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434元,比上年增长13.2%。人均消费性支出18758元,增长19.5%。其中,食品支出增长7.6%,衣着支出增长6.0%,医疗保健支出增长6.0%,交通和通信支出增长36.3%,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增长19.4%。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4.2%,比上年下降3.8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现住房总建筑面积28.8平方米。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081元,比上年增长15.5%。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253元,增长17.3%,其中,食品支出增长9.3%,衣着支出增长18.0%,居住支出增长40.5%,医疗保健支出增长25.0%,交通和通信支出增长23.5%,文化教育娱乐服务支出增长36.5%。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45.0%,比上年下降3.3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34.2平方米。 市区最低月工资标准为1010元。年末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人数分别为132.42万人、135.41万人、98.28万人、109.5万人和92.98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73.38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17.1万人。 年末全市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机构188个,拥有床位3.09万张,收养人员2.31万人。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中心(站)463个,其中乡镇、街道及县(市、区)级社区服务中心91个。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率为52.0%,城市“三无”人员全部纳入社会救助。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23.18万人,其中城市5.43万人,农村17.75万人;累计发放城市低保金2.28亿元,农村低保金2.95亿元。实施城乡医疗救助31.03万人次,发放救助金1.01亿元。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1.72亿元,筹集公益金1.23亿元,全市慈善组织募集各类善款1652.36万元。 十二、生态环保和安全生产 2012年末,全市共有市县(区)级环境监测站6个。区域噪声等效声级54.8分贝,道路交通噪声等效声级67.5分贝,保持稳定。全年有48天空气质量级别Ⅰ级(优),283天空气质量级别Ⅱ级(良),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31天,优良率90.4%。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巢湖西半湖及主要入湖河流水质总体保持稳定,部分河流有所好转,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辐射环境质量良好。 年末城市公园48个,占地面积2276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8平方米;新增绿地面积990.28公顷,城市绿地率40.3%;绿化覆盖面积15288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5.2%。污水集中处理率98.7%,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全年发生各类道路交通事故2367起,造成380人死亡,2661人受伤;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为3.19人,比上年下降14.5%。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105人,下降3.9%。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89人,下降3.3%。 注释: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全市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全部消费性支出的比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