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鼎城区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3-04-19 常德市鼎城区统计局

保险业务平稳发展。全年各项保费收入22524万元,比上年增长8.6%,其中:财产保险收入6868万元,增长19.3%;人寿保险收入15656万元,增长4.5%。保险赔付额12505万元,同比增长22.1%,其中:财产保险支付赔款4192万元,增长74.4%;人寿保险支付赔款8313万元,增长6.0%。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义务教育全面加强,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2012年全区拥有中小学校107所,其中:职业中学5所,减少3所;普通中学43所,减少1所;普通小学59所,减少6所。建成义务教育阶段合格学校5所。在校学生54492人,比上年下降15.7%。拥有各类民办学校10所,比上年减少1所,在校学生8689人,同比增长7.0%。在园幼儿12079人,增长12.4%,全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升学率为100%,高中升学率71.8%。鼎城一中2012年高考一二本上线率达72.7%,其中一本27.3%。2012年末,各类学校专任教师5547人。普通中学师生比为1:8.65;普通小学师生比为1:14.5;职业中学师生比为1:21.5。

全年专利申请285项,其中发明专利42件。授权专利119件,其中发明专利10件。品牌建设逐步推进,“精为天”荣获中国驰名商标,“鼎城茶油”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实现了本土产品国家级品牌零的突破。

2012年实现高新技术产品总产值84.3亿元,比上年下降9.3%,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22.8亿元,下降21.9%。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欣欣向荣。年末拥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演出场次216场,观众75000人次,影剧院1个,全年演(映)出场次2800场,其中艺术演出场次560场。周家店镇被授予“中华诗词之乡”,“乡嫂骂夫”获第七届中国曲艺牡丹奖提名奖,2012年成功举办了首届草坪民间文化艺术节。全区有公共图书馆1个,总藏量99931册,发放有效借书证3865个,档案馆1个,全年开放各类档案947卷,拥有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各1个。新增光缆100公里,新增数字电视用户1790户,全年数字电视实际用户64590户。全区广播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100%。

医疗卫生条件继续改善。全区共有卫生机构48个,拥有病床2338张,卫生技术人员1779人,执业医师和助理医师813人,注册护士622人。每千人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数、执业医师和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分别为3.1张、2.3人、1.1人和0.8人。全区有乡镇卫生院34个,其中16个乡镇卫生院建设达省优标准,乡镇卫生院拥有床位1134张,卫生技术人员866人。卫生监督检验机构1个,卫生技术人员19人。全年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人数2794人,下降29.4%,报告死亡13人,增加10人。

体育事业稳步发展。2012年度参加省级比赛取得了8金9银3铜的佳绩。全区拥有各类体育场地16个,全年开展全民健身活动12次,参加人数5004人,有晨、晚练站(点)数78个,每天相对稳定活动人数4500人。全年销售体育彩票3515.9万元。

十、资源环境与安全生产

全年实有耕地77973公顷,其中旱地8768公顷,水田69205公顷。2012年完成造林面积2935公顷,退耕还林8公顷。

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节能降耗初见成效。全区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0.8%,单位GDP能耗下降4.23%。全社会用电量6.74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8.6%,其中工业用电2.28亿千瓦时,比上年下降0.5%,生活用电1.45亿千瓦时,下降6.4%。

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92%,比上年提高22.0个百分点。工业三废排放达标率99%,工业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达标率99%,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100%。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削减率3%,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COD排放总量削减率4.3%,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

安全形势稳定,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71起,比上年增长29.1%,死亡32人,下降11.1%,直接财产损失20.44万元,增长71.3%。亿元GDP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16人,同比下降20.0%。

全区食品卫生抽检237次,抽检合格率达到90.9%。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与社会保障

年末全区户籍人口76.64万人,比上年下降2.68%。其中:非农业人口10.31万人,农业人口66.33万人。全区男性人口39.03万人,占总人口的50.93%,女性人口37.61万人,占总人口的49.07%。0-18岁人口10.35万人,下降0.56%;18-35岁人口17.97万人,下降2.10%;35-60岁人口33.17万人,下降4.73%;60岁以上人口15.14万人,增长0.12%,

2012年,全区出生人口7660人,人口出生率为9.99‰;死亡人口11627人,死亡率为15.17‰,全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5.18‰。2012年城镇化率为40.75%。

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持续提高。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396元,比上年增加2441元,增长13.6%;农民人均纯收入8295元,比上年增加1514元,增长22.3%。城乡统筹建设稳步推进,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上年的2.65:1缩小为2.26:1。

社会保障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全区参加养老保险人数达6.44万人,比上年增长7.4%,参加失业保险人数达2.60万人,下降0.8%,参加医疗保险人数5.25万人,下降1.9%,参加生育保险人数3.10万人,下降0.9%,参加工伤保险人数3.59万人,增长8.0%。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508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巩固,参保人数达45.9万人,参保率达98.7%。就业再就业成效显着,今年新增就业55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下。

社会福利事业稳步发展。全区有养老机构47所,床位2740张,年末在院1327人。救助站1个,全年救助316人次。有社会福利企业6家,安置就业职工184人,其中残疾职工77人。全年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5502.8万元,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镇居民10640人,比上年末减少329人;农村居民22675人,减少689人。农村集中五保供养人数1196人,比上年末增加38人,农村分散五保供养人数6176,增加312人。安排城乡医疗救助资金1071万元,受益11223人次。民政部门直接接受社会捐款70万元,受益700人次。

注:1、本公报所列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均按现价计算,其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