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安乡县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大固定资产投入,加快工业经济发展,大力促进“工业安乡、生态安乡、和谐安乡”建设,全面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发展目标,实现了县域经济增长较快,各项事业协调推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奠定了“十二五”规划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12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4.82亿元,比上年增长3.2%。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9.59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32.24亿元,下降9.5%;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62.99亿元,增长10.5%。一、二、三产业之比调整为23.7:25.8:50.5。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GDP为23667元。 2012年,共投入资金22190万元开展省为民办实事建设,全面完成省市下达的各项任务。农村公路建设38.2公里。解决了5.47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新建农村沼气池1645口。农村危房改造700户。改扩建乡镇敬老院4所。农村五保户年分散供养标准2000元。城市、农村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助水平分别达到243元、101元。新建农家书屋494户。新建城镇廉租住房960套,新增公共租赁住房72套。新增城镇就业人员5945人。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建设义务教育合格学校1所,新建扩建公办幼儿园2所,新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5所,小区配套幼儿园1所。新建改造县城区农贸市场2个。建设垃圾中转站2个。 通过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先后获得中华诗词之乡、国家卫生县城、国家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全国群众体育运动先进单位、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中医药工作先进县和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县、省级平安县、省级乒乓球之乡、省五五普法依法治县先进县、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强县等多项国家级、省级荣誉。国家文明县城、国家乒乓球之乡等国家级品牌正全力有效推进。 2012年,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均为102.1%。价格下行的有一项为日用品类,指数为99.9%,其他分类别按提高幅度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燃料类、食品类、服装鞋帽类、化妆品类、中西药品类、饮料烟酒类、建材类、服务项目及收费、农业生产资料类、文化体育用品类、家用电器类,其价格指数分别为105.4%、104.3%、102.6%、102.5%、101.4%、101.2%、100.9%、100.4%、100.3%、100.2%和100.1%。 二、农业 2012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77.79万亩,比上年增加1.46万亩,增长1.9%。其中,早稻种植面积22.65万亩、中稻种植面积23.85万亩、晚稻种植面积23.55万亩,分别增加1.05万亩、减少0.97万亩、增加1.12万亩;棉花种植面积31.13万亩,减少0.1万亩;油料种植面积61.23万亩,增加0.09万亩;蔬菜面积10.91万亩,增加0.65万亩。全年农作物种植面积(复种)183.09万亩,比上年增加0.93万亩。 全年粮食产量310719吨,比上年增加7282吨,增长1.9%。其中,早稻产量73631吨,增长6.9%;中稻产量118534吨,下降3.5%;晚稻产量103828吨,增长10.2%。全年棉花产量32064吨,比上年增加2396吨,增长8.1%。全年油料产量60363吨,比上年减少25782吨,下降29.9%。 全年肉类总产量38004吨。年末生猪存栏30.44万头,生猪出栏41.62万头。家禽出笼597.01万羽,增长2.8%;禽蛋产量31805吨,增长1.5%。全年水产品产量80184吨,比上年增长7.1%。其中,养殖水产品产量78549吨,捕捞水产品产量1635吨。 全年植树造林面积3.68万亩,森林总面积21.21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11.63%。全年木材产量4.2万立方米。 年末拥有耕地面积794970亩。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54.20万千瓦、8.88万台,分别比上年增加1.19万千瓦、0.18万台。全县机耕面积153万亩(复耕),机播面积8万亩,机收面积105万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60.54%。全年农业生产化肥使用量16.87万吨、农药使用量660吨、农用地膜使用量335吨。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2年,全县完成工业增加值26.74亿元,下降12.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2亿元,下降主18.0%。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3.54亿元。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4.12亿元,比上年下降32.9%;产品库存率为19.5%,比上年提高3.7个百分点;产销率为93.5%,下降1.2个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1.58亿元,增长11.3%;实现利润1.36亿元,下降主9.9%;亏损企业亏损额4785万元,增亏2757万元。 2012年,全县有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13家,其中,一级企业2家。全县全社会建筑业完成增加值5.50亿元,增长10.6%。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12年,全县全面开展以“一竞赛两高潮”为重点的项目建设年活动,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41亿元,增长5.1%。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57亿元,下降了18.3%。商品房竣工面积24.16万平方米,增长94.7%,商品房屋销售面积6.09万平方米,下降了48.8%。商品房屋销售额1.99亿元,下降了31.1%。 五、国内贸易 2012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42亿元,增长14.0%。分地域看,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3.23亿元,增长12.4%;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19亿元,增长23.4%。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0.73亿元,增长16.9%;零售业零售额30.08亿元,增长12.9%;住宿业零售额0.73亿元,增长15.9%;餐饮业零售额7.89亿元,增长18.1%。 六、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 2012年,全县完成交通运输邮电仓储业增加值7.54亿元,增长15.4%。全县公路总里程达到1669公里,其中省道2条共59公里、县道164公里、乡道368公里、村道1078公里。有水泥硬化路及油路508公里,好路率达到95%。全年完成客运周转量6.46亿人公里,增长13.5%;货运周转量18.23亿吨公里,增长17.6%。年末全县汽车保有量8795辆,比上年增长20%。 2012年,全县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630万元,增长12.1%。电信完成业务总量4470万元,增长8.8%。移动完成业务总量10810万元,增长9.2%。年末全县拥有固定电话用户4.51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9.95万户,国际互联网用户2.36万户。 七、招商引资和对外贸易 2012年,全县实际引进内资总额17.57亿元,比上年增长30.6%;外资2617万美元,增长30.3%。全年签约项目9个,其中亿元项目达6个,工业项目4个。新开工建设项目13个,其中工业项目9个,房地产开发项目3个。全县实有三资企业3家,全年出口180万美元,进口1万美元。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