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新邵县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04-19 邵阳市新邵县统计局

2012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从容应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迎难而上,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全县经济社会保持又好又快发展,呈现良性发展态势。

一、综合

国民经济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初步核算,2012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859086万元,比上年增长12.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6357万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336455万元,增长14.1%;第三产业增加值286274万元,增长16.6%。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11514元。一、二、三产业比重为27.5:39.2:33.3,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9.2%、45.2%、45.6%。

财政收入增长较快。2012年,全县财政总收入首次突破6亿元大关,达到66403万元,比上年增长29.1%,其中税收收入48465万元,比上年增长28.3%。税收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73.0%。其中:上划省级收入5127万元,增长37.9%;上划中央收入22857万元,增长30.6%;一般预算收入38419万元,增长27.1%。全年财政总支出达223228万元,同比增长22.0%。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0345万元,比上年增长50%;农林水事务支出35800万元,比上年增长44.6%;社会保障支出36547万元,比上年增长11.9%;教育支出52368万元,比上年增长30.6%;科学技术支出392万元,比上年下降9.1%;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171万元,比上年下降8.8%;医疗卫生支出30271万元,比上年增长28.8%;节能环保支出2717万元,比上年下降39.2%;城乡社区事务支出2864万元,比上年增长5.8%;住房保障支出7203万元,比上年增长9.4%;粮油物资储备管理事务支出1016万元,比上年增长134.1%。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达7.8%,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

民生民利有效改善。各项惠农支农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位,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完成或超额完成。完成农村公路建设78.2公里,投入资金3371万元;解决30200人农村人口的安全饮水问题,投入资金1388.2万元;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9座,投入资金3093.72万元;扩建乡镇敬老院2所;城镇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助215.5元,保障对象已达到10126人,全县城镇低保金共发放2404万元;农村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助98.8元,全县农村共有30068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全年低保金共发放3265万元;新增廉租住房6983.46平米,共投入资金800万元;新建农村沼气池1142口,投入资金571万元;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完成10所,投入资金983万元;建设农家书屋180个,投入资金270万元;新增通电话自然村(个)4个,投入资金500万元;实现乡镇金融服务全覆盖;新建和改造行政村配电网6个,投入资金260万元。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农业稳步增长。2012年落实粮食种植面积57.04千公顷,其中优质稻种植面积15.05千公顷。实现粮食总产30.53万吨(市调整核定数),其中稻谷24.25万吨。油料种植面积3.7千公顷,增长56.12%,油料总产量7439吨,增长53.29%。水果总产量62893吨,增长9.2%。蔬菜种植面积7.48千公顷,增长8.88%,蔬菜总产量130603吨,增长9.63%。畜牧养殖业稳步增长。全年出栏肉猪102万头,出栏牛3.01万头,出栏羊5.1万头。全年肉类总产量79033吨,其中:猪肉产量69360吨。禽蛋产量2299吨,增长5%。水产品产量10210吨,比上年增长7.8%。

农村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达427家,其中:国家级及省级龙头企业3家。实现销售收入20.48亿元,实现利税1.7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0.12%、6.79%。严塘镇棠溪生态园、雀塘镇柳山休闲生态园、酿溪镇辉耀农林科技生态园等休闲农业、城郊农业初具规模和特色。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继续提高。水利工程投入资金1.63亿元,比上年增长1.87%;全年开工各类水利工程9960处,水利工程完成土石方76.6万立方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0.5平方公里,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0.061万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0.15万公顷。

年末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3.9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4.49%;农村用电量15606万千瓦小时。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2.11万吨。

2012年,全县农作物遭受自然灾害面积7603公顷,其中成灾面积3064公顷。

三、工业、建筑业

2012年,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295512万元,比上年增长14.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5.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轻工业比上年下降8.43%,重工业比上年提高21.88%。

工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规模工业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08.4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73%。2012年全县独立核算规模工业企业为81家,亏损面0%。规模工业实现利税11.24亿元,增长14.75%。规模工业实现利润总额5.58亿元,增长14.3%。规模工业综合效益指数为362.27%,比上年提高11.52个百分点。规模工业产销良好,产品销售率98.94%。

规模以下工业全年完成总产值185939万元,增长16.0%。

建筑业生产继续保持稳步增长。全县建筑业增加值40317万元,增长12.5%。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813万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8.7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0.9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2012年,全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31377万元,比上年增长38.4%。其中城镇投资737260元,比上年增长36.5%,房地产投资33939万元,比上年增长34.4%。按产业分,第一产业94808万元,第二产业460136万元,第三产业242494万元。工业投资447795万元,其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179552万元。其中,采掘业75454万元,制造业335188万元,电力工业37153万元。

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全县城市化水平达到27.9%,城镇建成区面积达35.11平方公里。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发展加快。娄新高速建成通车,安邵、邵坪高速加快建设,衡邵高速连接线完成土石方50%,沪昆高铁新邵段墩桥和隧道分别完成80%和60%的工程量,207国道改造工程武桥至落马江段全面完成,汤仁至武桥段路基全部完成,217省道改造路基工程全部完成,路面工程完成40%。2012年末全县公路里程达到2365公里。全县全社会货物周转量22.18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5.0%,旅客周转量8.05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2.4%。

邮电通信业稳步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总量21390万元,年末局域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8.09万门;固定电话用户30119户;移动电话年末用户272670户。电话普及率为40.42部/百人,计算机互联网络用户32743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