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市新化县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3-04-19 娄底市新化县统计局

邮电通信业持续快速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总量38144万元,其中邮政业务总量4100万元,增长12.5%;电信业务总量34044万元。年末局域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3.7万门;固定电话用户8.4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49.48万户。电话普及率为41部/百人。国际互联网用户4.4万户。

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全县有4A景区2个。旅游接待人数突破54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6.64亿元,分别增长49.5%和63.6%。接待国内旅游545万人次,接待境外入境人员2.0万人次,其中外国人1.31万人次,港澳台人员0.69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548万美元。

七、金融

金融机构存贷款继续增长。年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系币各项存余额1623835万元,比上年增长20.1%。其中,单位存款余额392413万元,增长35.9%;个人存款余额1219141万元,增长18.2%。年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693188万元,比上年增长18.4%。其中,短期贷款余额244870万元,比上年增长34.9%;中长期贷款余额396099万元,增长7.8%。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保持较快发展。2012年,我县共有普通中学104所,初中92所,初中在校学生3.95万人,高中学校12所,高中在校学生1.82万人,普通小学291所,在校学生9.62万人。幼儿园128所,在园幼儿2.65万人。全县共有基础教育教职工10682人,专任教师9280人。

科技投入稳步增长,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知识产权工作快速发展。2012年县本级科学技术支出1151万元,比上年增长18%。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签订产学研合作合同20个;全年共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79项(其中市级以上立项22项,争取经费680万元;县级计划57项,安排经费720万元);全县技术开发和服务机构77家,年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9868万元;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达126人;全年申请专利184件,获授权128件(发明专利5件、实用新型专利71件、外观设计52件),10万人授权专利数达9.01件;高新技术企业6家,实现高新技术增加值8.3亿元,增长36.6%。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2012年末,共有艺术学校1所,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纪念馆1个,文物管理所1个,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总藏量17.1万册。电视台1座,教育电视台1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9.28%,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31%,有线电视用户达4.25万户。

卫生事业持续发展。年末全县共有医院15家,卫生院29家,病床床位2408张;全县卫生技术人员2750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450人,注册护士580人;另有乡村医生1256人,妇幼保健员1142人。全年法定传染病发病总数3925例,病死11人,死亡率为0.81/10万,病死率为0.28%。全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0.26‰,婴儿死亡率7.41‰,产妇住院分娩99.9%。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为112.82万人,参合率为99%,住院补偿率为60.1%。

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全县组织开展全民健身项目九项次,参加人员达7000人。竞技体育成绩突出。2012年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获金牌1枚,银牌2枚.参加全国性运动会我县运动员获金牌2枚,银牌2枚。参加全省性运动我县运动员共获得金牌9枚,银牌5枚,铜牌3枚。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总户数414731户,总人口1404983人,其中:男728518人,女676465人;总人口中:农业人口1252215人,非农业人口152768人;人口出生率13.78‰,死亡率6.86‰,自然增长率6.92‰;全县常住人口1116669人,城镇化率26.8%,城镇常住人口299275。全县户籍人口1419552人,其中:农业人口为1267334人,非农业人口为152218人。年内出生人口22003人,死亡人口4518人。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45元。比上年增长13.7%;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280元,增长12.3%,;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342元,比上年增长22.6%;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011元,增长17.9%。

社会保障事业进一步发展。年末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7.1万人,全县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为2.8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数为17.3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为4.5万人,参加生育保险12.6万人,生育保险覆盖率为98%。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44.25万人。

社会福利事业稳步发展。全县共有各种福利收养性单位55个,福利收养床位数1608张,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收养人数11306人,农村“五保”供养人数9542人。全县共有6.8万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农村传统救济人数达3万人。

十一、资源与环境、安生生产

全县耕地面积,48.79千公顷,其中水田面积35.69千公顷,旱地面积13.10千公顷。

全年平均气温16.5oC,年降水量1778.8mm,年日照时间为1141.4小时,年蒸发量为914.2mm,平均风速为1.2米/秒,年内最高气温37.3oC,年内最低气温-4.5oC。

生态环境保护不断加强。年末全县有林地面积203.8千公顷,活立木蓄积总量645.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53.19%。

全年全县生产安全事故死亡总人数17人,工矿商贸企业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5人,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12人,煤矿事故死亡人数5人。亿元人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11人/亿元,工矿商贸企业十万从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3.7,道路交通万车事故死亡率为7.8,煤炭百万吨事故死亡率为1.0。

十二、为民办实事工作

完成农村公路建设213公里,占目标任务的100%;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11座,占目标任务的100%;完成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5.11万人,占目标任务的100%;完成解决农村广播电视盲村用户收视问题12453户,占目标任务的100.2%;完成新增廉租住房400套,占目标任务的100%;完成新增公共租赁住房700套,占目标任务的100%;完成农村危房改造4000户,占目标任务的200%;完成扩改建乡镇敬老院5所。占目标任务的100%;农村五保户年分散供养标准达2000元/人;城市低保月人均救助水平比上年增长27%以上,达到243元/月;农村低保月人均救助水平比上年增长32%以上,达到98元/月;完成移民避险搬迁安置3719人,占目标任务100%;完成新增城镇就业人数9106人,占目标任务的165.56%;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已达100%;完成行政村配电网改造工程36个,占目标任务的100%;完成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17所,占目标任务的100%;完成农村公办幼儿园建设3所,占目标任务的100%;完成新增通电话自然村43个,目标任务的100%;所有乡镇金融服务全覆盖已达100%;完成农民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社建设1个,占目标任务的100%;完成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1555口,占目标任务的100.32%;完成建设农家书屋300家,占目标任务的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