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零陵区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3-04-19 永州市零陵区统计局

八、教育、科学技术、文化和体育

2012年,全区共有高等教育学校2所,教职工2092人,在校生28936人,比上年增加2.9%。全年招生8896人,毕业生7930人,分别比上年增加3.7%和3.0%。

全区共有中等职业学校7所,其中国家级重点中职校1所,国家示范性中职校1所,专业实习场所51所。共有教职工309人,其中专任教师241人。中职在校生共5459人。全年招生1929人,毕业生1952人,其中1702人获得职业资格证书。

全区共有基础教育校(园)219所,其中幼儿园137所,小学54所,初中23所,高中4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共有教职工6247人,其中专任教师5473人。基础教育在校生共85458人,全年招生33859人,毕业生20423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7470人,入园14840人,离园5461人;小学在校生40168人,招生9282人,毕业生6361人;初中在校生16736人,招生5890人,毕业生5030人;高中在校生10894人,招生3824人,毕业生3550人;特殊教育在校生190人,招生23人,毕业生21人。

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3亿元,比上年增长30.2%,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9%。全区6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值4.7亿元,比上年增长36.5%,占全部工业产值的比重由上年的2.3%上升至2.8%。全年授予专利权115件。全年申报国家、省、市级科技计划项目共16项,其中省级立项2项、市级立项5项。

全年送戏下乡60余场次,送电影下乡5865场次。获批162个“农家书屋”的建设工作已圆满完成,5个综合文化站建设已全部完工。非物质文化遗产《零陵渔鼓》申报省级非遗名录成功。零陵小调《双盘花》喜获中部六省曲艺大赛二等奖,这是花鼓戏剧团成立以来获得的国家级最高奖项。声乐作品《跟你走,不回头》获湖南省第七届“三湘群星奖”银奖,是我区参加此项赛事获得的最好成绩,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唐生瑜作词的《火车开进瑶山来》在省文化厅、省民委、省广电局等联合举办的湖南省第三届少数民族文艺调演活动中,获得金奖。歌曲《湘江香》、《我是你奶大的儿郎》两件作品在湖南省文联、音协主办的“湘江放歌”全国新创作歌曲征集评选中分别获得二、三等奖。

2012年,全区体育选手参加市级以上比赛共获得金牌18枚,银牌11枚,铜牌7枚。全区88个体育彩票销售点年销售总额突破2500万元。

九、卫生和社会服务

年末全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562个(不含永州市中心医院南院,下同),其中医院14个,乡镇卫生院1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8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125个,村卫生室398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5个。共有卫生技术人员2375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2655张。全年总诊疗172.2万人次,全年入院7.47万人次,出院7.30万人次,死亡率0.04%。门诊病人次均诊疗费用90.5元,住院病人次均住院费用2824.3元。

年末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40680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为31207人,征缴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费2998.87万元,基金支出3958.11万元,年末基金累计结余2758.27万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登记参保人数128760人,征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4050万元,基金支出2900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1298人,全区214个单位已全部参保,参保率为100%。

全年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7619户22075名,发放保障金额5936.6万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4768户33166名,发放保障金额3884.3万元;农村居民五保救济7540名,放发救济金额2286.8万元。全年医疗救助102359人次,救助金额1253.7万元。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区总人口为61.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42万人;常住人口53.8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27.71万人,农村人口26.11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1.5%,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7579人,出生率为12.36‰;死亡人口3285人,死亡率为5.36‰;自然增长率为7.0‰。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3.85(女性为100)。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374元,同比增长14.5%,比上年增速提高0.4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9371元,同比增长19.0%,比上年增速提高1.0个百分点。

全年全区新增城镇就业5588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078人,困难群体就业1342人,技术培训10121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328人,帮扶27户零就业家庭人员中至少一人实现了再就业。

年末企业社保参保16392人,收缴企业养老保险费5993万元,发放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9306万元。办理小集体参保843人,收缴养老保险费2100万元。收缴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费3575万元,发放基本生活保障费223万元。失业保险新增参保1105人,参保总人数为15813人,收缴失业保险费335.5万元。征缴基本养老保险费11600万元,拔付全区4439名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9000万元。工伤保险累计参保人数43315人,收缴工伤保险基金496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登记参保人数为29.48万人,其中16-59岁参保登记人数为22.49万人,缴费人数17.96万人,收缴保费1920.72万元,累计发放养老金4494.5万元,发放率100%。

2012年末,全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共45.6万人,参合率95.95%。人均筹资290元,资金总额1.32亿元,其中住院统筹基金1.1亿元,门诊基金2282万元。全年共住院补偿6.2万人次,补偿金额1.2亿元,统筹门诊补偿34.7万人次,补偿金额1174万元,特殊门诊及狂犬疫苗接种补偿1.4万人次,补偿金额187.8万元,全年基金结余2183.6万元。

十一、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2012年,全年降水量1587.3毫米。年末共有水库140座,其中中型2座,小一型18座,小二型120座,水库蓄水总量2013万立方米,比上年末增加238万立方米。全年总用水量3.9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10.5%。其中,生活用水增长10.0%,工业用水增长10.2%,农业用水增长10.8%,生态补水增长0.05%。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3.50立方米,比上年下降0.06%。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87立方米,下降1.6%。人均用水量598立方米,增长1.2%。

全年全区完成造林4.21万亩,其中工程造林3.12万亩,三边造林1.09万亩。全区绿化大苗种植72830株,小苗种植60万株。全民义务植树115万株。国有林场幼林抚育6000多亩。

全年完成污染物减排任务,共减排削减二氧化硫217.4吨,化学需氧量274.57吨,氨氮62.11吨,氮氧化物10吨。落实关停类项目15个。全年城市空气质量为25天Ⅰ级,325天Ⅱ级,15天Ⅲ级;潇水零陵段地表水水质全年Ⅱ级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