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澧县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建筑业发展步伐加快。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6.4亿元,增长14.4%。其中,15家资质建筑企业(13家)和劳务分包企业(2家)共完成建安施工产值13.93亿元,增长5.13%;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14.61万平方米,下降21.8%;竣工房屋面积63.1万平方米,下降25.8%;从业人员6943人,下降9.4%。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总量创新高。全县共有500万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490个,较上年增加162个;其中,12个亿元项目,较上年增加6个。全县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0.8亿元,增长41.2%。其中:城镇及农村非农户投资143.55亿元,同比增长49.39%;房地产投资17.25亿元,下降5.69%;。按产业划分:第一产业投资9.51亿元,增长204.61%;第二产业投资85.14亿元,增长50.15%;其中工业投资84.35亿元,增长49.62%;工业技改投资27.75亿元,增长21.13%;第三产业投资66.15亿元,增长21.78%。三大产业投资占有比为5.9:52.9:41.17。 房地产投资有所回落。全县33个房地产开发项目,完成投资17.25亿元,下降5.69%;施工面积158.24万平方米,增长6.04%。销售面积89.9万平方米,下降17.46%;商品房销售额26.96亿元,下降20.2%,全年共销售商品住宅9791套(含保障性住房5401套),比去年增加2262套。全年商品住宅均价2898元/㎡,比去年减少7元,下降0.24%。 五、交通、通讯和旅游业 交通运输业发展良好。全年完成客货运输场站、农村公路建设及养护、危桥改造、园区物流等交通项目投入4.1亿元,交通运输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全县交通运输、邮电仓储业增加值7.64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年末,全县公路通车里程2655.5公里,其中国道41.95公里,省道397.82公里,县道442.64公里,乡道715.35公里,村道1057.74公里。汽车保有量2.3万辆,比上年增加0.54万辆;其中私人轿车1.97万辆,本年新增0.3万辆。全年公路客运量163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公路货运量129万吨,增长15.0%。公路客运周转量、货运周转量分别为33.25亿人公里和11.6亿吨公里,分别增长16.5%和18.3%。 邮电通信业稳步发展。全县邮政、通讯业务总量3.45亿元,比上年增长10.4%;拥有固定电话用户9.61万户,比上年减少0.27万户,下降2.7%;移动电话用户43.47万户,比上年净增4.73万户,增长12.2%;互联网宽带用户5.05万户,比上年净增1.07万户,增长27.03%。其中,邮政业务收入0.47亿元,增长15.8%,订销报纸、杂志累计份数分别达709.7万份和27.8万份;集邮邮票17.8万枚,邮政储蓄期末余额23.57亿元。电信业务收入0.77亿元,增长9.8%;移动公司业务收入1.73亿元,增长4.85%;联通公司业务收入0.44亿元,增长32.6%。 旅游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全县共有宾馆酒店391家,其中三星级酒店3家,五星级酒店1家,旅行社2家,旅行社营业部5家;国家A级景区2处,省级特级旅游名村2个,省级农业旅游示范3家,省级四星级乡村旅游点1家。全年实现旅游收入20.84亿元,比上年增长28.4%;接待游客316.85万人次,增长22.3%。 六、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消费市场平稳运行。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1亿元,名义上增长15.2%,增速比上年回落2.9个百分点;剔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实际增长13.2%,增速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城镇零售额61.76亿元,增长15.2%;乡村零售额9.34亿元,增长15.1%,城镇、乡村增长速度基本同步。全县22家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年底新增加7家,退出2家)实现零售额10.94亿元,同比增长44.7%,占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5.3%,比上年提高3.1个百分点。按行业分,批发业零售额6.47亿元,增长41.1%;零售业58.2亿元,增长11.5%;餐饮业5.95亿元,增长32.1%;住宿业0.48亿元,增长10.8%。 全县引进县外境内资金39.17亿元,增长32.1%,利用外资3600万美元,增长36.4%。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支增势平稳。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10亿元,增长29.36%。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1亿元,增长32.17%;全县税收收入3.93亿元,增长21.68%。其中国税收入0.5亿元,增长16.37%;地税收入3.43亿元,增长22.49%。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4.59亿元,增长14.35%。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4.06%,教育支出增长53.58%,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34.44%,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23.62%,医疗卫生支出增长11.9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2.45%,住房保障支出下降8.2%,科学技术支出下降16.66%。 金融市场运行稳健。全县金融机构(含长沙银行、沪农商村镇银行)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68.54亿元,比年初增加29.58亿元,新增额同比多增9.38亿元。其中,单位存款余额31.04亿元,比年初增加2.99亿元;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34.87亿元,比年初增加23.55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67.48亿元,比年初增加11.18亿元,本年多增4.38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31.91亿元,比年初增加6.58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35.57亿元,比年初增加5.25亿元。 保险业健康发展。全县拥有商业保险分支机构12家,其中,财产保险机构7家,人寿保险机构5家;全年实现保费收入4.3亿元,增长4.9%。其中,产险保费收入1.2亿元,增长12.1%;寿险保费收入3.1亿元,增长幅度和上年持平。支付各项赔款与保险金0.76亿元,增长23.8%。其中,产险赔付0.63亿元,增长23.5%;寿险赔付0.13亿元,增长21.5%。 八、教育和科学研究 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79所。其中普通中学40所,职业中学5所,小学134所。在校学生79724人,比上年减少1406人。其中,普通中学33938人,减少946人;职业中学6811人,减少698人;小学38975人,增加238人。毕业生20889人,减少1235人。其中普通中学11608人,减少1318人,职业中学2586人,增加162人;小学6695人,减少79人。全县共有教职员工6603人,其中普通中学教职员工3644人,职业中学教职员工414人,小学教职员工2545人。全年高考录取生4807人,其中本科3050人,考分在600分以上的考生135人,占全省2.4%。澧县一中四名考生被北大、清华大学录取,音体美本科上线人数突破500人大关,比上年增加135人。 科技事业成果丰硕。全县共有高新技术企业11家,本年新增3家;院士工作站1家,工程技术中心2家(新增1家);全年共承担科研项目56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4项,省级18项,市级1项,县级33项。项目总投入2167万元,专利申请量149件,专利授权量121件。全县技贸机构18个,从事科技活动人员4300人,获省、市科技进步奖3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