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市清丰县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清丰县统计局 2012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一创双优”活动和百日攻坚行动为动力,紧紧围绕“四个一”战略定位,迎难而上,苦干实干,拼搏进取,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持续进步,人民生活继续改善,经济社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好趋势、好态势、好气势。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12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GDP)140.8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21亿元,比上年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78.51亿元,比上年增长19.9%;第三产业增加值26.1亿元,比上年增长10%。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5.7:55.8:18.5,“二一三”产业模式进一步巩固。 全县从业人员规模不断壮大,城镇就业状况有所好转,在岗职工工资显着提高。2012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1.3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5.6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21.7亿元,发放各类惠农补贴1.7亿元。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496人。新农合参合率99.89%,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97%。 二、农业 2012年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14.15万亩,比上年增加0.86万亩。其中:夏粮种植面积72.75万亩,比上年增加0.42万亩;秋粮种植面积41.4万亩,比上年增加0.44万亩。 全年粮食总产量54.9万吨,增产2.04%,粮食单产达481.2公斤。其中:夏粮总产35.1万吨,增产0.9%;秋粮总产19.8万吨,增产4.11%。 全年棉花产量275吨,比上年下降35.29%;全年油料产量6.7万吨,增产2.79%;全年蔬菜产量60.63万吨,增产2.61%。 全年肉类总产量5.61万吨,比上年增长10.1%。其中:牛肉产量2957吨,下降4.8%;猪肉产量2.91万吨,增长9.8%;禽肉产量1.96万吨,增长12.8%。全年禽蛋总产量6.34万吨,增长3.7%。全年奶类总产量1.62万吨,增长7.8%。 农业农村经济蓬勃发展。2012年新发展设施农业3.6万亩,全县设施农业总面积突破10万亩。阳子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势头迅猛,建成阳邵利群牧业、大屯雨泽牧业等现代农业示范基地17个,大屯万相红梨等林果基地4个。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30家,年销售收入45亿元。农业综合开发等6个基础项目竣工。植树造林444.68万株,经济林达到4万亩。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实力不断提升。2012年全县共有工业企业1129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5家。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74.69亿元,比上年增长19.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5.37亿元,比上年增长22.7%。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9.32亿元,比上年增长3%。 规模以上工业22个行业大类中,增加值居前五位的行业为:农副食品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家具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分别完成增加值12.2亿元、11.4亿元、7.6亿元、5.6亿元和4.9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3.9%、16.6%、37.3%、29%和6.4%,5个行业合计完成工业增加值41.7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63.8%。 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较好。全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86.49亿元,比上年增长24.21%,产销率达98.3%。实现利税总额44.89亿元,同比增长26.13%。其中:实现利润总额32.89亿元,比上年增长18.71%。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38178万元,比上年增长13%。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1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8.93亿元,比上年增长29.8%。其中:城乡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34.37亿元,比上年增长30.6%;农户投资4.56亿元,比上年增长8.5%。城乡500万元以上投资中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3.01亿元,同比下降36.1%;第二产业投资76.04亿元,同比增长26.1%;第三产业投资45.32亿元,同比增长104.2%。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69亿元,同比增长26%。 全年产业集聚区累计完成投资66.8亿元,占总投资的49.4%,比上年增长73.9%。丰源食品、桃园建民等13个超亿元项目竣工投产,双虎家居产业园、好风景家居等项目开工建设。集聚区扩区调整完成,新增规划面积7.16平方公里。修建道路12.3公里,架设高压线8.6公里,集聚区展览馆、集聚区职工公寓楼竣工投用。 五、贸易业 消费品市场运行平稳。2012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33亿元,比上年增长15.8%。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36.03亿元,比上年增长11.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8%;住宿和餐饮业收入额10.3亿元,比上年增长25%。按规模分:限额以上企业实现零售额13.67亿元,比上年增长26.8%,限额以下企业实现零售额8.78亿元,比上年增长18.4%,个体实现零售额23.88亿元,比上年增长9.5%。 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全年外贸进出口总值1980万美元,比上年增加364.2万美元,同比增长22.5%。 六、财政、金融 2012年,全县地方财政收入累计完成40044万元,较上年增长4.36%。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8291万元,较上年增长28.7%。全县地方财政累计支出204017万元,较上年增长23.8%。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88008万元,较上年增长28.7%。 2012年,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683703万元,比年初增加108190万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63262万元,比年初增加89283万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86961万元,比年初减少6574万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为168953万元,比年初减少848万元;中长期贷款余额为18008万元,比年初减少5726万元。 七、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2012年,全县共有学校数(含教学点)270所,在校学生(含私立)160462名,教职员工(含私立)6833人,专任教师(含私立)5329人。其中:基础教育在校学生148841人;职业教育在校学生11621人;学前教育在校学生30029人。全县普通高中共有3所,教职员工620人,专任教师528人,在校学生5629人。普通初中25所,教职员工1743人,专任教师1527人,在校学生31344人。全县小学180所,教职员工3250人,专任教师3098人,在校学生81839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科技事业全面进步。2012年,共获得各类科技项目67项,其中:省级4项、市级14项、县级49项。共拨付科技经费1754万元。全年共推广先进适用技术14项,适用技术成果转化数量12项,全县共申请专利63件,授权专利65件,有效发明专利94件,市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 八、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持续发展。2012年末,全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7个,国内演出场次1397场,观众人次达1177千人次。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总藏量44千册。 |