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市新化县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04-19 娄底市新化县统计局

2012年,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138万干部群众,紧扣“富民强县、科学跨越”主题,坚持“加速发展、开放发展、绿色发展、统筹发展”原则,把项目建设作为发展第一重点、招商引资和工业经济作为发展第一动力、城镇建设作为发展第一引擎、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第一追求,努力推进“五县联创”,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向好,呈现出经济较快增长、结构不断优化、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态势。

一、综合

国民经济平稳健康较快发展,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跨上新台阶。2012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495276万元,同比增长12.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32454万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506269万元,增长16.1%;第三产业增加值566554万元,增长13.7%。三次产业结构为28.9:33.9:37.2。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年全县财政总收入102084万元,比上年增长23.3%。公共预算收入57647万元,增长37.7%,其中税收收入36752万元,增长25.9%。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60636万元,增长24.1%。

市场消费价格平稳上涨。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2.8%,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上涨2.5%。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上涨5.2%。

二、农业

全年全县农业总产值691985万元,按可比价比上年增长4.4%。实现农业增加值432454万元,按可比价比上年增长4.4%。种植生产全面丰收。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112.17千公顷,粮食播种面积达到81.33千公顷,总产量47.31万吨,稻谷播种面积为57.82千公顷,总产量为38.15万吨,其中早、中、晚稻播种面积分别20.4千公顷、14.88千公顷、22.9千公顷,总产量分别为11.99万吨、10.38万吨、15.77万吨。小麦播种面积为1.12千公顷,总产量为3554吨。玉米播种面积为16.1千分顷,总产量为7.41万吨。豆类播种面积为2.54千公顷,总产量为5265吨,薯类播种面积为1.86千公顷,总产(折粮)为0.37万吨,油料总产量为1.1万吨,烟叶总产量为175吨,药材总产量为10413吨。茶叶总产为930吨。水果产量为4.07万吨。

畜牧养殖业发展加快。全年牲猪出栏为153万头,全年肉类总产量11.57万吨。水产品产量25604吨。

农业基础设施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县全年共水利工程投入资金1.65亿元,完成土石方1500万立方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平方公里,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0.21万亩。

年未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88113台,73.05万千瓦。

年末全县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299个,成员1.588万户。

三、工业各建筑业

工业生产较快增长。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133.4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0.95亿元,增长20.6%,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12.5亿元,增长5.4%.全年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382438万元,比上年增长16.8%。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51444万元,增长17.5%。其中:轻工业实现40605万元,增长14.3%,重工业310840万元,增长23.0%。规模工业产销率为98.54%,比去年下降0.01个百分点。

在规模工业增加值中,国有企业实现增加值11616万元,增长34.4%;集体企业80280万元,增长40.9%;股份合作企业5580万元,增长42.7%;股份制企业191798万元,增长13.3%;外商港澳台企业8288万元,增长38.7%;其它经济类型企业62139万元,增长27.4%。全部规模工业实现税金52443万元,增长14.7%,实现利润81056万元,增长26.5%。所有规模工业企业均实现了盈利。工业品产销衔接良好,全年规模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119.17亿元,增长20.6%。规模工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原煤,485.8万吨,增长31.7%;发电量14172万千瓦小时,增长16.7%;自来水815万立方米,增长16.8%;饲料62538吨,增长110.9%,其中混合饲料35189吨,增长138.4%;糖果2653吨,增长49.5%;胶合板33885立方米,下降26.9%;铁合金168881吨,增长16.0%;硅酸盐水泥熟料172万吨,下降2.7%,水泥262.7万吨,增长13.8%;合成氨11459吨,下降50%,氮肥(折纯)17789吨,下降1.3%,锑品9222吨,增长23.8%,

铸铁件2055吨,增长61.1%,黄金255千克,增长26.2%。

建筑业保持较快发展。全县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2.38亿元,长14.1%,全县26家总承包和劳务分包企业建筑业总产值25.2亿元,增长43.2%,实现利润0.89亿元,下降49.6%,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09.6万平方米增长2.8%,房屋竣工面积101.7万平方米,增长38.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72531万元,比上年增长41.7%,其中工业投资210831万元,基础设施投资245434万元,技术改造投资189877万元,,房地产开发投资148321万元,增长95.8%。国有投资256910万元,非国有投资415621万元。本年施工项目189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33个,本年投产项目81个。全县商品房销售面积85.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8.3%。其中期房销售面积74.1万平方米,现房销售面积11.6平方米。住宅销售面积61.7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343497万元,比上年增长225.9%,期房销售额299616万元,现房销售额43881万元,住宅销售额124227万元。房屋待售面积1.2万平方米。保障性安居工程实际供地34.32万平方米,保障性安居工程实际新开工8176套,其中廉租住房408套,公共租赁住房700套,保障性安居工程实际使用资金66360万元.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消费品现场繁荣活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4351.4万元,比上年增长15.4%。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464295.9万元,增长15.7%;乡村实现110055.5万元,增长14.4%。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40142.3万元,下降13.9%;零售业零售额458678.2万元,增长19.3%,住宿业零售额18210.1万元,增长20.2%,餐饮业零售额57320.8万元,增长11.5%。

对外贸易保持较快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348万美元。.

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引资规模不断扩大。全年实际利用外资3610万美元,增长17.2%,实际到位内资36.4亿元,增长29.6%。

六、交通运输、邮电和旅游

运输业稳步发展。2012年公路里程到达数为5826.73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主线14.7公里,互通连接线1.1公里,绕城连接线6公里,省道827.224公里,县道782.682公里,乡道1418.72公里,专用公路87.829公里,村道2688.484公里。境内铁路营业里程67公里。全县车辆拥有量为15318辆,其中个人汽车14056辆。民用运输船舶138艘。公路客运量3879万人,增长8%,公路客运周转量为65936万人公里,增长8.1%,公路货运量1088万吨,增长8.2%,公路货运周转量98818万吨公里,增长8%。水路客运量3.,1万人,下降5%,水路客运周转量5.5万人公里,下降7.6%,水路货运量106.7万吨,增长15%,水路货运周转量3401万吨公里,增长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