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安乡县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2年,全县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33399万元,比上年增加4363万元,增长15.03%。按征收部门分,国税完成7696万元,比上年增加1288万元,增长20.10%;地税完成16181万元,比上年增加3096万元,增长23.66%;财政完成9522万元,比上年减少21万元,下降0.22%。全年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4364万元,比上年增加2491万元,增长11.39%。其中:各项税收收入14470万元,比上年增加2971万元,增长25.84%;非税收入9894万元,比上年减少480万元,下降4.63%。完成上划上级收入9035万元,比上年增加1872万元,增长26.13%。其中,上划增值税和消费税5076万元,增长13.94%;上划所得税2242万元,增长47.1%;上划营业税1700万元;上划其他税收17万元。 全县公共财政支出177951万元,比上年增加32233万元,增长22.12%。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8453万元,增长6.18%;国防支出255万元,下降15.84%;公共安全支出6994万元,增长13.26%;教育支出39106万元,增长41.49%;科学技术支出483万元,下降主31.31%;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261万元,增长12.6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8226万元,增长36.29%;医疗卫生支出21187万元,增长7.01%;节能环保支出3187万元,下降9.67%;城乡社区事务支出2422万元,下降28.91%;农林水事务支出34894万元,增长66.4%;交通运输支出2146万元,下降33.21%;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1305万元,增长31.29%;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2534万元,下降27.56%;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支出1300万元,下降9.47%;住房保障支出1343万元,下降72.92%;粮油物资储备管理事务支出616万元,增长31.91%;储备事务支出68万元,金融监管事务支出285万元;债务还本付息支出1802万元,增长5.32%;其他支出376万元,增长3.46%。 2012年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704091万元、比年初增加118321万元、增长20.2%,其中单位存款144167万元、比年初增加24671万元、增长20.6%,居民个人储蓄存款551724万元、比年初增加100544万元、增长22.2%。金融机构年末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80686万元、比年初增加20388万元、增长7.8%,其中短期贷款122934万元、比年初减少39317万元、下降24.2%,中长期贷款157752万元、比年初增加59706万元、增长60.9%。在短期和中长期贷款余额中,对个人的消费贷款分别为30238万元,比年初增长18.2%。 2012年,县境内有保险业务经营单位10家,其中经营财产险和人生险各5家。共完成保险收入18544万元,各项赔款和给付支出5582万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2012年,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95所,其中小学65所、初级中学21所、普通高中5所、中等职业学校3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40342人、比上年减少1458人。其中小学19649人、减少313人,初中10329人、减少840人,普通高中7494人、减少5人,中等职业学校2870人、增加301人,特校学生69人、增加1人。全县有各类幼儿园67所,其中公办17所,在园幼儿8545人。全县教育系统有公办教职工4273人,其中,小学教师1318人、中学教师2736人、幼儿园教师139人。全县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年巩固率均达100%、初中巩固率达99.5%,初中生升入高中阶段比例94.2%,高中阶段教育进一步得到普及。2012年高考一、二批本科绝对上线人数突破900大关,达960人。启动学前教育工程,新建乡镇中心幼儿园10所,普惠园5所,小区配套园1所。完成4所合格学校建设,有11所乡镇学校的合格率进入全市先进行列。 2012年,全县申请专利125件,授权专利80件,实施专利45件,新增产值16520万元,创利润2620万元。全县有高新技术企业7家,全年完成高新技术产品总产值11.62亿元,完成增加值3.36亿元。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2012年,全县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全年演出场次180场,观众10万人次。县级剧院1个,有座位数1020个,全年演出35场,观众7.3万人次。全年在农村电影公益放映3000多场,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个,组织各类文艺活动15场,参加人员1万人次。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总藏量6.67万册(件)。文物管理机构1个,藏品1847件/套,其中一级品12件/套。全县有非物质文化遗产17个,其中省级1个、市级2个。县级档案馆1个,案卷8.91万卷。 2012年,电视台共播出新闻1310条、专题节目播出100期,外宣向上送稿省卫视播出时间400″、市台播出时间7423″。新发展有线电视用户1130户,有线数字付费电视增值业务用户1925户,新发展宽带数据用户1820户。县城区有线数字电视用户25365户。发展农村数字电视用户1500多户,全县农村地区无线数字电视用户9800多户。 2012年,全县拥有各类卫生机构373个,实有床位1640张,卫生技术人员1500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637人,注册护士504人。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技术人员45人。卫生监督所1个,卫生技术人员17人。妇幼保健院1个,卫生技术人员59人。乡镇卫生院20个,卫生技术人员607人。村卫生室308个。全年总诊疗人次数147.02万人次,其中门诊人次145.07万人次,急诊1.95万人次。住院治疗6.85万人次,治愈率69.9%,好转率27.20%,死亡率0.08%。 全县完成查螺面积6559万平米,查出垸内有螺村97个,垸外有螺外洲68个。查出有螺面积7323.3万平米,其中垸内383.6万平米,垸外易感地带5290万平米。完成垸内药物灭螺425.3万平米,完成垸外易感地带药物灭螺256万平米;完成垸外易感地带灭蚴350万平米。全年完成查病54251人次,化疗37889人次。 全面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加强城乡体育设施建设,持续稳定地打造健康安乡。有县级体育场1个,体育馆1座,建筑面积9725平方米,有座位2450个。全县有乒乓球教练员14人,羽毛球教练员4人,舞蹈教练员1人。 十一、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2012年,县城区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值为54.7dB(A),夜间为44.8dB(A)。全县共形成COD减排量1685吨,氨氮减排量112.8吨,二氧化硫减排量138吨,氮氧化物减排量1.3吨。空气质量指标中总悬浮颗粒物年日平均浓度为0.205㎎/Nm3,二氧化硫年日平均浓度为0.049㎎/Nm3,氮氧化物年日平均浓度为0.028㎎/Nm3,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降水PH值年平均6.31,酸雨频率为0。县城饮用水水源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二类水质,青龙窖、马坡湖、大杨树达到国家三类水质标准。全县共有废水重点污染源监测单位8家,通过治理,全县企业废水排放浓度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全县空气质量状况良好。县城绿地总面积40多万平方米,其中公共绿地20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3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