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石柱县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年,全县各族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市第四次党代会及县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有效落实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各项政策措施,全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里程中又迈进了新的一步。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县地区生产总值931033万元,比上年增长13.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1850万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424062万元,增长20.6%;第三产业增加值325121万元,增长9.1%。在第二产业中,工业增加值312619万元,增长20.3%。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生产总值超过两万元达到22614元。三次产业对地区经济增长贡献率依次为7.0%、67.2%和25.8%,其中工业经济对GDP增长贡献率达49.2%。三次产业结构为19.5:45.5:35.0。全县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539220万元,可比增长13.3%,占地区经济总量57.9%。 全县辖区内财政总收入167326万元,增长14.3%;地方财政收入140977万元,增长20.0%;一般预算收入71426万元,增长28.5%。在税收收入中,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分别实现3675万元、19583万元和3785万元,增长-21.9%、-12.7和-6.8%。全年财政支出379552万元,同比增长30.5%,地方一般预算支出316135万元,增长36.5%。其中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1346万元、17087万元和21999万元,分别增长78.2%、-17.9%和11.3%。 全县完成国税、地税税收(费)收入113153万元,同比增长9.0%,增收9330万元。其中,国税税收(费)收入22148万元,下降15.4%;地税税收(费)收入91005万元,增长17.2%。 年末全县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88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87%,较上年下降0.12个百分点。 招商工作有新进展,全年正式签约项目22个,合同引资141.9亿元,含续建项目在内的实际到位资金51.75亿元。引进外资项目2个,合同引资450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50万美元,实现“零”的突破。实际利用内资111.49亿元,同比增长17.3%。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全县农村经济总量379604万元,现价增长16.0%(可比价增长12.5%)。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78398万元,增长10.1%(可比增长5.0%),其中农业产值144627万元,林业产值9260万元,牧业产值118299万元,渔业产值4225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1983万元。全年粮食种植面积55829公顷,比上年增加801公顷;粮食产量255018吨,下降1.6%,其中夏收粮食产量71906吨,增长0.9%,秋收粮食产量183112吨,下降2.8%。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总产值829804万元,现价增长26.3%,全部工业增加值312619万元,可比价增长20.3%,工业经济比重为33.6%,提升1.7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可比价增速21.1%。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值628340万元,同比增长29.0%,其中轻工业产值204662万元,增长36.2%,重工业产值423678万元,增长25.8%;在总产值中:国有企业产值9699万元,增长6.7%,股份制企业产值502961万元,增长24.4%,其它经济类型产值109494万元,增长56.5%。实现工业销售产值604347万元,增长36.3%,工业产品出口交货值10460万元,增长36.5%。 2012年末,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3家,全年亏损企业4家,亏损额1425万元。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26.4%,同比提升36.9个点。1-12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606246万元,增长31.0%,利润总额48918万元,增长60.9%,利税总额139996万元,增长37.6%。 全年在地建筑业总产值518404万元,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11443万元,可比价同比增长21.5%。年末注册地建筑企业14家,其中资质等级二级的4家,三级的10家。注册地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7257万元,利润总额10930万元,增长92.0%。年末从业人员2137人。 四、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户籍总户数19.26万户,总人口546888人,增加2374人,总人口中,男性282678人,女性264210人。常住人口41.2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4.72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35.72%。公安户籍口径出生人口6740人,出生率12.35‰,死亡人口3805人,死亡率6.97‰,人口自然增长率5.38‰。计生口径的人口自然增长率3.61‰。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848元,增长14.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905元,增长15.1%,城乡收入比为2.91:1。农村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为48.00%,城镇为42.8%。年末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分别为39.21平方米、40.78平方米。 年末全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9043人,比上年末增加5789人,其中单位参保18177人、个人参保10866人。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28654人、失业保险22926人、工伤保险25349人、生育保险6102人。2012年末全县累计参加城乡居民合作医疗462554人,参合率为95.19%。全县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人数7854人,同比下降3.1%,最低生活保障支出2931.0万元,增长5.0%。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10758人,较上年增长11.6%,最低生活保障支出2107.8万元,下降23.0%。年末全县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30个,床位1360张,在院人数1188人。城镇家庭和农村家庭临时救济分别为573户次、988户次,民政部门资助参保医疗的城镇和农村人数分别为10290人、14939人,民政部门城镇、农村医疗救助分别为7047人次、42700人次。 五、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开发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22419万元,增长22.1%,其中项目完成投资1091522万元,增长14.3%,房地产企业投资201377万元,增长94.6%,农村农户投资29520万元。项目投资中,县内项目投资959252万元,增长15.8%,跨区投资132270万元,增长4.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83473万元,增长78.3%,第二产业投资500816万元,增长25.8%,其中工业投资500816万元,第三产业投资507233万元,下降0.5%。三次产业投资比7.6::45.9:46.5,二产业投资比上升4.2个百分点。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01377万元,比上年增长94.6%。其中,住宅投资142595万元,是上年的2.2倍;办公楼投资2391万元,增长67.3%;商业营业用房投资17613万元,是同期3.2倍。 六、国内外贸易和旅游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3779万元,比上年增长17.6%。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77280万元,增长18.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76499万元,增长13.6%。按消费形态统计,批发零售额287714万元,增长17.2%;住宿餐饮额66065万元,增长1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