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澧县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3-04-19 常德市澧县统计局

九、文化、广电、体育和卫生

文化艺术繁荣发展。全县拥有县级文化馆1个,乡镇文化站32个。全年放映电影7452场次,观众223万人次;剧团演出118场,观众5.2万人次;图书馆藏书11.9万册,总流通人数6.5万人次;馆藏文物2458件,一级品28件;文化活动精彩纷呈,春节联欢晚会、澧水流域鼓王擂台赛、法制文艺进“五场”、群众文艺“百团大赛”等大型文化活动的演出,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大型现代荆河戏《蒋翊武》参加了全省艺术节的演出,并获得“田汉新剧目奖”和多个单项奖。

广电事业不断壮大。全县有广播电台1座,广播人口覆盖率100%;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3座,电视人口覆盖率100%;有线电视用户12.8万户,农村有线广播站32个。“村村通”建设工程共安装直播卫星接收设备4527套,解决了山区八个乡镇“户户通”问题。

体育事业健康发展。年末全县拥有体育场地4个,其中运动场1个,训练房1个,游泳池1个,等级裁判员44人;全年举办县以上运动会15次,运动员参加人数2.5万人次;全年我县运动员在省级以上比赛中共获得奖牌28.33枚,其中国家级银牌1枚,省级金牌9.83枚,省级银牌10.25枚,省级铜牌7.25枚。

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全县拥有各类卫生机构44个,其中二甲医院2个,乡镇卫生院32个,妇幼保健院1个,专科疾病防治所5个,卫生防疫机构2个;卫生工作人员3320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895人;拥有病床位数2038张,全年诊疗病人147.64万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69.17万人,参合率97.8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累计支出2.14亿元,累计受益149.81万人次。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镇化进程加快。全县年末总人口93.1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7.33万人,农业人口75.83万人;总人口中,男性47万人,女性46.16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01万人,人口出生率10.84‰;死亡人口0.47万人,人口死亡率5.05‰,人口自然增长率5.79‰。全年常住人口83.2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1.28万人,乡村人口51.97万人。城镇化率为37.57%,比上年提高3.98个百分点。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全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85.32元,名义增长13.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380.15元,增长21.4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9.1%。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6105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240人,其中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1105人;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就业援助157户,援助清零率100%;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012人;职业培训总人数9560人,其中农民工和农村预备制培训3350人,企业职工培训3500人,失业人员培训1750人,创业培训960人;技能鉴定发证6615人,其中初级工5265人,中级工1350人。至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

社会保险力度加大。全年10大类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76.08万人,共征缴社会保险金5.42亿元,支付社会保险待遇5.67亿元,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和足额发放率均达到100%。其中,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92万人,征缴基金2.9亿元,实际支付2.77亿元;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0.13万人,征缴基金0.46亿元,实际支付0.13亿元;新农保参保人数48.1万人,征缴基金0.31亿元,实际支付0.92亿元;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0.61万人,征缴基金0.002亿元,实际支付0.04亿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83万人,征缴基金0.68亿元,实际支付0.88亿元。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17万人,征缴基金0.24亿元,实际支付0.28亿元;职工医保参保人数4.27万人,征缴基金0.6亿元,实际支付0.53亿元;生育保险参保人数2.7万人,征缴基金0.02亿元,实际支付0.01亿元。失业保险参保人数3.32万人,征缴基金0.07亿元,实际支付0.02亿元。工伤保险参保人数4.03万人,征缴基金0.14亿元,实际支付0.09亿元。

社会救助体系建设逐步规范完善。全县共有城乡低保对象4.3万人,发放城乡低保金8795万元。其中,城镇低保对象1.8万人,低保月保障标准243元,比去年提高65元,发放城镇低保金4593万元;农村低保对象2.5万人,低保月保障标准101元,比去年提高23元,发放农村低保金4202万元。全县拥有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36个、床位2350张,供养对象7168人。其中,五保对象中集中供养1993人、分散供养对象5175人。全年集中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600元,分散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000元。

十一、节能降耗、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节能降耗成效显着。全县全社会用电量7.36亿千瓦时,增长13.1%;其中工业用电量3.84亿千瓦时,增长10.9%;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45.4万吨标准煤,下降1.0%;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0.92吨标准煤,下降13.2%;单位GDP能耗继续保持下降态势,有望超额完成年初确定下降3.5%的目标。

矿产资源丰富。县域内已发现和探明各类矿产资源共三大类二十余种。主要矿产资源有煤、石煤、铁矿、芒硝、盐、石膏、水泥灰岩、膨润土等。其中煤、芒硝、石膏、水泥灰岩、膨润土等储藏量大、品位高、矿床潜在价值大。

土地资源节约利用。全县土地总面积207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9.8万亩;园地13.63万亩,林地63.4万亩,草地7.1万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32.5万亩,交通运输用地6.35万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69万亩,其他用地9.6万亩。全年交易建设用地635亩,土地成交价款3.5亿元。

水资源丰富。全县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8.92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资源量3.97亿立方米;各类水库蓄水量5亿立方米。

气象服务保障有力。全年平均气温16.5℃,比上年下降0.8℃;年极端最高气温36.4℃,比上年下降4.6℃;全年降水量1398.3毫米,比上年增加282.5毫米;最长连续降水日9天,比上年增加3天;最长连续无降水日23天,比上年增加4天。

环境治理富有成效。全县完成限制治理项目3个,投资额700万元。澧水水质维持在国家地表水Ⅲ类标准、涔水水质Ⅳ类标准,水质功能达标率100%,市城区饮用水水质指标基本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全年废水排放总量1272万吨,比上年减少313万吨,废水处理率80%;废气排放总量103亿标立方米,比上年增加31亿标立方米,废气处理率70%。废物达到零排放。

减排任务全面完成。全年完成化学需氧量842.37吨,削减率4.6%;氨氮削减量38.74吨,削减率2.2%;二氧化硫削减量734.59吨,削减率11.8%;氮氧化物257.85吨,削减率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