资2200万元,城市防洪工程完成投资300万元,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完成投资365万元。农开巩退等项目按要求实施。完成农开项目2个,总投资160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00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600万元。农村能源建设进展顺利,建成沼气池281口。安装太阳能热水器202台、气化炉438台。

全市按照“优质、安全、高效、品牌”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高效农业,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健康平稳发展。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73298万元,增长9.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11489万元,增长6.8%。从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实现增加值32842万元,下降15.0%;集体企业实现增加值1145万元,增长60.6%;股份制企业增加值175348万元,增长7.5%;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增加值2154万元,增长16.2%。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增加值109112万元,下降6.0%;轻工业增加值102377万元,增长17.3%。分产品产量看:小型拖拉机1924台,增长55%;饮料酒10572千升,增长43.4%;中成药839吨,增长27.5%;水泥129.21万吨,增长2.4%;果汁饮料1816吨,下降15.5%。支柱产业对工业经济的贡献作用明显。以黑色金属冶炼、食品加工制造业与医药制造业为主的三大产业集群,实现增加值117359万元,增长3.9%,占全部规模工业的55%;以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烟草饮料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电力生产供应为主的五大支柱产业,实现增加值138665万元,增长10.4%,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39.9%;纺织业增长25.4%;食品制造业增长24.9%;烟草制品业增长22.9%;医药制造业增长16.2%;饮料酒制造业增长8.5%。

全年地区规模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88012万元,同比增长14%。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83370万元,增长78%。

全社会建筑业总产值16205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0%;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59277万元,增长9.0%,占生产总值的6.2%。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实现利润3661万元,增长1.7%;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07.45万平方米,增长2.4%;房屋建筑竣工面积33.71万平方米,下降22.5%。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1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33339万元,比上年增长24.0%。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321399万元,增长36.4%;房地产完成投资202075万元,增长8.2%;跨地区项目投资9865万元,下降85.1%。非国有投资增长较快。非国有投资306805万元,增长48.7%,占投资总量的57.5%,增速比国有投资高68.4个百分点。

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加快推进。全年基础设施项目投资191157万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35.8%。吉茶高速、吉怀高速、东环路峒河大桥相继建成通车,吉首城区四个出城口形象改造工程、峒河文化艺术公园四桥及小溪桥大桥建设、湘泉大道提质改造、城市道路照明节能试点工程、吉首老城区道路改造提质工程、城北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已全面建成。永吉高速施工队伍入场,焦柳铁路石门至怀化段扩能改造项目列入铁道部“十二五”铁路建设规划。绕城线等干线及农村公路建设积极推进。吉首经济开发区道路工程、城市污水管网工程、垃圾处理提质扩容工程、天然气利用工程、吉首汽车西客站建设及汽车南站改造、吉首城区园林绿化亮化工程、狮子庵水厂扩建及供水管网配套工程、红旗路及老城区道路改造工程、移动电信联通网络扩容、农村广播电视、文化惠民和通信网络工程、矮寨镇供水工程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